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宇
(黑龍江省普陽農場畜牧科 156213)
肉牛球蟲病是一種流行性的寄生蟲傳染病,一般犢牛更易受到感染,所以犢牛群體特別容易發病。 肉牛球蟲病主要是引起肉牛的腸炎, 而且發病一般呈季節性, 在某些高發季節呈流行性,如果一些養牛場出現寄生球蟲,不及時防范的話很容易造成病菌的傳染, 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所以我們一定要及時觀察,注意肉牛的變化,以防該病的蔓延傳播。
肉牛球蟲病主要是因為寄生蟲的傳染而引起的,這種寄生蟲會寄生在肉牛的上皮細胞中,附著在黏膜中引起病變。 一般在一些比較潮濕的草場放牧牛群就很容易發生病菌的感染, 冬季在牛舍中圈養時也很容易受到感染,牛舍中的空氣不流通,母牛的乳房和飼料都會沾染到糞便,很容易受到感染,這時犢牛的發病率就會提高。 一般出生一兩年的幼牛很容易發病,并且死亡率也較高。
牛的球蟲主要寄生在牛大腸的上皮細胞里,在病菌的傳播過程中,在上皮細胞的寄生蟲一般會發育成卵囊,這些寄生在牛大腸的卵囊,會隨著大便一起被牛排除體外,在溫度濕度比較適宜的時候就會發展成具有侵襲性的卵囊, 這樣的卵囊被牛吞食以后,就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從而發病。
牛球蟲病一般不管任何品種、 任何年齡的牛都會被傳染,犢牛是最容易受到侵害威脅的對象, 這種病菌的潛伏期一般是10d 或者15d,當球蟲寄生在大腸并且發病以后,會在牛大腸進行大量的繁殖,導致牛上皮會大量的脫落,會引起大腸黏膜出血并且引發潰瘍,會產生血性腸炎和腹痛,這種病發育到后期死亡率會非常得高。
在犢牛受到病菌感染以后,前期最明顯的癥狀是犢牛表現精神萎靡,體毛蓬松雜亂,體溫基本正常或者稍微的偏高,不會有太大的異常,并且可以正常進食,排便會有變化,排除帶有血液的稀糞。 隨著病情的加重,牛的體溫會上升,胃的蠕動消化能力減弱,腸蠕動也減弱,牛還會停止反芻,食量減少,食欲減退,嚴重時候甚至會停止進食, 牛體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日漸消瘦。
發病期間,病牛會臥地不起,眼窩深凹,精神萎靡不振,尾部或者屁股會附著糞便,排出帶血的稀糞,味道惡臭難聞。 發病后期,病牛的體溫會逐漸下降,體質虛弱,機能下降,嚴重脫水導致虛脫,機體消瘦嚴重,心率不穩,排便基本都是血液,嚴重的還會排便失禁,有一部分病牛還會出現神經紊亂,眼球模糊顫抖,身體明顯的顫抖,不能活動,只能臥地不起。
在飼養上要加強管理,勤觀察,注意衛生,每天定時對牛舍或者牛圈進行清理打掃,把糞便和牛舍里的墊草都集中到一塊,經過發酵生熱后將里面存在的卵囊殺死。 牛槽、牛欄等每周進行全面消毒,尤其是在冬季,牛經常待在牛欄里的時候,一定要勤消毒,不要讓病菌趁虛而入。 牛舍不能太過封閉,要保持空氣通透流動,即使在冬天也要勤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 要嚴格注意不要讓糞便把飼料和水污染,一旦污染要及時清理打掃。 牛一旦患病以后,要將病牛與牛群及時隔離,避免犢牛的飼料或者飲水被病牛排出的卵囊污染,被犢牛誤食。 對于牛圈中飼料的更換不能過快也不能過慢, 要循序漸進。 在對牛群進行長途運輸前后,一定要有效防止牛球蟲病,及時進行處理和預防,從根源抓起,將傳染源切斷,不給病菌傳染的機會。
即使人們進行有效的防治,也難免會有一些紕漏,一部分牛還是會染上牛球蟲病, 目前還沒有較好的疫苗可以很好地對這種病進行根治。 雖然在牛球蟲病發病的后期很難治愈,死亡率較高,但是在發病前期我們可以進行治療和防治。 前期的發病源頭就是牛大腸寄生蟲的感染滋生,引起牛大腸炎,這時要對牛飼養進行嚴格的管理,飼料中拌入一些消炎殺毒藥,飼喂柔軟容易消化的食物。 前期發病時候,要保證病牛充足的休息,保證飲水,要對周圍環境及時進行消毒,對腸胃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多對牛進行鍛煉,加強冬天的耐寒能力,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注意天氣氣候的更替變化, 注意及時保暖防御。 發病前期一定要及時醫治,一旦錯過,病菌很容易滋生蔓延,很可能會導致其他并發癥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