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波
(江蘇方洋集團有限公司 江蘇省連云港市 222000)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對綠色建筑的重視程度也隨著提高,而且節能環保的綠色建筑已經成為建筑行業爭相追逐的建設熱點,已經成為一種發展的趨勢。因此,在這種背景環境下,大力推行綠色建筑不僅符合建筑行業的發展熱點,也能夠改善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還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要想做好綠色建筑工程建設,就要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破解傳統綠色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沉疴,通過系統化、規范化的管理手段,讓綠色建筑工程建設更加有順利,打造出高質量、低碳化的綠色建筑。
傳統的城市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由于缺乏足夠的環保意識,在規劃建設的階段采取的基本上是粗暴式的施工方式,不僅造成了對建設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這也是當前我們城市環境惡化的原因之一。在新時代的背景,隨著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的人口與日俱增,在進行建筑設計施工時,不僅要滿足對于人口的承載需求,還要更多的秉持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的建設理念,兼顧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避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加大對于綠色建筑工程的建設力度,最大程度地使用新型環保技術和材料進行施工,減少對環境污染的同時還能為施工企業降低建設成本,更新變革傳統的建筑建設的模式,更多的將人與自然考慮在內,在滿足社會生產與人們生活需求的同時,推動整個建筑行業乃至整個社會朝著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綠色建筑是隨著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產生的新興產物,現階段,我國關于綠色建筑設計建設的法規政策還比較滯后,只是對一些宏觀的發展方向做了指導,缺乏相應的具體的設計標準規范,在操作的過程中就容易產生偏差,并且,現有的法規政策大多是一種呼吁倡導,缺乏強制性的硬性指標,導致在實際的施工階段,相應的綠色環保的理念得不到落實。在施工技術方面,我國的法規政策中的內容過多的強調進行節能設計,所涉及的范圍比較窄,對施工監理等缺乏明確的要求。此外,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并沒有將法規政策中的節能設計落地,相關的節能設計指標不符合規范要求,而有關部門對于這種情況由于缺少法規政策的規定而無法給這些不按要求進行節能設計的企業進行相應的懲處措施,這些都導致了政策法規得不到嚴格的落實,綠色建筑設計成為了一個口號,形式化的現象嚴重。在具體的建設施工方面,對綠色建筑的建設標準沒有被提高,還與普通的建筑建設的程序相一致,并沒有真正地做到綠色建筑的施工建設標準,相關政策法規對施工階段的具體流程、標準沒有相應的規范,導致綠色建筑在施工階段與普通建筑沒有區別,這并不符合綠色建筑設計建設的理念。
政府和施工單位由于站在的立場不同,所以對綠色建筑的認識也是不一樣的。政府進行工作的目的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所以會要求施工企業主要以安全環保為主,希望施工單位能夠為人們建設一個安全、環保和舒適的工作居住環境。而企業是具有逐利傾向的,對施工單位來說利益最大化是他們堅持不懈所追求的目標。因此,施工單位為了能夠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就會選擇比較便宜的建筑材料來節約成本,而相應的對環保、對質量的重視程度就會相對較低,認識不到綠色建筑的價值或是只為了節約成本而不想采用環保的施工材料。因此,在對綠色工程的建設認識上,政府和施工單位的觀點會有所不同。此外,一些政府部門對施工企業的監管不力,工作人員也缺乏關于綠色建筑相應的專業知識,這些因素都導致了很多施工單位不夠重視環保材料,進而造成了對綠色工程建筑的淡薄理念認識。
綠色建筑的評估體系是否健全,關系到綠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是否科學,關系到綠色節能建筑是否可以取得發展。整個綠色建筑工程項目需要一套完善、系統、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僅針對于某一部分的是不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的,因此,評估系統對建筑工程來說非常重要。現階段,我國在建筑工程的實際建設中,建筑工程的評估系統非常單一,過于簡單化,缺乏整體性、系統性,對普通的建筑還可以勉強進行評估,而對于綠色建筑則不能起到效果。缺少完善的建筑工程評估體系,不利于綠色建筑工程的管理,更不利于我國整體的綠色建筑工程的發展。
針對于我國現階段綠色建筑相關法律體系確實的情況,亟需對其進行完善。首先,要規范整個建筑市場的行為。在綠色建筑項目管理中將相關的市場準入、運營與管理等各方面內容融入其中。而且要進一步明確綠色建筑節能設計的標準,將設計的指標進行量化,對于節能指標合格的建筑,可以授予相應的綠色建筑的標識。此外,政策法規中還要提高對于一些不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于與建筑綠色技術標準、能耗標準、質量標準等不一致的施工單位應給予相應的處罰,倒逼施工企業能夠將各項標準落實到位。
要想提高施工單位對于綠色建筑的認識,就要有專業的施工管理人才。一方面,可以拓寬招聘的渠道,從社會和高等院校中招聘具有相關技術或專業特長的人才,并對其進行科學、嚴格的培訓,相關的考核工作也不能落下,最終確定能夠進行綠色建筑工程管理的人才。另一方面,對已經入職的管理技術人員還要氫氣組織去先進企業進修,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管理經驗,從而更好地為本企業綠色建筑工程服務。施工單位還應該積極地引進國外的先進管理技術和國外人才,能夠充分地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從而保證綠色建筑工程建設可以科學、規范地推進。
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首先要對施工單位的建設資質進行審查,確定其是否具備相應的條件來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提高施工單位的準入門檻,對相關標準條件嚴格要求。其次,要建立一套貫穿整個設計建設過程的評價體系,采取強制性的評價標準,統一評價,綠色建筑從設計到施工都要有完整的規范制度,從而保證綠色建筑的設計施工能夠更加規范。
科學有效的監督監管對綠色建筑工程的管理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的一些行為和建設的指標與規范要求的不符合,就要及時干預,及時發現問題,加大在施工過程中的監管力度,避免后續出現更大的事故。可以調集具有綠色建筑工程建設技術的人員成立監管小組,實時監管施工的各個階段,確保工程的安全符合要求。要強化對施工材料的質量檢查,一方面施工單位要自行進行檢查工作;另一方面,還要有專門的外部人員依據統一的工程質量規范對其進行檢查,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可以及時解決。
綠色建筑是當下建設的熱點,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推進,綠色建筑的應用程度也越來越廣,加強對于綠色建筑的管理能夠最大程度地確保工程設計施工的規范性,從而打造質量過硬的綠色建筑。隨著人們對于環保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相應的建設技術不斷的創新研發,通過對每個環節的嚴格管理,能夠讓綠色建筑日益完善,推動建筑行業的進步,實現建筑行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