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峰
(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水上支隊,重慶 400000)
伴隨黨中央《組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框架方案》、消防救援銜條例、習近平總書記為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的最高政治待遇及相關配套政策等政策逐步明朗落地,廣大指戰員思想日趨穩定,看好改革前途、憧憬改革前景成為主流。但改革絕非一蹴而就,需要“經過3 年的試行磨合,形成一套與有關法律法規相銜接、比較成熟定型的政策制度。”改革轉隸期,隊伍內部必將出現很多活思想,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跟不上,勢必會影響隊伍穩定[1]。
(1)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現黨對消防救援隊伍集中統一領導的有效途徑。只有實現思想統一,才能確保改革快而有序推進,要牢牢把握政治工作是生命線這條準則,才能從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控隊伍。消防救援隊伍自改革轉隸以來,我們在“兩嚴兩準”的方針指導下,始終保持原消防部隊的性質、宗旨和本色,用血汗乃至生命踐行我們的使命,用實際行動證詮釋“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靠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先進思想和進步精神貫注于整個隊伍。改革轉隸后,必須始終加強黨對隊伍的思想政治領導,必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廣大指戰員頭腦,用總書記訓詞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堅定理想信念,激勵廣大指戰員投身改革實踐。
(2)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各項任務的有力保障。偉大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指出:“我們共產黨人有一條,就是把工作做好,必須先從思想上解決問題。”自消防改革大幕拉開以來,消防救援隊伍在思想教育上從未因改革不確定因素較多而放松思想政治教育,各級指戰員緊緊圍繞習總書記訓詞精神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調動廣大指戰員投身消防工作和隊伍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投身改革強消實踐。改革能順利進行就是充分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這個中心環節,把一切工作的進步建立在思想進步之上,是消防工作和隊伍建設的重要原則和經驗。為加強隊伍的全面建設、完成各項任務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3)思想政治教育是改革轉制凝心聚力、履行職責使命提升戰斗力的有力抓手。“養‘兵’千日,用‘兵’千日”,消防員是工作任務最繁重、和平年代最危險的職業之一,消防救援隊伍擔負著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職責。改革轉制之初,在框架尚未出臺,各配套政策尚未公布之前,各種謠言影響消防救援隊伍的穩定,基層干部面臨著嚴峻的現實形勢挑戰。我們既要面對前所未有的外部思潮影響,也要警惕內部的消極因素;既要解決思想認識模糊不清的問題,更要糾治貫徹執行不力的問題。改革轉制以來,隊伍內部相繼開展多個主題教育活動,今年是學習踐行訓詞精神第二年,我們將“踐行訓詞精神擔當神圣使命堅持五個不動搖”主題教育及學習江西九江支隊、陳陸同志先進事跡等實時教育貫穿始終,這些教育都不同程度解決了隊伍在思想上的沉疾,有效增強了隊伍凝聚力,提升隊伍戰斗力,極大激發廣大指戰員履行職責使命、勇于擔當、積極投身改革大潮。
(1)未能及時破解改革中的思想癥結。①講“兩嚴兩準”的標準沒底氣。改革轉制后我們按照“軍是軍、警是警、民是民”的原則轉身成為“民”,有的人對“兩嚴兩準”認識片面,感覺“不是部隊了,要求應該放松”,拿自己和公務員、地方人員比,想著“去軍事化”、地方化,降低紀律標準。這就導致“只想平移待遇、不想平移紀律”的論調此起彼伏,執行條令條例不堅決,一日生活制度標準有所下降,寬松軟的情況時有出現。有的干部害怕“兩嚴兩準”講的過多,隊伍留不住人,所以對此諱莫如深;②講改革越來越好的道理沒自信。因改革政策落地有滯后,部分指戰員對待改革徘徊猶豫,紛紛聚焦退出機制、福利待遇、執勤備戰模式、落戶政策等個人事項。從干部到普通消防員,不少指戰員對執勤模式、福利待遇等認識不清,作為基層干部應當及時宣講釋惑,靠前做好思想工作。隨著中央13 部委出臺優撫優待政策之后,部分指戰員對能否繼續享受兩地分居補貼、隨軍未就業補貼、優惠參觀政府定價的游覽場所等待遇的質疑不攻自破。事實上,政策落地雖有難度,但只是時間問題?,F實中,有的指戰員對此次改革期望過高,往往和發達國家比政策,比待遇,沒有結合我國實際,深刻理解走中國特色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新路子不動搖的含義;③講國家隊和主力軍的定位沒自豪感。習近平總書記在訓詞中專門講到,“改革轉制后,你們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黨和國家對你們寄予厚望。”然而很多人認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和之前消防隊伍處理的救援是一個性質沒有什么質的變化,然而身份卻由軍轉為民,糾結于自己的身份妄自菲薄,自降身份。
