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鳳冰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城區公路養護中心 廣西貴港 537100)
如今,我國公路工程建設正快速發展,公路建設所面臨的地質地形條件越來越復雜,為適應公路線形要求,不得不在軟基段采用高填方路基。為保證施工質量,避免產生不均勻沉降等問題,需要根據軟基段高填方路基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技術。
某公路工程合同段總填方量在23萬方左右,填料時宕渣。該標段路基施工的重點為保證施工質量和路基整體穩定性,填料應使用滿足設計要求的材料。在填筑過程中,對于軟基段高填路基,必須加強實時觀測,以保證整個路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在填筑施工開始前,先認真做好試驗工作與試驗段施工,同時將試驗段施工的結果上報至監理工程師進行審批,通過后將其作為正式施工的參考依據。另外,在施工前還要根據設計和規范的要求做好地地面清理與壓實施工。任何作業都按按照圖紙進行,施工中應使排水保持通暢。在特殊路基作業開始前,比如軟基回填段,需要按照圖紙提出的要求,制定有效的處理方案。每完成一層填筑都要由工程時進行檢驗,經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對上一層進行填筑。現圍繞該工程實際情況,對其軟基段高填方路基施工做如下深入分析。
施工開始前先確定場地內的工作界線,同時對需要保留的構造物與植物進行必要的保護。填筑開始前做好壓實處理,使壓實度達到設計與規范提出的要求。如果基底的松散土層總厚超過30cm,則應將其翻挖處理后再進行分層回填與碾壓。將場地清理干凈并壓實完成后,對地面的實際標高進行測量,然后由監理人員認真檢查和驗收,經驗收確認合格后,方可開始下一道工序[1]。
路基施工中,必須防止路基與其它建筑物或設施受到雨水的沖刷,及時修筑不同的防排水設施,使現場始終處在良好排水。對于排水設施,要做到臨時和永久良好結合,在軟基段中施工時要先進行排水溝的開挖,再于路基范圍內采用人工進行方格網的開挖,確保表面上的水能及時排除至邊溝當中。每個施工層都要保持一定泄水坡度,避免各施工層的表面產生積水,對正常施工造成影響。
施工開始前使用全站儀對水準點和導線點實施復測與必要的加密,同時對中線進行復測,繪制出路基的橫斷面圖。經監理工程師的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按照圖紙提出的要求在現場設置位置樁,以標明具體輪廓,由現場的監理工程師檢查確認合格以后,方可開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2]。
按照工程招標文件和相關技術規范,填料材性及壓實度都必須符合要求,在檢驗確認合格以后方可開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用于填方施工的填料,需在填筑開始前14d選擇一段長度為100m的試驗段開展現場試驗,在試驗段施工中使用的所有填料及機具都和正式施工完全相同。試驗段的施工需進行到填料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在試驗段施工中,要對壓實設備的種類及最佳組合方式等進行記錄,并確定包含碾壓遍數和速度等在內的各項參數。在試驗段施工完成后,若填料的壓實度可以滿足設計要求,則可直接作為路基其中一部分,否則要將其挖除并重新開始試驗[3]。
路基填筑方法為水平分層和縱向分段,采用機械設備進行,并輔以必要的人工。首先,將填料運輸至填筑施工地點,然后按照先兩側再中間的順序卸料,期間安排專人進行指揮,以免卸料過密或過疏,對攤鋪厚度造成影響。碾壓時,層厚不可超過30cm,填料的粒徑不可超過15cm,對于每層攤鋪寬度,兩側都要比設計寬度大30cm左右,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邊緣處的壓實度[4]。
每填筑完2~3層都要恢復一次中線,對邊坡的位置進行調整,每層對應的填筑高度使用紅色的油漆準確標注,同時通過拉線來嚴格控制,在縱向還應分段預留臺階。
碾壓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在直線段先對路基兩側進行碾壓,再對中心處進行碾壓,在曲線段,應按照從內到外的順序碾壓。在碾壓過程中,輪跡要有30~50cm的重疊,同時盡可能快的達到要求的壓實度。
在坡度與開挖與填筑之間的交接部位,需按照規范要求進行處理,先把坡地開挖城寬度在1m以上的臺階,同時設置向內傾斜的斜坡,再分層填筑材料,達到密實、沒有拼接痕跡為止。
在填筑施工中必須對填料的粒徑進行嚴格控制。對不滿足要求的填料,不可在施工中使用。當填筑段分成若干作業段時,相鄰段落之間的交接部位若無法在相同的時間內進行填筑,則對于先填筑的段落,應按照1:1設置分層臺階,若兩段可以同時進行施工,則應做到分層銜接,搭接長度要達到2m以上[5]。
對于軟基段的高填路基,在施工中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掌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于不同段落,根據工程設計要求,制定有效的工藝方法與措施,經現場監理工程審查通過后,予以嚴格的實施。首先,要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做好包含井點降水等在內的各項工作,其次要加強排水與防水,使基坑始終保持干燥。在隧道的混凝土施工完成,且混凝土實際強度達到要求后,立即對通道兩側實施回填,防止兩側基坑積水,產生新的軟土地基。在回填施工中,應注意下列要點:
(1)保證回填所用填料的各項指標都能達到設計要求,有良好級配。
(2)保證回填后壓實度滿足設計與規范提出的要求,通常情況下,這一部位的壓實度需要比一般路堤略高1%~2%。在大型壓實機具無法達到的地方,可由人工使用小型機具將其夯壓密實。在填筑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分層,每填筑完一層立即碾壓和檢測一層,將檢測確認壓實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對上一層進行填筑和碾壓。
(3)填筑施工時,應對填筑的速率進行嚴格控制,以免路堤失穩,尤其是縱向臨河面,應格外重視,同時對路堤向河中心發生的位移進行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采取有效的措施。
(4)為保證填筑施工質量,在施工中應盡量避免二次開挖施工[6]。
(5)回填必須嚴格按照圖紙內容與設計要求進行,期間還要做好兩側排水。
(6)在隧道頂進行土石方的回填施工時,應注意以下兩點:填料粒徑不可超過15cm,具體的粒徑要在場地中通過機械設備壓碎控制,不可運輸到現場再將其解小。如果已經填筑了粒徑不滿足要求的石料,應將其清除,然后重新填筑。在攤鋪施工中,應注意分層,粗細顆粒的分布應達到均勻,不可出現粗料集中的現象。如果石塊的含量相對較多,則可以在間隙中撒入石屑來充填。路基填筑過程中,兩側的實際寬度需要比設計寬度大30cm左右,并在外側1m之內使用相對較細的材料進行填筑,不可將大顆粒集中填筑在坡側,最后還要根據坡率要求削坡,以保證邊坡整體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軟基段高填方路基施工對施工技術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果施工質量不滿足要求,將產生不均勻沉降,影響路基的穩定性、整體性。目前,該工程的軟基段高填方路基施工已經順利完成,經檢測,路基的各項技術指標都能達到設計和規范的要求,其施工中和完工后都沒有發生不均勻沉降,說明本工程使用的施工方法合理可行,值得類似工程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