田龍崗
(山東省莘縣農業農村局 252400)
近年來,國內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畜禽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同時也對其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在畜禽養殖業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由于畜禽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了畜禽疾病的發生概率在不斷地增高,因而造成畜禽養殖死亡率日益增長,若沒有及時有效的進行疾病防治工作, 很容易對畜禽的養殖造成影響,同時也對畜禽養殖業帶來巨大的損害。 因此,畜禽疾病的防治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疾病的監管強度,根據疾病出現的具體原因制定針對性并且多樣化的解決措施, 從而對畜禽疾病進行有效的控制,促進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若養殖人員對畜禽疾病的相關防治知識掌握不足,畜禽疾病發生后,就無法根據癥狀判斷其疾病類型,進而無法準確地用藥, 而用藥種類和劑量一旦出錯很容易導致畜禽的藥物中毒和效果不明顯,從而對疾病無法有效地控制進而造成畜禽的傷亡,就會對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與此同時,部分畜禽養殖人員往往在畜禽的病情剛出現好轉時就立刻停止治療, 以節約用藥的成本,而使得疾病更容易出現反彈,從而造成不良的影響。除此之外,抗生素使用過多會對畜禽的健康造成影響,針對畜禽發生中毒、中風以及消化不良等疾病,有些畜禽養殖人員喜歡使用抗生素,長此以往會造成病菌的抗藥性增強,在接下來的治療中更難治愈,對畜禽疾病防治不利。
雖然國內的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但仍然有部分的養殖戶對畜禽疾病防治認知不足, 認為畜禽疾病預防是一個花錢又費力的事情,不得病就不用治,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最后導致養殖失敗。 所以在飼養過程中一定要做到預防為主、治療為輔,要有防重于治的飼養理念,才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因此在畜禽疾病防治工作中缺乏積極主動性, 是直接導致養殖失敗的主要因素,從而也嚴重影響了畜禽疾病防治工作有效的實施。
國內大部分的畜禽養殖人員都僅受到過中等甚至中等以下的教育,導致其普遍的專業技術程度不高,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因此對于畜禽疾病,往往無論是哪種疾病,都依靠經驗來進行防治,或者直接大批量的使用抗生素,對一些常見疾病不僅起不到效果,還會對畜禽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再加上這些畜禽養殖人員對于知識的獲取沒有自主性, 往往不會抽出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從而造成國內畜禽養殖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整體偏低[1]。
由于發病情況不同, 相對應的用藥種類和劑量也有很大的差異,通過建立科學的用藥制度,在用藥前必須分析畜禽實際情況,根據病癥情況選擇藥物,并對畜禽用藥后的反應進行記錄,不斷調整藥物的應用類型以及適合劑量,保證畜禽的用藥安全。
目前畜禽疾病防疫的問題已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應按照國家的要求加強畜禽的防疫工作, 除了對幼齡畜禽進行嚴格的檢疫工作外,還要加強畜禽用藥,使用疫苗時必須先確定其是否超出保質期,并嚴格按照上面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避免出現意外問題,同時在接種完畢后必須要對其進行觀察,及時地處理死亡的畜禽[3]。 同時加強對畜禽疾病防治的宣傳力度,特別在是疾病高發季節,提醒畜禽養殖人員做好疾病防治的準備。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畜禽養殖人員除了需要具有豐富的養殖經驗以外, 還需要過硬的專業技能以及對畜禽疾病防治有一個全面的認知,意識到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并且還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 通過實行畜禽疾病防治責任制度以及相應的監管制度,嚴格管理養殖戶疾病防治工作的進展,充分調動畜禽養殖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疾病防治的整體效率。 每年應該定期對畜禽養殖人員開展專業技術知識, 提高其對畜禽疾病的處理效率,并定期進行考核,從而為畜禽疾病防治的正常開展打下基礎[3]。 除此之外,設置相應的獎勵懲罰機制,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對于表現良好的畜禽養殖人員給予適當的獎勵, 對于表現較差的則采取相應的懲罰, 以此來保障畜禽疾病防治工作的順利實施。
綜上所述,針對畜禽疾病的防治中存在問題,通過提高藥物的使用安全,提高對畜禽疾病防治的重視,加強畜禽養殖人員的培訓,從而提高畜禽疾病的防治效果,同時也為國內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