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懷波
(四川省西充縣義興鎮畜牧獸醫站 637215)
基層動物防疫工作是當前我國畜牧業發展中的重要環節,開展動物防疫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動物疫病的出現與傳染, 改善基層畜牧養殖的醫療環境。 在防疫工作中應制定正確的防疫策略,采取科學的防疫手段,提高基層動物防疫的工作質量,為我國畜牧業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畜牧養殖業是社會經濟發展中重要的經濟組成部分,隨著近年來畜牧養殖的不斷改革, 基層畜牧養殖已從原有的分散式小規模養殖轉變為大規模化的集約式養殖, 養殖條件的有效改善促使基層畜牧養殖的規模擴大,但同時也帶來許多問題,動物疫病的防控問題便是其中之一。 養殖規模越大,動物傳染疫病的風險越大。 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重點是通過對動物出現的疫病情況進行情況檢查,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 對動物的疫病及時處理,控制疫病擴散,降低動物感染疫病的風險。
疫病的傳染度極高,一旦出現動物疫病,缺乏有效的動物防疫工作,在短時間內會造成大量同地域動物感染疫病,導致大量動物的死亡,為畜牧養殖單位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一些特定的動物疫病還會在人畜之間的感染與傳播, 對畜牧養殖從業人員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同時, 畜牧業的國際貿易交流不斷增多, 會增加動物感染疫病的幾率, 要保障畜牧業的穩定健康發展,為動物營造干凈衛生的生長環境,基礎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必不可少[1]。
基礎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國家相關的政府部門對動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加大了重視。 要強化現階段基層動物防疫工作,防疫部門應合理建立畜牧動物防疫工作機制,引導基層養殖單位健全獸醫動物防疫工作內部運行體系。 基礎動物防疫工作具有繁瑣、困難的工作特點,在實際的防疫工作開展中,面臨的特殊工作情況較多, 若養殖單位或養殖人員意識不到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會缺乏對獸醫防疫工作的配合與支持,甚至阻撓并干擾防疫工作的實施。 這使得基層獸醫防疫工作面臨極大困難,畜牧動物得不到良好、及時的防疫保障。
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基礎動物防疫工作體制的重視,加快制定相應的法律政策,健全目前基礎畜牧獸醫動物防疫工作體系,促進基層畜牧動物防疫機構的工作體系改革,發揮職能部門的引導作用,保障基礎動物防疫工作的科學開展,為基礎畜牧養殖的健康發展提供切實保障。
動物防疫工作條件是防疫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 主要涉及動物檢驗室、防疫檢測儀器與相關的基礎設施等。
優質的檢測環境、高效的檢測儀器、先進的防疫設備有助于動物防疫工作的高質量完成,降低檢測失誤率,確保檢測防疫工作的準確可靠。 針對基礎畜牧的防疫工作,政府部門應予以一定的資源支持,設定專項資金,為基礎動物防疫工作處引入先進的儀器設備,為基層畜牧業的防疫工作創造優質的工作條件,促使防疫工作在現代科技技術的幫助下實現科學化、現代化發展。
針對基層畜牧動物防疫工作, 防疫部門可以建立信息數據庫,將畜牧動物防疫政策扎實地落實到基層防疫工作中,提高防疫工作質量與防疫政策的實踐效果。 按照標準化的工作流程與技術標準,利用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構建完整的防疫工作數據記錄系統,將防疫工作中涉及的藥物使用情況、檢測數據、防疫檢查頻率等納入到數據信息庫中,優化防疫工作的記錄工作,發揮防疫工作的保障作用。
現代疫病的病原強度相較于以往呈現出不斷增強的態勢,動物感染疫病后傳染范圍不斷擴大、傳染速度變快、控制疫病的難度不斷加大。 因此,要做好基礎動物防疫工作,獸醫等防疫人員應切實強化自身的專業水平與業務能力, 不斷學習高效的動物疫病控制方法、掌握最新的動物疫情控制手段、了解科學有效的動物疫病防治技術,提高基層畜牧養殖業的防疫工作力度。 畜牧防疫部門應加強對提升獸醫防疫人員工作素質的重視, 為基層防疫工作者普及最新的動物防疫知識, 組建優質的基礎防疫工作隊伍, 邀請防疫專家為基層獸醫開展定期的培訓與講座活動,提高畜牧防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基層防疫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提高人才保障[2]。
畜牧養殖屬于我國大規模的經濟產業之一, 畜牧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 為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帶來更多的問題與挑戰。 因此, 基層畜牧防疫部門與獸醫防疫人員應認識到現有防疫工作存在的不足,實行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的動物防疫工作,完善基層動物防疫工作,推動基層養殖防疫工作的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