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小龍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綜合實驗場 747000)
種公羊的管理目標是維持羊只中上等膘情,有利于保持精神充沛、健壯、活潑和性欲旺盛的狀態。 這就要求必須提供營養豐富的飼料和舒適的生活條件,才能滿足羊群生長發育需要,提高整體繁殖能力[1]。
種公羊在飼料營養上不僅要求富含優質的能量、 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時還要求適口性好且容易消化。 在搭配飼料時應根據生長階段對營養需求的不同來合理搭配, 一般分配種期和非配種期兩個階段,配種期又分為預備期和配種期。 配種期每只公羊每天需要1kg 精料、2kg 優質干草、1kg 胡蘿卜類塊根或塊莖、15~20g 食鹽和5~10g 骨粉,可以將這些粗飼料和精料分2~3 次喂給。 另外精料的飼喂量應根據飼料營養、體重、體況、精液質量和季節等實際情況隨時調整, 以滿足種公羊的生長發育和健康水平。
在此提供兩例飼料參考配方: 第一個是玉米30%、 豆餅20%、苜蓿粉30%、麩皮15%、骨粉2%、食鹽1%和添加劑2%。第二個是玉米30%、豆餅15%、麩皮17%、苜蓿粉10%、草粉20%、魚粉3%、骨粉2%、食鹽1%和添加劑2%。 另外如果種公羊配種任務較大或者精液質量較差時,可以每天補充飼喂2 個雞蛋,可以有效補充維生素的含量,達到提高受精率和繁殖率的目的。
為了增強種公羊活動量和精液質量,應采用放牧飼養和舍內飼養相結合的方式,同時根據存欄量來合理安排放牧面積,避免公羊采食不足或對牧草造成過度傷害。 舍內飼養的應保持舍內干燥、被風向陽、通風良好,并且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每只公羊占用2m2的面積為宜[2]。
在種母羊的管理過程中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空懷期、妊娠期和哺乳期。 空懷期可以適當降低營養水平,但是在配種前一個月必須開始補飼, 抓緊放牧時間, 促使母羊盡快復壯和增加膘情,力爭體況合適、適時發情和配種。 這個階段需要干飼料的重量一般為體重的2.4%~2.6%。
妊娠期前期要求飼喂優質少量的蛋白質, 因為胎兒生長速度緩慢,隨著腹中胎兒的生長發育和母羊體重增長,在妊娠后期要求飼喂優質多量的蛋白質,以滿足胎兒生長速度加快的需要。同時在妊娠期還要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流產現象發生。 切忌羊群之間爭斗、打架、淋雨、滑倒或受到驚嚇,并且不能喂給發霉變質飼料和飲用冰凍冷水等。 上述因素都是引起妊娠母羊發生流產、難產的主要原因,在生產管理中應該引起重視,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在妊娠期應該將飼料中的能量水平提高到15%~20%,同時含有足量的維生素A 和維生素D,增加40%~50%的微量元素鈣和磷的含量,并且鈣磷比例應達到2∶1 的適宜比例。
泌乳期母羊分泌大量乳汁會消耗大量體質, 一般羔羊每天增加250g 的體重,就得需要750g 的母乳,實驗證明每生產500g母乳需要蛋白質33g、磷1.2g、鈣1.8g,由此可見泌乳期母羊需要的營養應根據哺乳羔羊的數量來決定的, 如果母羊生產雙羔需要每天飼喂0.5kg 的精飼料、1kg 干苜蓿草,如果生產單羔每天需要飼喂0.3~0.4kg 精飼料、0.5 干苜蓿草料。 母羊產羔后均應增加1.5kg 的多汁飼料,促使母羊盡量多生產母乳,在哺乳后期母羊泌乳量減少可以逐漸降低飼料飼喂量或營養水平[3]。
無論舍飼還是放牧飼養均需要將公羊和母羊分開飼養,舍飼時最好單圈飼養,這樣可以保證羊只有充足的采食、飲水和休息空間, 舍飼時應適當提高活動場所, 促使種羊適當增加活動量,保證種羊得到良好的生長和發育。 在放牧飼養中也不能將公羊和母羊混合一起進行放牧,以免種羊之間亂配,影響繁殖力和羊群質量。 同時分群飼養還可以防止種公羊為了爭奪母羊發生斗架現象,避免羊群之間不必要損傷。
選擇體態好、體質壯的羊只留作種用,當初配種公羊與母羊的體重與成年羊體重接近時,基本上達到性成熟了,應認真觀察羊群變化,安排適時配種受孕了。 正常情況下最佳配種時間應該在9~11 月份。 配種時應注意以下事項:不能近親交配、外形和體質有相同缺點的種羊不宜交配,避免后代發生嚴重缺陷,降低繁殖能力和生產性能[4]。 為了提高繁殖效率和羔羊質量,可以選用使用人工授精技術[4],有利于提高整個羊場的繁殖數量和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