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培英
(河南省新鄉市長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453400)
基層動物防疫的實施關系著畜牧業的發展, 在防疫工作中,應注重相關工作人員綜合素養、專業能力的提升,并且結合防疫工作的具體需要,制定科學工作計劃,積極構建良好氛圍,提高防疫工作整體質量,促進現代畜牧業的高速發展[1]。
就當前防疫工作實施現狀來講,工作內容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首先,防控疫病。防疫站應注重防疫調查的實施,及時掌握所在區域疫病的發生情況與蔓延情況, 并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對應防疫措施,防止疫病快速蔓延,進而使動物健康養殖得到充分實現。 其次,監督檢查。 工作人員需定期對所在區域的養殖小區、養殖場進行檢查,并做好相關記錄,了解不同時期動物整體健康情況,在必要情況下,可以運用注射疫苗的方式防止疫病的發生。 最后,強化對疫病防疫技術的研究,提升防疫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并且完善防疫工作基礎設施。
基層動物防疫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上應做到與時俱進。 在此過程中,防疫機構需根據防疫工作要求和人員個人能力,制定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并定期實施專業、系統的培訓,提升工作人員對疫病的防控能力,增強其責任意識。 同時防疫機構還可以定期組織多樣性實踐活動[2]。 如針對疫情問題進行交流的座談會、大型講座等。 在此情況下,能夠使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彼此之間交流相關經驗,促進防疫工作質量與效率的提升,保證防疫工作各個環節的順利進行。 除此之外,可以指定和防疫工作相關的考核制度,實現對工作人員的有效監督。
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實施,能夠為防疫工作的有效實施創造良好條件。 因此首先需優化基層畜牧獸醫站的工作環境,保證相關工作人員將檢疫工作順利完成。 其次, 積極建設檢測實驗室,不斷完善其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對疫情的及時檢測,保證防疫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旦發生疫情,防疫工作在實施時能夠使用對應基礎設施處理,做好對疫情的隔離,防止疫情擴散。 最后,重視對設備的檢修與維護,使設備的實際工作效率得到充分保證,進而使畜牧業在發展過程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通過檢疫制度的完善,能夠促進動物檢疫整體工作效果的提升,為檢疫工作的實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與參考依據,進而促進檢疫工作的有效實施, 為了使基層動物防疫在實施時更具完善性, 就需政府部門加強在相關方面的制度, 不斷完善防疫制度,并且對制度的執行進行強化[3]。 同時需定期安排專業工作人員深入到基層中進行指導。 除此之外,可以給予工作人員適當的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 調動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就當前發展現狀來講, 抗生素使用的劑量和頻率都有所增加, 病毒的實際免疫力也逐漸增強, 尤其是動物當中的流感病毒。 雖然我國研制出多種類型的疫苗,但是新病毒實際產生速度比較快,對于病毒的治療越發困難。 在此情況下,基層防疫工作的實施也更加繁重,挑戰性較強。 因此,為了推動基層防疫工作的有效進行,需增加在資金方面的投入,做好對屠宰場、養殖場的檢疫,最好將疫情控制在源頭,同時加強對疫苗的研發,保證動物在生長時的質量。 除此之外,可以在全面范圍內開展疫情調查,掌握疫情具體情況,增加對動物的死亡補助,促進養殖戶養殖主動性的提升,進而促進畜牧業持續發展。
對于一些危害性比較嚴重的疫病,單純依靠疫苗比較被動,因此需注重對養殖基地的消毒,盡量每周進行一次小消毒,每月進行一次大消毒,每個批次在出欄之后,需對飼槽、棚舍以及周圍環境徹底消毒, 并且定期將陰溝污物清理出去, 積極開展滅蠅、滅鼠等工作,將疫病傳播途徑阻斷。
在進行防疫過程中,應注重相關管理制度的完善,促進基層工作人員在責任范圍上的明確, 加強對動物疫情的整體宣傳力度,這是促進防疫工作整體質量提高的重要前提與保障。 因此相關部門應將防疫工作實際情況作為依據,不斷明確責任范圍,強化基礎性指導, 進而保證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更具目標性與方向性。
總之, 基層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影響著人們生活質量和社會整體發展進程,對現代化建設目標的實現意義深遠,因此在防疫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給與工作當中的問題充分重視,并且實施對應處理措施,促進畜牧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