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
(中建三局綠色產業投資有限公司 湖北武漢 430000)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正在肆虐廣大人民的健康生活,大規模破壞的代價顯而易見且就在眼前,作為城市建設者一方面要積極參與應急行動,為疫情緩解出謀劃策,另一方面要預為謀劃,思考如何將慘痛的代價創造性地轉化為城市長遠的進步與繁榮。規劃重建疫后新家園新生活,既是物質建設也是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如何從病疫的破壞中創生新的經濟形態,提升就業改善生活,尋求從破壞到繁榮與復興之路是我們今后在居住小區設計中應思考的問題。健康的,智能化的設計可有助于提高城市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變能力,包括加強應急預警、響應、緩解和恢復能力。根據現在醫學研究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播。
針對上述傳播途徑,我們在居住區設計中主要采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規避病毒傳播風險提高小區的健康環境。
改善居住空間的通風。相對于傳統的集中筒式戶型或者一梯多戶的戶型,分交通核的設置將更好的解決每戶的通風問題。分交通核時,所有戶型均可實現自我的南北通風,大大降低在交通核部分發生的空氣交叉感染風險。多層、小高層住宅以及大戶型的高層住宅,設置獨立電梯廳可有效減少人員接觸。利用入戶的設備平臺或適當擴大玄關的面積,增加玄關的功能性,實現入戶的過渡空間,特殊時期可作為入戶消殺半污染區域。雙鑰匙戶型及可變戶型的應用,可分可合的設計可以隔離一個獨立空間滿足特殊時間的需求。住宅設計規劃中對各使用功能空間的最小開窗面積均有所要求,大多數開發商為了節省成本,基本根據規范要求的最小值設計窗戶的開啟扇,為獲得良好的通風,建議適當提高窗戶的開啟面積。并更加流體動力學原理,合理規劃各功能房間窗戶開啟位置。
無論是非典,埃博拉還是新型冠狀病毒,都可通過糞口傳播,疫情期間,不少自媒體都向人們普及了排污系統的重要性。可預見未來人們在購房時,會更多的關注此細節上的設計。
當年非典期間,香港淘大花園成為重災區,原因在于室內浴缸排水的“U型水管”被拆除,導致部分感染者的病毒經過下水道進入其他單位。
現在很多新樓盤小區的下水系統都是三管同排設計的。也能夠很好地避免交叉感染這個問題。三管分別是:排污管、排水管、通氣管。廢水和馬桶的排污如使用同一管道,不僅增加城市污廢的處理負荷,同時影響衛生間的衛生,會出現異味、細菌病毒污染風險等。三管的做法,不僅衛生,同時提升城市運作效率。三管的布置會占據更大的面積,導致一些低端樓盤、小戶型樓盤為省面積或者省成本,改成兩管同排,甚至一管同排的做法。兩管同排是管與管之間有鏈接的一條管屬于排污排水一體,另外一條屬排氣的。
造價較低的住宅常常采用普通水封地漏。如果長時間沒用及天氣干燥等因素,水分蒸發導致干涸而不再隔臭。而水封高度越深越會影響排水速度,沉積污垢更加嚴重。傳統的U型地漏構造為鐘罩式,它像一個扣碗結構扣在下水管扣上,形成一個U型的回水彎,利用存水彎中的“水封”達到防蟲除臭的效果,因此也叫水封地漏,但是U型地漏缺點是排水速度慢,排水量大時,可能會出現家里積水的情況。相對于水封地漏,自封地漏最大的優點是下水速度快,因為水流是直上直下,不像水封地漏水流還要水封中緩沖一會。當然它的缺點也很明顯,因為水流侵蝕等各種原因,時間久了密封芯會出現老化現象,出現磁力減弱或者機械故障,也就失去了密封作用。這類地漏大多需要回彈才能密封防臭,一旦有異物停留在密封芯和管口之間,就無法閉合,從而失效。針對不同的區域,采用不同類型的地漏,比如用水頻繁的區域,如淋浴區,可采用U型地漏;衛生間干區可采用自封地漏。
