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曙光
(保定市畜牧工作站 071000)
畜牧產業轉型升級,蛋雞養殖收入頗豐,規模化發展刻不容緩, 健康養殖大規模推廣, 這些都需要農戶之間相互交流經驗,協作發展。 本文將根據多年蛋雞養殖經驗,發表一些看法,供各位讀者參考。
蛋雞規模化發展的意義,在于為蛋雞營造利于生長的環境和產值的優勢條件,充分發揮蛋雞優勢,批量生產優質商品蛋。通過日常觀察發現,現有蛋雞養殖中存在問題。 其一,是雙面環境污染較重, 一方面蛋雞養殖污染處理不當, 影響當地環境衛生;另一方面是養殖地選擇不妥,影響蛋雞生長。 其二,是疫病發展復雜化,養殖場防控壓力大。其三,是蛋雞獸藥殘留超標。部分養殖場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在喂養時投放大量獸藥,導致成品雞體內藥物含量超標,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
蛋雞的健康養殖直接關系當地的環境衛生, 禽蛋產品合格率以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其優點是“陽光、放心、品質好”,推行三公健康養殖十分必要, 健康養殖的推廣是從源頭上保證蛋雞產品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從經驗而言,應當選擇高而開闊的平坦空地,水質優。 為蛋雞提供充足的活動環境和優質的水源。 交通便利,同各大農貿市場聯系密切。 在疫病防治方面,需要遠離居民區,且位于水流的下游,興建足夠的衛生防疫間隔。 保證污染物和污水不會污染附近環境和居民生活。
此外,需要積極聯系當地防疫部門,進行科學的防疫知識學習,規劃飼養管理方式,制定相關應急措施。 定期對場內人員進行培訓管理,普及相關養殖條例,引入具有信服力的獎懲機制,對違法人員予以重罰。
養殖場區內部,需要科學合理安置排污設備,防止污染物堆積造成場內環境污染,進而危害蛋雞健康,造成經濟損失。 此外,應當對工作人員的健康進行考量和保護, 一方面關注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防止人畜交叉感染;另一方面為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健康防護設備,保護人身安全。
一共三階段的蛋雞養殖,育齡期需要關注蛋雞生長的溫度、密度、防疫等方面。 育成期要關心蛋雞的喂養量、單位密度、日光照時間以及蛋雞的體重增長。 產蛋期,主要應加強蛋雞的飼料供給和營養補充,保證開產時間和產蛋率。
在蛋雞的全周期生長環節中,要格外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控制能量。 日糧的能量和蛋白比例應當科學控制, 產蛋率達到90%以上,1kg 飼料代謝應大于11286kj 但不少于11495kj。 其二,適時補鈣。蛋雞的日攝取鈣含量在3g 左右。根據科學調研表示,每日的12~18 時,為蛋雞補鈣最為合適,鈣量應控制在3%左右。其三,控制產蛋中后期日糧供給。 產蛋高峰期之后,日糧的蛋白質含量和鈣供應量在70%即可。 其四, 濕度應當控制在60%~65%,適當控制用水,防止場內糞便積攢,通風順暢。
科學的蛋雞養殖, 能夠為農戶帶來收入, 改善農民生活環境,進一步脫貧致富。 提高規模化養殖收益,增強蛋雞的市場占有率,攻克重點問題。進而帶動地區發展,促進城鄉共同發展。希望讀者可以從上述要點介紹中汲取經驗,應用在個人養殖當中,關注健康養殖必要性,從源頭上營造良好環境,關注蛋雞生長環境,進行全周期科學養殖,進一步提升蛋雞品質。 相互交流經驗,協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