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雨婕 賀亞飛
(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 天津 301830)
建設美麗中國,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理念,實現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美麗中國”這一巨大改革,范圍廣,涉及主體多,要求全社會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完成的一場攻堅戰,“美麗中國”的思想應從學術層面走向民眾層面,大眾參與,各方共擔責任的道路,“美麗中國”才能真正落到實處[1]。
中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后,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目前我國非政府環保組織中大學生社團占了絕大多數[2]。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也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青年主體力量[3],大學生環保社團成為環保公益活動的生力軍,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
該團隊依托天津市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趣味解讀環境保護與化工企業安全問題》,系統考察了當前大學生環保素養的現狀,設計并研發環保知識的趣味解讀方案,對當前的環境污染問題的相關知識,設計新穎有趣的解讀方法,增強大眾環保主人翁意識,開啟環保實踐行動,團隊根據大眾關注的環保問題,設計了10套策劃方案,本文將從大學生視角出發,對項目的研發和設計進行探討。
首先,大學生是環保傳播受眾人群,通過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法律和思想道德教育等[4],使得大學生具備一定的環保素養,了解了自身生態環境方面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其次,大學生是環保傳播者,將所學的知識傳播給周圍環境的人群,再次,大學生也是環保傳播媒介,大學生可以將國家的環保政策、法規等加以趣味設計,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傳播開來。
大學生通過參加大學生環保社團、志愿者服務活動、環保公益活動等來踐行環保理念,影響和帶動更多的同學、社會公眾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事業中,也可以從自身做起,從節電、節氣、回收利用資源等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做起,從校內擴展到校外,從城市延伸到農村,以星星之火來點亮環保事業的大火炬[5]。
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具備較高的文化基礎、活躍的創新思維、龐大的人數基礎、課余時間較為充足的優勢,而且很多大學生懂互聯網、多才多藝、精力充沛、學習能力和執行力強等[5],這些特點使他們在進行環境保護科普中具有巨大潛力,能夠以更富有吸引力的形式進行環保的解讀與宣傳工作,能夠在信息化時代進行環保知識再創作,將網絡平臺、APP等資源和環保知識相結合來開展環保知識的解讀宣傳工作,同時,環境保護知識的解讀工作具有跨學科、系統性、綜合性的特點,因此需要各領域的人才,高等教育學校在培養環境工程等專門人才和職業人員的同時,也有理學、工學、計算計科學、醫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設計學、法學等專業人才的產生,為環保知識解讀工作提供大量的人才資源,同時大學生環保社團等也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著團隊力量。
由于在校大學生可以利用高等教育學校的軟硬件資源,相比其他環保NGO,具有更便利的資源優勢,其中圖書館、專業的師資力量、其他學科教育等資源都可以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幫助,利用高等教育學校這個平臺將碎片化、零散化的環保知識加以趣味設計,使公眾更加容易接受環保理念,從而使高校資源更好的服務于我國的環保事業。
我國把美麗中國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在2018年更是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大學生最重要的使命和作用就是在對新政策或者環保相關的法律條文的認真研讀消化后,向公眾趣味解讀國家的環保新理念新法規,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達給社會公眾,帶動全民投身美麗中國的建設事業中。
環保科普對大學生自身的知識要求較高,需要通過大量調研了解社會現實情況,再去開展工作,大學生要進行創意創新、方法創新、技術創新等來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符合中國實際的、與經濟發展政策相適應的趣味解讀方案。
趣味化設計注重對人的心理因素的影響,將環保知識進行趣味設計,帶給人們一種情感上的沖擊,趣味化設計通常有幽默、新奇、意境這幾個主要特征[6],可以在傳遞信息同時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吸引公眾關注生態文明,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工作中。
目前公眾大多都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但受制于環保知識欠缺,所以工作、生活中無法把環保理念轉化為環保行動,所以大學生拓寬眼界思路和發揮媒介作用,真正把環保理念、環保聲音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百姓的日常生活。
大學生思維活躍、思路開闊,有許多好想法、好創意,要將這些特點運用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去。
環保知識的趣味解讀設計:
眾所周知,廢塑料污染這種“白色污染”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針對這一環境問題,我們設計了這樣的解讀方法,:①將塑料制品設計成一個動漫趣味人物——“塑雷雷”,將“塑雷雷”的一生通過動畫視頻形象表現出來,比直接講述塑料的生產過程、消費過程以及污染環境的過程會更吸引大眾關注,也可以將“塑雷雷”作為一個趣味故事的主人公,講述他的人生遭遇及他對環境的傷害,或者將“塑雷雷”的編寫在一篇作文里,運用寫作技巧,比如采用第一人稱敘述法——“塑料的自述”,也可以將“塑雷雷”制作成漫畫人物,通過漫畫形式呈現塑料的生產和去處,惟妙惟肖的表現塑料污染環境的本領;②從源頭解決“白色污染”的目的出發,通過設計環保趣味購物袋的創新方式,更加直觀的解讀和應對白色污染,既環保又精美便利的趣味購物袋的出現,可以引導公眾養成隨身攜帶的良好習慣,“白色污染”。同時大學生可以通過志愿者活動或者環保公益活動開展環保實踐。
美麗中國建設需要全體國民的共同努力,尤其大學生作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青年一代,他們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力量,也是未來生態文明發展的決策者和執行者,他們環境保護意識的高低,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長久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
環保實踐活動對提升大學生環境素養具有重要推動作用,還可以開發出學生自學能力、設計能力和組織能力,對于大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也有較大幫助,讓學生實踐中感知生態文明,提升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
加大對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培育,組織大學生參與環保實踐,大學生只有從自身出發,以保護環境為榮,增強主人翁意識,將環境保護的自律及他律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環保素質[7],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將自己所學運用到環保實踐,彰顯環保情懷,推動我國環保事業健康發展。
大學生在環保事業發展中具有巨大的潛力,同時大學生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需要政府、社會各界以及高校給大學生人才更多的支持,鼓勵大學生投身美麗中國的建設當中去,同時環境保護是一項長遠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的相互聯合,大學生通過趣味方式宣傳生態文明,以點帶面,促進整個社會關注環保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