(2)對思想政治教育認識存在誤區。①對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產生質疑。該強調的已經反復講了,但隊伍老生常談的問題仍然難以杜絕。比如“人、車、酒、賭、密、輿”,人人都知道這些是高壓線,一旦觸碰必然被嚴肅處理,但仍舊有人以身試法,于是,就有人質疑政治教育的作用。有的認為拴心留人靠的不是教育,而是工資待遇;戰斗力的提升也主要是靠訓練、實戰,而非教育。甚至有的認為解決思想問題不如解決實際問題,實際問題解決不了,再怎么教育也沒用。戰斗力的提升的確與訓練、實戰密切相關,但教育跟不上,指戰員厭訓厭戰,又怎能長期保持戰斗力;②把思想政治教育萬能化。很多干部認為教育是“包治百病的良藥”,隊伍出問題,就必須問責教育,如管理不嚴導致的正規化水平不高,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導致的事故,制度不健全導致的違紀行為,這些問題暴露之后,都會扣上教育不到位的帽子。教育必須與管理、制度、機制等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③對改制后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有偏差。有的認為消防體制改革后,隊伍主業是滅火救援,搞好日常訓練,保持好隊伍的戰斗力就可以了;有的認為改革后工資有調整,用績效考核來約束指戰員行為,“簡單粗暴,直接有效”,思想政治教育馬馬虎虎、可有可無,這種危險的想法對于“養兵千日,用兵千日”的消防救援隊伍來說是完全不負責任的。
(1)在改革轉隸大潮中提升政工干部隊伍的能力素質。政工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政工干部整體素質直接關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果。①把增強事業心責任感作為提高政治教員能力素質的首要任務。改革轉隸后各級指戰員留隊時間更久,消防真正成為一項值得指戰員長期奉獻的事業,就基層政治干部而言,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各級黨組織必須發揮組織優勢,教育引導廣大政工干部充分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認清肩負的職責使命,自覺把新時代消防救援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事業來追求;②把建立健全激勵機制作為提高政工干部能力素質的重要手段。改革轉隸以來,政工干部的主導地位明顯弱化,各級組織要下功夫激發廣大政工干部的自豪感,認清提高授課能力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認清自己的光榮使命,真正把提高授課能力作為鍛煉自己,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徑和工作目的。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的先進典型,對政治教育能力突出、成績優異的政工干部,要積極向上級推薦,取得成績的要給予表彰獎勵、大膽使用。
(2)在隊伍建設實踐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論性與親和力。①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豐富政治教育的思想內涵。消防救援隊伍在長期建設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優良傳統,這是消防救援隊伍的重要政治優勢,也是隊伍建設的寶貴財富,必須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同時,改革轉隸后,消防救援隊伍的建設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只有著眼于改革轉隸新的實踐,堅持創新發展,總結新的經驗,賦予優良傳統以新的時代內涵,才能使消防救援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走上新臺階;②堅持“以人為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改革轉隸后,相關政策還還未完全落地,指戰員思想仍起伏不定,各級干部要做改革轉隸的排頭兵,多和指戰員“掏心窩子”、交朋友、拉家常,多聽牢騷少發脾氣,設身處地為指戰員想,一心一意幫助指戰員。善于從指戰員的牢騷中聽出教育責任、聽出工作疏漏、聽出期待訴求,讓指戰員從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感受組織的關懷,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2]。
(3)在應急事業開拓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①落實好思想調研分析。掌握思想情況是搞好教育、增強教育實效的前提。只有真正做好調研分析,把指戰員的思想情況摸清楚,把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透徹,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發揮最大效能。要善于從指戰員的日常行為表現中發現問題,從社會家庭影響、改革形勢變化、政策制度調整等不同方面分析原因,做到實事求是分析問題,因地制宜解決問題。特別是當前還處于改革轉隸的三年試行磨合期,必須花大力氣對指戰員的思想情況進行排摸,及時掌握隊伍的思想情況,增強教育的主動針對性和實效性;②不斷加大溫暖紅門的工作力度。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還要依靠主動服務基層、暖心工程建設。
消防的改制政策涉及面廣,需要做出全面、有效、科學的考慮,只有結合消防指戰員的實際情況,做出有效且針對性的對應,才能落實好一系列政策的推行,從而讓每一位消防指戰員能享受到改革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