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輝,朱維高,石金樸,戎英魁
(1.正定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050800;2.正定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050800;3.正定縣農業綜合技術推廣站 050800;4.正定縣農業農村局 050800)
這幾年,我國的養羊業發展迅猛,羊的存欄量、出欄量逐年增加,在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和秸稈科學利用的同時,也改進和提高了人民生活,豐富了城鎮市民的菜籃子。 但集約化的飼養方式也引起了羊疾病的發生率較高,不僅影響了生產效率,還對羊只的健康帶來一些影響。 科學管理、高效飼養、疫病防控等關鍵環節是提高羊只飼養效率的必要措施。
破傷風病因是破傷風梭菌感染引起, 破傷風梭菌是厭氧菌,主要是經傷口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臨床表現主要為四肢僵硬,張嘴困難,肌肉對外界刺激敏感性高,易痙攣。 本病對青霉素、頭孢類抗生素敏感,磺胺藥次之。 一般為細深傷口感染,表皮結痂將傷口封閉,造成內部缺氧,適宜病菌生長和繁殖,產生的毒素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引發癥狀。
破傷風梭菌泛存在自然界的土壤、 灰塵及腐爛淤泥中,家畜環境及人的糞便中均可存在。 幼羊較成羊易感染,該病以散發形式出現,沒有明顯的季節性。
一般在斷臍、閹割、斷尾等外傷后發生。 有傷口感染后,接觸到破傷風梭菌,在缺氧條件下發生,個別病例有時找不到傷口可能早已愈合。
潛伏期一般為1~2 周,最長達數月,最短的1d。潛伏期長短與創傷大小和距頭部遠近有關, 這個疾病的特點是強直性肌肉痙攣。 病羊初期癥狀不明顯,吃料細嚼慢咽,中后期出現全身肌肉僵直,步態如走高蹺,角弓反張,常發生瘤胃臌氣。
根據病羊的特殊癥狀,四肢僵硬,行走困難,難以開口,角弓反張并有創傷史,即可確診。
遇輕度疾病或初期癥狀不明顯時, 應注意和急性肌肉風濕、中毒、腦炎及狂犬病等疾病加以區分。
如臨床診斷不能確診,可進行細菌分離、培養、鑒定。
在發病率較高地區,每年在幼畜斷臍、閹割、斷尾后和母羊產后,皮下注射1500IU 精制破傷風抗毒素,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平時要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羊只受傷。 一旦發生外傷,立即使用碘酊傷口消毒,同時將傷口皮膚羊毛剃除,暴露傷口防止表面結痂里面潰膿。
6.1 加強飼養護理 應將病羊置于光線較暗處,保持安靜,減少刺激,給予足夠的清潔水和易消化的飼料。
6.2 找到引發疾病傷口立即處理 清創和擴創, 用3%雙氧水或1%高錳酸鉀標準進行一個徹底實現消毒。
6.3.1 特異性治療:一發現就大量使用破傷風抗毒素,根據體重200,000IU 到800,000IU, 單次大劑量比小劑量多次注射更有效。
6.3.2 對癥療法:根據具體情況,以抗菌補液、鎮靜、解痙和預防酸中毒為治療原則。 抗菌, 可選用青霉素或頭孢類藥物救治;補液以靜輸復方氯化鈉較好;鎮靜,靜脈或肌肉注射氯丙嗪每天1~2 次;解痙,用25%硫酸鎂10~20mL 注射;預防酸中毒,可靜脈輸入100mL 5%碳酸氫鈉。
6.3.3 中藥療法:可用蟬蛻散,防風散等胃管灌服。
由于人也易感染破傷風梭菌,臨床上疑似病例的羊只,不建議解剖,以免污染環境。 畜主及獸醫人員注意自身防護,在處理病羊傷口時嚴格注意自身防護,檢查自己手指是否有傷口。 給難產羊接生時一定要佩戴外科手套、口罩,穿帶防護服和膠鞋。 同時對環境進行徹底消毒,選擇火焰消毒是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