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新
(遷西縣農業農村局 064300)
隨著我國畜牧養殖產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們投入到養牛的行業中, 養牛過程中斷奶犢牛的飼養管理直接關系到后期牛生長育肥以及健康狀況, 斷奶犢牛由于各項身體器官以及系統發育不夠完善, 對于疾病的抵抗能力以及環境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差, 斷奶犢牛此時的飼養措施以及管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是保障斷奶犢牛健康生長的關鍵。 下文將對斷奶犢牛養殖過程中的飼養管理措施進行介紹, 以期為斷奶犢牛的科學養殖以及牛只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幫助。
斷奶犢牛的養殖中營養物質的充分供給是保障斷奶犢牛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的關鍵。 在犢牛實行斷奶的一周后,我們需要認真考察斷奶犢牛的采食情況, 通常在這個階段犢牛的采食量會呈現出成倍增長的情況, 通常每天給予每頭犢牛飼喂2kg左右的食物為宜,隨著日齡的增加逐漸增加斷奶犢牛的飼喂量。同時需要根據斷奶犢牛的采食情況以及生產性能的變化來調整飼喂量。 為了保障斷奶犢牛的生產性能,我們需要給斷奶犢牛提供適量的補飼,可以給斷奶犢牛補飼顆粒飼料和優質飼料,其中顆粒飼料具有消化吸收率高,營養價值全面的特點,同時可以有效防止犢牛出現腹瀉的情況,有助于犢牛的瘤胃發育。 顆粒飼料的補充需要注意使用量, 避免出現過量而導致犢牛出現瘤胃脹氣以及消化不良的現象。 優質飼料的補充量我們通常保持在每天每頭犢牛1.5~2kg,還可以通過補充品質優良的青綠飼料替代。
斷奶犢牛的養殖管理技術對于斷奶犢牛的健康狀況和生產性能也有非常大的影響, 犢牛在斷奶后需要繼續留在犢牛舍養殖7~14d 左右,同時控制適宜的溫濕度,以減少犢牛出現對環境應激的情況。 犢牛在斷奶后對于飲水的需求量顯著提高,我們需要注意保障犢牛飲水的充足以及水質情況的優良, 同時在寒冷季節我們需要注意水溫, 避免犢牛飲用溫度過低的水而出現腹瀉的現象。 斷奶犢牛階段各個免疫器官發育不夠完善,環境衛生的保障是防止犢牛出現疾病的關鍵手段。
斷奶犢牛的飼喂以及管理技術的改善是保障斷奶犢牛健康生長的關鍵, 我們需要在斷奶犢牛的養殖過程中不斷改進飼養管理技術,給犢牛提供一個良好的養殖環境,促進斷奶犢牛的生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