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超超
(河南省濟源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459000)
豬流行性腹瀉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高發,但是隨著當今我國社會對綠色畜牧業的追求, 采用各種抗生素來治療該病會顯著影響生豬的品質, 而各種滅活以及弱毒疫苗又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所以養殖戶為追求綠色生產就會采用返飼法來有效地治療豬流行性腹瀉問題。
養殖戶需要根據病豬具體的發病、臨床、病理、檢查診斷等情況進行確定豬是否患有流行性腹瀉。
無菌取病豬心、肝、腸內容物,培養基篩查。 若心、肝臟無菌,腸分離到革蘭氏陰性短桿菌。 則就可以初判是大腸桿菌。
從發病豬腸取5 份病豬腸內容物以及2 份肛拭子。 使用流行性腹瀉熒光RT-PCR 檢測試劑盒來檢測。 若樣品呈陽性,那么可以斷定為豬流行性腹瀉病毒。 當然使用豬流行性腹瀉試紙條也可以有效地進行這一病菌的檢測[1]。
豬流行性腹瀉通常情況下都是急性腹瀉,常見的臨床癥狀有:豬精神不振,腹脹痛,呼吸困難等。 同時病豬的糞便多呈腐敗惡臭黑色,并混有血絲。有的豬還有脫水,酸中毒等癥狀。豬背毛較粗亂,有黃痢,個別豬開始漸漸消瘦。
2019 年,我市某規模化養豬場,在11 月某日,其養殖區域的1 棟高培舍突然出現仔豬急性死亡問題。7~30 日齡最為嚴重,同時該病的發病很急。 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差,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病情擴散。 各豬舍都出現了嘔吐、腹瀉、脫水問題病豬。 病情發展迅猛。
發病的仔豬在初期體溫會升高, 同時還會伴隨精神萎靡,消瘦急性腹瀉問題。 其糞便先為水樣黃白色, 后隨著病情的發展,同時伴隨連續性嘔吐問題,肉眼可以發現凝乳塊,72h 內就會死亡。 成年豬的癥狀則有所不同,它們伴隨草綠色水樣腹瀉。
作者接到求助后,對該養殖場的仔豬進行了相應的剖檢,發現死亡個體中,胃內有凝乳塊,并且他們的小腸壁變薄,存在擴張、充血問題,并且肉眼可以發現腸絨毛脫落;病死豬的脾臟腫大。 隨后作者使用豬流行性腹瀉試紙條檢測,從而確診是該病。
根據該養殖場的發病情況,決定使用返飼法治療,也就是取適量的發病或者是死亡4h 以內的仔豬腸道,剁碎后,加入適當比例的生理鹽水,并且輔助添加青霉素10 萬IU 以及鏈霉素1 萬IU,之后攪拌均勻,按照50g 一頭豬進行飼喂,一天一次,3d 一個療程,直至豬群腹瀉癥狀大部分消失[2]。
3d 后,該養殖豬群的腹瀉癥狀基本已經消失,而且再也沒有死亡病例;治療一周后,豬群基本都恢復正常,而且飲食也正常;同時這一時期新生的仔豬也沒有類似問題的出現。
首先,拓展豬的飼養空間,保證其通風;其次,改善飼養環境,積極應對極端天氣,進而有效地避免風邪之疫侵襲豬,這樣豬也才可以健康的成長。
加強豬的日常管理,將病菌扼殺在萌芽狀態,也是保證豬健康的必要措施,養殖戶不僅需要做到精細化處理飼料,保證其營養搭配,而且還需要及時地發現以及隔離病豬,針對性展開各種消毒以及防疫,從而使病情不失控。 而且到位的日常管理,也會增強豬的抵抗力,有效增加豬對于拉稀問題的抗性,有效地切斷其可能存在的傳播途徑,進而將病菌扼殺在萌芽狀態。
總的來說,豬流行性腹瀉就目前而言疫苗防治效果較差,而抗生素治療因其藥物殘留問題,所以已經逐漸被減少使用。 通過返飼法治療不僅可以有效地滿足當前養殖戶對于綠色畜牧養殖的需求,而且標本兼治,可以有效地應對豬的各種流行性腹瀉問題,所以它的開發前景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