為減少接觸傳染的風險,在住宅公共區域,盡量利用智能化設計減少業主與公共使用的直接接觸。
(1)在小區的人行入口采用面部識別(虹膜識別)系統,同時聯動感應門系統,系統在識別確認業主后,自動開啟大門,并通過紅外感應系統,待全部人員進入后自動關閉。并在面部識別系統安裝熱感應系統,監測業主體溫。
(2)為了避免人與電梯按鍵的接觸,降低病毒感染風險,入電梯前室后,通過語音呼叫或手機客戶端呼叫電梯,進入電梯后,通過通過語音呼叫或手機客戶端操作確認樓層。
宅經濟將全面興起。當人們足不出戶時,就需要依賴互聯網渠道來滿足自己的居家服務,各種電商平臺解決了“買買買”的問題,那么最后一環配送到家,怎樣減少人員的接觸。智能快遞柜被認為是解決快遞包裹“最后一公里”的較為經濟有效的方式。《住宅設計規范》規定,新建住宅必須每套配套設置信報箱,開發企業未設計或未安裝信報箱的住宅項目,將不能通過初期相關審批和分戶驗收。然而傳統的信報箱作為住宅小區的公共設施之一,使用率低、空間與容量不足、設施老舊、無人維護等問題亟需解決。最終理想的結果是形成一體化的公共服務終端。未來,功能單一的快遞柜將很難在市場競爭中取勝,市場需要的覆蓋末端服務的常見功能產品,如收取信報、收寄快遞、常溫低溫商品販售等,成為一個共享服務中心。
業主可以通過物業管理app,繳納物業費,水電燃氣費。還可以聯合社區醫院,為各小區安排社區家庭醫生,有的行動不便,有的不愿意進醫院檢查,家庭醫生入戶上門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為居民提供了主動、連續、綜合、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
燈控系統,窗簾控制系統,背景音樂控制系統,各類家電的遠程控制(語音控制)將更為廣泛普遍的運用到人們的生活里。
(1)智能語音控制面板。各種開關按鍵,每天使用頻率很高,也是病毒間接接觸傳播的“高危地帶”。裸手接觸污染源后,再不自覺地揉眼摳鼻等,病毒通過眼結膜、鼻粘膜等進入人體,增加感染的風險。智能語音控制面板聲控開關照明,不直接碰觸開關,減少交叉感染的概率。語音控制距離最長可達10m,不用特意靠近開關,省事又便捷。適用于各種公共場合和居家環境。
(2)人體紅外傳感器。人體紅外傳感器可以感知人體移動,和智能語音控制面板聯動,在走廊或衛生間等地方,不用語音控制可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在疫情防控中,可以減少人工接觸操作和停留時間。
(3)智能鎖門鎖。結合無接觸門禁系統,在平時可以徹底解放雙手,特殊時期可以降低賓度傳染概率。
無論是日常還是在疫情期間,都可對小區的公共衛生做出積極的響應。
(1)在公共區域,如小區大堂,電梯間,樓梯間,地下車庫,垃圾收集點配置紫光燈消毒等設備,每日凌晨后自動開啟消殺模式。
(2)在小區入口處的增加下沉式地墊設計,定期清理消毒。每戶入戶門前增加同樣下沉式地墊設計,避免把污物病毒帶回家,造成家庭感染。
(1)全齡化的人居關懷。居家隔離后,人們缺乏戶外鍛煉,疫情結束后大量業主希望多時間運動。小區內標配全齡兒童活動場、園區漫步道、球類運動場地、老人、青年健身活動場地等,滿足不同人群對健康運動的需求。
(2)水景設計。小區人工湖設計,從健康上來看,可增加空氣濕度,調節氣溫明,凈化空氣,長期生活在湖邊,空氣包含豐富的氧離子,純凈的空氣可以健身灰塵和汽車尾氣對身體帶來的傷害。水景需考慮循環。栽植可進化水生物。
做成城市的建設者,為真正實現“融健康于萬策”,致力于推進減少人類污染暴露、方便體育鍛煉、兼顧健康和環境影響的城市發展項目,我們將不斷改進設計,通過現代的智能手段,創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