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桃桃
(山西省飼料獸藥監察所 030027)
雖然目前一些養殖場已經開始豬各種疾病進行治療,但是整體的效果卻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對一些病毒性疾病,由于無法對病原進行根除進而導致反復發病, 這給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豬瘟作為一種具備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一半是由豬瘟病毒的感染而引起,該病的發病特征極為復雜,其最常見的臨床癥狀為:器官存在一定程度的瘀血現象,同時出現壞死的特點。 對于生豬養殖產業而言,豬瘟這一病毒性疾病,不僅發病率極高,其死亡率也非常高。 因此必須要對防疫重視。 對于豬瘟而言,繁育期的母豬以及生長階段的仔豬發病率較高, 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急性型、非急性型以及遲發型3 種。 在患病初期,病豬常表現出發熱和食欲不振的狀態,一段時間以后,出現拉稀的癥狀,此時病豬的糞便中往往存在有大量的分泌物,7d 以后病豬出現死亡。 如果病豬所患為慢性型豬瘟,其死亡時間往往會拖延,一些病豬可能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都處于患病的狀態[1]。
豬丹毒作為一種急性以及熱性的傳染病,是由紅斑丹毒絲菌引起的病發癥。 紅斑丹毒絲菌具有非常強的存活能力以及環境適應能力,因而無論是在土壤中,還是在飼料以及飲水當中,都可以進行傳播以及感染。 病豬往往突然發病,出現體溫升高以及紅色眼屎的癥狀, 發病一段時間以后病豬皮膚上可見大量的紅色疹子。 豬丹毒的發病速度是比較快的,而且具有很強的破壞性和傳染性。
豬鏈球病往往會導致豬只出現腦膜炎或者出血癥。 在患病初期,豬只的體溫上升,表現為呼吸困難,如果病情嚴重,可能突然倒地或者出現抽搐死亡。 一般來說,腦膜炎會對仔豬造成很大的影響, 患該病的小豬四肢抽搐。 豬鏈球菌病一般呈暴發性傳播,如果患病一個月以后豬只仍然沒有死亡,就會由急性型轉變為慢性型。
豬只呼吸道一旦遭到感染,其面部往往會發生形變,生長速度變慢。 豬呼吸道病的主要病癥就是導致豬的部分組織器官生長受到抑制,進而影響到整體的生長和發育。 該病是一種病發綜合征,會導致生豬的免疫系統漏洞,一旦出現感染其他病毒的情況,就會讓豬更容易受到其他病原的感染,進而導致豬呼吸道綜合疾病的發生。
在生豬的養殖過程中, 及時對豬只進行各種傳染性疾病免疫防護,是當前最為有效且方便的防疫方式。 對于豬瘟以及豬丹毒,往往可以通過注射疫苗的方式來強化豬只體內抗體,進而避免患病情況的發生。 而對于豬的呼吸道疾病等綜合疾病,因其通常由多種病菌而引起, 因而主要對基本的病毒型來進行防護[2]。在預防豬只各種病毒性疾病的過程中, 一旦呈現大面積暴發的態勢,相關人員要及時對生豬進行隔離,對于患病的豬要進行撲殺、焚燒、深埋,尤其是非洲豬瘟這種沒有疫苗和藥物治療的疾病來說,更是要進行徹底的清理,防止其他生豬發生感染。 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 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來使養殖戶具備更高的防疫意識,盡可能地保證生豬的正常生長和發育。
一般來說, 養殖場地的環境衛生會對豬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干凈衛生的豬舍可以對病毒進行隔離,避免生豬受到疾病的傳染。 對于傳染性較強的病毒疾病來說,養殖戶還要對生豬進行隔離,對于患病的生豬要先進行治療。 另外,有些病毒在生豬的體外可以存活較長時間, 所以在平常的生豬飼養管理中要對飼料和各類用具進行徹底的消毒和清潔,減少病毒的傳播和停留。最后,對于豬的排泄物和糞便等要進行及時的清除,避免病毒的傳播,定期做好檢查和消毒[3]。
綜上所述,在生豬養殖過程中,需要對豬群進行定期的觀察和檢查,對生豬可能會出現的疾病要進行及時的防疫,這對生豬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性意義, 能夠更好地促進養豬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