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芳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 611800)
環境豐容能夠促進動物對其物種典型行為進行展示,同時還是能使之掌控和選擇環境的一種刺激行為和管理手段。 我國多數的動物園都是將野生的動物進行人工圈養, 使其脫離原有的野外環境,這樣就會造成動物生存環境的單一等弊端,比較容易導致動物行為的改變, 對野生動物的健康水平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目前來說,國內外都在對多種動物的開展的豐容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面就是我國環境豐容對圈養野生動物健康的影響情況。
靈長類的動物與其他動物有所不同,它們的智商比一般動物要高,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中也更容易產生異常的行為,也會對動物的健康水平產生不利的影響, 因此對于圈養環境下的靈長類動物來說,它們的豐容工作是更為重要的。 飼養員等人在進行一定的研究之后發現,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中進行人工飼養的黑猩猩在采食之后的出現了連續嘔吐的異常現象, 并且這種嘔吐行為比較常見于展出期間和轉移期間, 獸醫在進行了診斷和藥物治療之后,依舊無效,并且根據相關的臨床表現認為黑猩猩的嘔吐行為應該不是病理性的現象, 而是與人工圈養的環境有關。 這種情況可以通過對動物的異常行為進行糾正來進行治療。黑猩猩如果長期生活在單調、 狹小的空間中就比較容易產生刻板行為和自我傷害的行為, 而紅山森林動物園中的黑猩猩這種嘔吐行為就屬于圈養環境中的異常行為, 這種行為可以通過環境豐容的方式得到顯著的糾正, 能夠降低圈養的黑猩猩刻板行為的發生率[1]。
環境豐容工作對于圈養的禽鳥類動物也非常重要,因為圈養鳥類的環境比較狹小、 強光刺激等都比較容易讓鳥類出現自我傷害或者攻擊同類的異常行為, 并且鳥類動物在進行覓食的過程中對周圍的環境會有警惕,在人工喂養的情況下,鳥類如果受到刺激就會亂飛亂撞,很容易就會導致撞傷或者是死亡。 飼養員通過對食物的投喂方式進行改變, 在環境中增加帶皮樹干等方式,對鳥類動物進行一定的豐容試驗發現,環境豐容可以增加鳥類動物的活性行為,同時還能減少不良刻板行為的發生,另外對禽類所處的圈養環境進行修飾, 可以讓其表達出更多的自然行為。
雜食性動物在野外生活的過程中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溫順的, 并且也比較善于奔跑, 在圈養的條件下也需要較大的運動量,因此比較容易因為空間限制而引發一定的刻板行為。 就拿大熊貓來說, 在狹小且單調的生活環境生存是無法滿足其生活本能的,尤其是動物園圈養的大熊貓,長期都處在一個被人類圍觀的環境中,這種嘈雜的環境會對其生理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 對動物園中的飼養的大熊貓進行觀察可以發現, 圈養條件下的大熊貓的常會表現出來回走動、翻滾、搖擺、甩頭和玩舌頭等刻板表現。 在進行一定的環境豐容之后,可以對大熊貓天性進行有效的激發,能夠增加其運動量的,同時可以讓其攝食量得到增加,一些焦躁的情緒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動物的整體身體狀況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2]。
野生的肉食性動物一般都會有比較強的攻擊性和野性,而單一圈養的環境也比較容易引起刻板的行為, 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無目的的來回走動和躺臥等等。 飼養員對大連森林動物園的金錢豹運動場進行豐容, 改變投喂的方式和進行一定的行為訓練之后可以發現, 這些豐容工作增加金錢豹的自然行為社會行為,并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繁殖能力。 一般來說,圈養的肉食猛獸在較好的豐容環境下休息的時間會明顯的減少, 活動時間和玩耍時間會有顯著的增加, 這對動物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3]。 在對環境進行豐容的過程中,需要對設施的安全性以及材料的安全性進行重視, 避免出現動物誤食或者是纏繞、卡住的情況,因此豐容工作必須要將安全性作為主要的前提條件。
在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之下, 現代動物園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圈養和籠養, 雖然多數動物園會因為場地限制的原因無法做到動物的散養和放養, 但是近些年的環境豐容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動物園的重視, 對減少動物刻板行為的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讓動物逐漸有回歸到自然環境的感覺,對提升動物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