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工程設計中心,山西太原 030001)
如今,我國發展中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人口老齡化,而且這一趨勢日漸明顯和加劇。人口老齡化雖然在客觀上不利于經濟的發展,對當前各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但是另一方面,其實人口老齡化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老年人服務行業得到迅速的發展,發展社會養老服務是民生的需要;老年人公寓以及養老院等產業進入黃金發展階段,關于養老服務的地產項目越來越多。人口老齡化對現代建筑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現代極力倡導綠色建筑的大環境下,如何將綠色建筑理念完美的融合在建筑建設過程中現已成為建筑行業急需研究和解決的課題,為此,需要我們不斷深入研究。
建筑領域的設計中常涵蓋許多內容,特別是在當前的發展階段,綠色理念的整合顯得尤為重要。綠色建筑的概念在建筑設計中有著豐富的內容,包括資源利用與建筑、自然相結合,從建筑資源節能內涵看,主要是有效利用資源,即建筑施工中應用可再生、不可再生資源。而綠色建筑理念是應用可再生資源、循環資源。如,在建筑設計中有效應用風能和太陽能,繼而提升自然資源的科學利用,并且在環保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把建筑設計與自然能源進行有效融合,全面促進建設領域的可持續繁榮發展。
建筑設計有效應用綠色建筑理念,需要嚴格遵循一定的原則,此種方式能充分發揮綠色設計作用。建筑設計中需要充分重視以人為本的原則,是建筑設計中的主體,所以建筑設計中需考慮人對建筑的功能需求,此外還應考慮設置附近的環境,并重視建筑與人的發展,同時還要重視滲透性和共生性理念,通過二者的有效融合,能夠展現出建筑設計的整體效果及質量,建筑設計中若要有效應用綠色建筑理念,則需要對舒適健康及環保原則進行嚴格遵守,同時將適用性作用為基礎,建筑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理念,可充分確保人的舒適度,通過利用可再生資源能源,降低對資源的浪費,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大的方便,此外,還要對設計中的環保加以重視,在保證不會對附近環境形成影響的同時,更好地融入綠色建筑理念。
建筑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理念還應符合經濟高效及節能原則,建筑設計中,需要科學合理地選擇應用的材料,并嚴格遵循當地的具體實況,綜合考慮設計成本,進而有效提升建筑整體的效能,同時也要嚴格遵循節能原則,進而最大限度降低對非可持續能源的消耗。
如今全球氣候不斷變暖,2005 年1 月我國就實施了最新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且綠色建筑“四節—環保”特點為建筑中實施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一類實踐。建筑未來的一個可持續發展趨勢就是政府對綠色建筑的重視,以綠色理念推進老年建筑,不管是老年建筑還是綠色建筑,以綠色理念推進養老建筑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新時代老年人對居住區養老既有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也有環境和服務的要求。老年人喜歡陽光直射取暖,合理的自然通風降溫,它們不適合長期居住在空調環境中,對空調設備沒有太高的要求。在“主動優化,被動優先”原則下,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合理規劃和設計良好的居住環境,成為養老建筑的一種現實需要。
2.2.1 生理需求
(1)老年人在室內外環境的需求較為特殊。老年人身體素質一直處于逐漸下降的狀態,其免疫力、新陳代謝等生理功能也在持續下降。所以,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環境非常必要,所以,在設計養老建筑時,需充分保證室內有舒適的自然通風,室外合理設置相應的遮陽環境,以免空調的使用為老年人身體帶來傷害。
(2)老人對光環境的特殊要求。光環境主要涵蓋兩個種類,即燈光與自然光,對自然光來講,養老建筑設計需要重視建筑采光效果,使老人充分沐浴陽光,有助于增強體質;在照明方面,老年建筑設計應確保有充足光源,避免因強光刺激眼睛而影響視力。
(3)老人對環境安全有要求。老年人神經脆弱,為此睡眠質量不佳,想要使老人有個舒適、安靜的休息環境,需要提升隔音設計效果,此種方式可更好地解決噪聲污染問題。
