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沙·艾木都拉
(新疆和碩縣特吾里克鎮農牧發展中心 841200)
近年來,各地蛋雞場的規模不斷擴大,成為蛋品市場重要供應渠道。 但是,由于受到思維、經濟、文化等因素影響,部分養殖場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疫病防控,導致場內重大群發病時有發生,為養殖戶帶來巨大損失。 對此,應從多個角度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確保養殖場的健康發展。
以碩縣蛋雞場為例,在制度、隊伍、免疫程序等方面均存在問題。
第一,封閉飼養制度尚未全面貫徹落實,雞舍疫病防控系統存在諸多漏洞,很容易使細菌、病菌有機可乘,進入到雞舍之中,導致蛋雞場發病。
第二,部分蛋雞場的選址和布局不夠科學,與居民區的距離較低,人禽之間很容易出現交叉感染。
第三,規模蛋雞場在免疫方面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制度漏洞、設備缺失、免疫程序不完善等方面,嚴重阻礙了免疫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第四,養殖隊伍不夠專業,許多養殖者未經過專門的培訓,在技術方面不夠專業,獸醫力量相對薄弱,缺少對新技術的引入與應用[1]。
在選址方面,最好選擇地勢干燥、排水通暢、交通便利、生態環境良好之處。在1km 的區域內無城鎮、鄉村、鐵路與居民區。2km 區域內無化肥廠、農藥廠、皮革廠等污染較大的工業場所。3km 區域內無生活飲用水、風景區、自然保護區。 附近最好有農田、果園等,便于農、林、牧的有機結合,實現生態養殖。 在布局方面,場內劃分為三個功能區,即生活區、生產區與管理區,根據當地風向,由上至下布置生活區、交換位置,不同功能區之間的間距應超過50m;在雞舍排列方面,應區分孵化室、公雞舍、雛雞舍與蛋雞舍,每棟雞舍間的距離在10m 左右。
蛋雞場若想做好防疫工作,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疫病防疫體系,確保硬件設備的完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2.2.1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養殖場應根據疫病防疫的相關需求,加強配套設施建設,確保每個雞舍都具備齊全、消毒的器具。
2.2.2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在日常飼養中應及時、全面的消毒,還要定期開展大規模的消毒,確保不留衛生死角,使蛋雞場能夠內外一新,為雞群提供干凈舒適的成長環境。
2.2.3 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 場內應與周圍疫病發生情況、監測數據等因素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科學選擇消毒劑、消毒程序,在空舍狀態下,用2%~3%的火堿刷洗墻壁、沖洗地面,落實基礎免疫工作。
2.2.4 強化疫病防控力度,保障雞群健康。 根據疫病流行情況開展專項工作,定期在飼料中加入增強雞群抵抗力的藥物,還可適當加入抗生素發揮輔助作用,但藥品應交替使用,避免出現耐藥性,不利于高效防疫[2]。
在防疫工作中,注射疫苗始終是一項關鍵工作,疫苗質量對防疫效果具有直接影響。 因此,要想提高防疫效率,勢必要保障疫苗的質量,具體措施如下:在購買疫苗時,應警惕假冒偽劣的產品。 目前我國生物制藥市場還不夠健全,常有一些假冒偽劣疫苗混入其中,養殖場務必要通過正當渠道購買疫苗,并注意生產廠家,一旦發現假冒、偽劣的疫苗應立即上報,以免其在市場中大肆流通,影響疫病防御;在疫苗運輸與存儲方面,應配置專門的冷凍、保溫設備,與疫苗說明書中的內容相符合,以免受人為因素影響,導致疫苗質量受損。 在疫苗保質期方面,疫苗具有一定的使用期限,獸醫站應確保疫苗處于使用期內,過期疫苗的防疫性大大降低,應及時妥善的處理,在采購時應了解好疫苗的生產日期與有效期,禁止使用過期或者即將過期的疫苗。
為了預防疾病的產生,不但要保障疫苗質量,還應完善免疫程序,程序制定的要點如下:應與本區域疫病流行狀況、飼養環境相結合,對于當地剛開始發生,且危害性較強的疫病必須加強預防;對經常發生、危害較強的疾病,如雞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等應重點預防;其次,根據雞群狀態進行相應的免疫,只有對于健康雞群進行免疫才可生效,對于病雞進行免疫,效果較差,尤其是在患有馬立克氏病、免疫系統受損等情況時,在接種之后只能產生水平較低的抗體,且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另外,在接種過程中還應注重劑量、用法等,應嚴格按照疫苗說明書的要求操作,不可隨意更改,以免影響免疫效果,且在接種時應規范操作,更換針頭,并做好消毒工作。
綜上所述,在蛋雞場運行過程中,應從制度、隊伍、免疫程序等多個方面做好疫病防疫工作,通過科學選址和布局、健全疫病防疫體系、保障疫苗質量、完善免疫程序等方式,確保蛋雞生產安全, 充分發揮蛋雞的生產性能, 使疫病防控效果得到顯著提升,為養殖場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