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遲
(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科學技術農業和畜牧局 623300)
牛羊布魯氏菌病是一種比較典型的通過布魯氏菌感染造成的人畜共患病,這種疾病分布范圍十分廣泛,而且特別容易傳染給人,人感染之后會出現發燒、關節痛、睪丸炎等相關癥狀。 針對這樣的情況, 要著重把握好牛羊布魯氏菌病的發生機制和典型癥狀,并切實有效的做好防治措施,使傳染源得以徹底切斷,確保人們的生活秩序和經濟發展情況保持在良性的狀態。
該病的致病菌主要是布魯氏桿菌,此類致病菌大多都是在病畜的生殖器官、內臟和血液寄生。 自然條件下,這種致病菌所呈現出的抵抗外界環境的能力和免疫力都比較強, 可以在比較干燥的土壤中存活。 強烈的日光照射、消毒藥和干燥條件之下,它的抵抗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弱,如果日光照射10~20min,60℃加熱30min,80℃加熱5min 都可以使其消滅。它對于常規的消毒藥都有著比較高的敏感性。 這種疾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皮膚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相關渠道進行傳播,其中最主要的途徑就是消化道傳播。 該種疾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現,最為嚴重的季節是春季和夏季。 該種疾病所呈現出的流行強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致病菌毒力、氣候條件、環境因素、飼養管理條件等一系列相關因素的直接影響。
在實際的封鎖過程中,要規避所有動物和制品進入到相對應的疫點、疫區和危險區,在此類地區要著重做好飼料等相關方面的無公害處理,同時要無害化處理牛羊舍的糞便、污染物等相關物質,并且要堅持每天上下午貫徹落實相關方面的消毒制度,進行常規意義上的消毒處理。 相關防疫人員在具體的防疫環節,必須按照嚴格的規范有效操作,佩戴相對應的專業防護用具,從根本上有效杜絕人為感染牛羊布魯氏桿菌病。
要著重做好相關方面的綜合防治措施,首先,要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有效強化飼養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建立健全相對應的規章制度, 著重落實好消毒和防疫等相關方面的具體工作,確保各項內容得到有效執行。 對于整體區域實施封閉式的飼養管理,在養殖區進出口設置相應的消毒池和消毒間,相關人員和車輛要進行徹底消毒, 堅決規避外來人員隨意的出入養殖區域。 針對圈舍以及相關用具要進行定期的深入消毒,從根本上確保圈舍保持通風的狀態,并且清潔干燥,針對糞便進行及時有效的清理。 要從根本上避免病原入侵,要貫徹落實自繁自養原則。針對外引羊,要及時做好檢疫工作,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隔離觀察,時間在一個月以上,確保其無異常情況,足夠健康,才能有效合群。 其次,要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的力度,結合實際情況,定期舉辦相對應的飼養管理及疾病預防技術講座或者培訓班, 對該病的危害程度進行有效宣傳, 對防治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提高認識,使養殖人員的職業技能,整體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確保其具備自我防護意識,積極有效推廣“手套工程”,確保養殖區與養殖人員的居住區域能夠有效隔離,獨立開來,使人畜混居的情況得到有效改變。 第三,要真正意義上有效融合免疫和檢疫相關內容,選用更合適的疫苗。 在整個防治過程中,要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 有針對性的結合各個區域的流行情況制定出相對應的免疫檢疫規劃和具體措施。 從整體上來看,這種疾病的疫苗有著特別多的種類,其中包括弱毒活菌苗、滅活疫苗以及新型疫苗等多種類型。 其中布魯菌新型疫苗的類型主要包括布魯菌病基因工程苗和抗獨特型抗體苗,從實踐中來看,布魯菌減毒活疫苗應用最廣泛,同時也更高效,更有針對性,這種疫苗的造價相對來說更為便宜, 而且能夠更持續有效的進行免疫保護,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免疫保護效率。 要針對相關疾病進行定期檢疫,以此有效防治該種疾病,在羔羊每年斷乳之后要實施一次布氏桿菌病檢疫。 成羊2 年檢疫1 次或每年預防接種而不用檢疫。
通過上面的分析和探討,我們能夠重點看出,有針對性地分析和探討牛羊布魯氏菌病的發生和綜合防治等相關內容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要著重把握該病的發生機理,并提出相對應的綜合防治措施,使其更高效,更有針對性,這樣才能確保該疾病得到充分避免和防治,以此為畜牧業的發展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