(4)老年人對無障礙環境的需求十分特殊。因為很大一部分老年人腿腳不方便,所以,養老建筑設計中需要重視對室內外進行無障礙設計,尤其應做好室內外的連接設計,方便老人使用。
2.2.2 心理需求
養老建筑設計中,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具體在兩方面中有所體現:①對溫暖和舒適的需求;②對社會交往的需求。從社會交往需求角度看,在養老樓中居住的老人,通常對親人的渴望非常強烈,由于社會飛速發展,年輕人生活壓力劇增,沒時間陪伴老人,故此,想要將老人這樣的心理缺憾進行彌補,則可在養老建筑設計中設置相應的社會空間,這樣老人可以通過休閑娛樂活動享受到交流的樂趣。從溫暖舒適需求看,很大一部分老人由于身體機能減弱,安全感不足,鑒于此,在設計養老建筑時,一定要格外重視各細節的安全,通過合理的規劃與設計,確保老人能夠更加舒服安全地居住和生活。
養老建筑工程中一項關鍵內容就是選址與選址設計,所以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尤為關鍵,因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主要是以綠色環保為核心,可為養老建筑選址及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從而更加環保,并可因地制宜開展相應的選址與設計。只有選擇合適的場地,才可實現建筑、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使周邊環境同養老建筑相融合,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為此,需要重視養老建筑的選址,反復檢查周邊環境,兼顧環境質量、交通便利性和設施完善性。
無論何時,養老建筑的定位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我國,養老建筑的朝向設計,需要了解不同地區冬夏兩季的采光條件,參考早晚不同的陰影置換情況,設計出養老建筑最合適的朝向,通常,庭院與陽臺相連。需要注意的問題之一是避免陽光直射南方。冬季,也能保證日照充足,形成冬暖夏涼的生態效應。如果養老樓與露臺相連,將有助于向北延伸建筑面積,緩解過度的太陽輻射。這樣,朝北的空間溫度相對穩定,光照充足;南向的空間不會太熱,如果設計的庭院分為幾層,則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陽光方向降低建筑高度,陽光就可以直接進入庭院內部,使這個區域的空間獲得更好的采光效果。
陽臺綠化作業主要是將植物種植在建筑物陽臺上。種植植物后,能美化環境,起到居室的裝飾裝飾作用,同時凈化室內空氣,美化環境,改善空氣質量。種植植物后,不僅陶冶情操,還能減緩身體疲勞,使身心健康狀況有一定改善。在陽臺上開展綠化活動,既創造了優美的室內環境,同時也使室內充滿活力與生機,使老年人日常生活格外豐富,使其在養花草的腳步中感到快樂。住宅小區陽臺綠化措施與方法非常相似。盆栽主要用于實現綠化目的,既節約空間又節約空間,而且可以隨意改變布局位置,靈活簡單,管理可行性高,可操作性強,將審美效果強的盆栽一起進行組合,可突出整體效果更加突出,增強審美效果。
與傳統建筑相比,養老建筑的綠色設計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有助于緩解當前能源短缺的局面。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應改善和升級聲光環境系統,充分考慮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在日常照明系統中充分利用太陽能。此外,在養老建筑的室內照明中,首選的光源是自然光,并應盡量使用節能燈具。在設計聲環境系統時,設計者需要充分調查和了解建筑物所在的周圍環境,了解得越詳細越好。特別是周圍噪聲的具體來源和方向有利于內部環境的合理設計,在設計中,及時設置隔聲窗有助于減少噪聲污染,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的目標。
由于記憶力衰退,老年人經常忘記事情,經常迷路,鑒于此,養老建筑的外觀設計時,應最大限度保證顏色、形體多樣化,通過材料、顏料和建筑外觀的特點,使建筑獨具特色,便于老年提升認知力,也可在建筑周圍設置一些醒目的路標,通過設計建筑以及對周圍環境的選擇、設計,以提升養老建筑的識別度。
一言以概之,老年人建筑設計應充分結合老年人生理、心理變化以及需求特點,建筑設計不僅要兼顧舒適要求,還要統籌安全要求。面對綠色建筑的大環境,建筑設計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適時地進行設計調整,不斷滿足現實的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