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卓 于欣波
(遼寧科技大學 遼寧鞍山 114051)
新時代初期以來農業農村發展不均衡是我國經濟水平人民幸福指數不均衡比較明顯的表現,現階段社會矛盾的轉化對農業農村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農村農業的發展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在此前在黨的代表大會中提出了一系列改善農村農業經濟的相關政策。主要都是圍繞建設、發展我國農業農村,提升農業農村經濟,要因地制宜的走適合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建設道路。國家政府在近十年提出了“田園綜合體”、“最美鄉村”的相關文件,前期也能看到部分鄉村在經濟上和鄉村景觀環境方面有所改善,但這種效應不能持續,無法長期運行。在總結這些不成熟的經驗后,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工作部署。十九大報告中用“五句話、二十字”概括了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
其中“產業興旺”是要求不僅依賴第一產業,要充分發揮農村農業特色,可推行農村醫療康養、農村旅游業的發展,引領產業轉型推動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形成復合型的農村經濟產業鏈。“生態宜居”則是進一步符合我國當下國情,“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在發展鄉村經濟的同時,要改善鄉村景觀環境解決現存的問題。農民的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改善的同時,對居住環境的需求也日益增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都需要對鄉村景觀進行研究與分析,通過改善鄉村景觀才能更好地發展鄉村經濟,才能真正的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目標。
遼南地區曾經也被稱為“管王之地”。遼南地區大概上包含了大連市區、營口市、鞍山市、丹東市等地。遼南地區地處于遼東半島區,氣候溫潤適宜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前面緊鄰黃渤海后面依靠千華山,水資源土地資源物產豐厚,山高水秀怡人養人,有著豐富的鄉土人情濃烈的藝術氛圍,人民熱情好客。遼南地區其中包含了十幾個縣市區,城市與鄉村緊密相連。在改革開放初期,鄉村積極響應號召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中堅力量。近十幾年在經濟上遼南的鄉村經濟發展逐漸緩慢甚至出現了衰退,與城市經濟不能接軌,出現了斷層式的經濟發展。農村經濟處于原始階段,仍是依賴于農業種地靠天吃飯,沒有系統的產業經濟鏈。近幾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建設美麗鄉村政策,但一些開發商沒有好好的正確解讀導致農耕地嚴重破壞使原本依賴于種地吃飯的農民更是雪上加霜。其次,城市發展與鄉村發展差異較大也導致大量的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失,鄉村型老齡化較城市更為嚴重。據調查農村老齡人口占比80%,遼南地區鄉村人口老齡化是現階段著重解決的一大問題,改善遼南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首先就要解決城市經濟發展與遼南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對應矛盾,縮小城市與農村農業發展矛盾的第一步是對鄉村景觀進行改善。
鄉村振興政策為我們改善農村農業發展提供了正確的方向,明確的目標以及可試行的產業模式。根據二十字方針,有針對性的對遼南地區農村農業發展提供可實施方案。
我黨提出的鄉村鄉振興政策中首次提出“產業興旺”,是要求將單一農村農業邁向全面發展。農村農業種植是農村主要經濟來源,在提升農村農業發展時應要結合二、三產業共同發展,尤其是第三產業的發展更為重要。將農村產業視角與當代社會需求融合提升產業聯動性。以鄉村健康養老、鄉村旅游業、鄉村綠色食品網絡銷售等多種方式多管齊下共同發展,這就需要改善鄉村道路景觀作為發展新型產業模式的基礎。遼南地區鄉村實現了部分村落通路,主要干道有水泥地,輔助的鄉村小路還存在黃土泥土道路,村落道路設置等級不明顯,鄉村道路普遍較窄不能滿足大量產業輸出的需求,僅能維系村民的日常出行,道路兩旁缺少景觀規劃沒有突出當地鄉村特色。現有的鄉村道路景觀不能滿足農村農業發展和農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改善鄉村道路景觀是提升輸入型產業經濟的必要基礎。
黨的十九大鄉村振興政策中提到“生態宜居”,就是要提升農村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與滿足感。改善鄉村景觀首先要從村民住宅開始。鄉村住宅,主要是圍繞農村農業用地建立房屋住宅。遼南地區鄉村住宅都是各家各戶庭院模式,有濃厚的東北鄉村人文氣息。生態宜居不光要處理好自然鄉村的景觀環境還要提升農戶住宅景觀。在不破壞農耕用地的基礎上,改善村戶住宅也是吸引城市到鄉村健康養老的一大因素,只有改善鄉村景觀環境才能引入產業機能。合理規劃村戶住宅景觀結合田園景觀打造淳樸舒適的鄉村生態宜居環境才是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的必要條件。
村落土地面積較大除農業農戶種植用地和住宅用地仍有較為廣闊的土地面積,鄉村振興要結合當下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遼南地區鄉村人口老齡化占比較大,但相對的公共服務設施較少,理應合力開展鄉村公共景觀。可在鄉村里建設公共廣場、老年活動室、以及鄉村特色主題公園,將遼南地區的鄉土風情融入到公共建設設施中,形成統一的鄉村風貌也能提升城市到鄉村健康養老、旅游業的發展。讓遼南地區村民老有所樂提升村民的幸福感。通過建設規劃鄉村公共景觀增加遼南地區鄉村就業機會也能吸引向外流失的年輕人口,改善人口流失的問題。
鄉村景觀要素的分析要結合當地鄉村出現的問題,要做到因地制宜不能草率盲目千變一律。應認真了解遼南地區鄉村的迫切需求,從改善鄉村景觀環境做起,只有對遼南地區的鄉村景觀合理分析整理規劃才能更好的實施農村農業經濟發展與健康養老、鄉村旅游的長期結合。
鄉村振興政策對發展鄉村經濟起到了方向指引的重大作用,只有仔細了解振興政策才能更好的因地制宜解決當下遼南地區鄉村存在的問題。
本文通過解讀黨的十九大鄉村振興政策,結合遼南地區鄉村現狀,以村道路景觀到鄉村住宅景觀再到鄉村公共景觀作為切入點與政策緊密聯系繼而落實方針部署。從生態到農業生產,人文特色到鄉村旅游,人口老齡化到健康養老等方面與鄉村景觀緊密結合,對后續落實振興政策提供遼南地區鄉村景觀改善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