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琦
(西充縣常林鄉畜牧獸醫站 637216)
西充是農業大縣, 畜牧業是我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2015 年底全縣存欄小家禽975.65 萬只,出欄202.43 萬只;存欄生豬52.26 萬頭,出欄32.57 萬頭;存欄肉牛18884 頭,出欄3476 頭;存欄肉兔55.5 萬只,出欄42.91 萬只,畜牧業產值達20 多億元。 因此搞好畜禽免疫工作、預防動物疫病發生和傳播是事關畜牧業健康發展, 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也是鄉鎮獸醫人員的主要工作職責和工作重點。筆者在10 多年的基層獸醫工作中,通過認真實踐,對如何搞好動物免疫工作、提高免疫質量有了一定的認識和體會。
備足口蹄疫、禽流感,豬瘟、雞新城疫等疫苗和耳鉗、耳標和動物應急反應解救藥品等物質,并采取冷藏等措施,確保疫苗質量,為畜禽免疫工作做好物質準備,使免疫工作正常開展。
一是搞好畜禽集中免疫。 嚴格按照“五統一”、“五不漏”要求,抓好動物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做到程序嚴格、操作規范、記錄詳實、檔案健全、標識到位,確保應免盡免、不留空檔、不留死角,確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二是抓好畜禽常年補免。對補欄畜禽不定期進行補針,做到增養一頭,補注一頭,不留空當。
每次動物免疫工作開始前,都先主動向村黨支部、村委會匯報,爭取他們的支持,解決防疫工作中的實際困難。 村黨支部、村委會具體組織、協調防疫工作,并落實專人為包片獸醫帶隊,逐社逐戶打防疫針,做到村不漏社、社不漏戶,應免盡免。
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門保質量”的防疫工作職責,由鄉政府與村委會、 畜牧獸醫站與村級動物防疫員分別簽訂防疫工作責任書,實行獸醫人員包村社、村級防疫員包農戶,定目標任務、定防疫指標、定防疫責任、定防疫獎懲,誰出現了防疫責任問題,嚴肅追究其責任,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定期對養殖、運輸、屠宰、市場交易等環節的相關場所,進行全面徹底消毒,阻斷疫源。 加強對畜禽販運戶的管理,堅持引進畜禽申報、檢疫、免疫和隔離觀察制度,杜絕外疫傳入。
充分發揮群眾的作用,發動村社干部和農戶對畜禽進行疫病監測,一有情況及時報告包片獸醫、村級防疫人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農戶畜禽出現死亡,都嚴格按照“四不一處理”規定,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規范處理;對販賣、運輸病死畜禽及其產品的行為,及時報告單位領導,單位按照程序上報縣執法大隊處理,防止病死畜禽及其產品流入市場,避免疫病傳播。
部分飼養戶文化程度不高,防疫意識不強,科技意識淡薄,存在著“聽天由命”和“憑運氣”的思想,對動物防疫工作不配合。
常林鄉有24 個村,人口1.8 萬人,年生豬飼養量1.3 萬頭,但鄉畜牧獸醫站僅有職工6 人, 每人要負責4 個村的畜禽免疫工作,工作壓力大。
常林鄉地處縣城周邊,與多個鄉鎮交境,人口流動大,外來動物多,動物疫情來源較為復雜,加之農戶養殖以散養為主,養殖區域分散,動物防疫工作壓力大。
要加大動物防疫工作的宣傳力度,并且通過電視、廣播以及科技宣傳欄等多種渠道對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進行宣傳,提高農戶的飼養水平和動物衛生水平,增強農戶的防疫意識。
鄉、村兩級政府重視是搞好畜禽免疫工作的重要保障,是確保農村畜禽免疫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 應當按照“各級政府對當地動物防疫工作負總責, 主要領導是動物防疫工作第一責任人”的要求,把畜禽免疫工作擺上各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充分調動和發揮村委的基層組織作用, 建立鄉村兩級聯動聯防、責任共擔機制和聯村干部責任制,把動物防疫工作納入村主要干部年度考核內容,充分發揮村級組織作用,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良好氛圍,促進農村動物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嚴格按照“五統一”、“五不漏”要求,堅持集中免疫與常年免疫結合,實行動物春秋兩季集中免疫與常年補免相結合,嚴格免疫程序,提高動物防疫的效率和質量。
定期對養殖、運輸、屠宰、市場交易等環節的相關場所,進行經常性預防消毒工作,殺滅、阻斷病毒擴散,建立起嚴密的防疫屏障。 嚴格對病死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避免疫情傳播。 加強對畜禽販運戶的管理,嚴格引種申報、檢疫、免疫和隔離觀察制度,杜絕外疫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