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翔
(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省貴陽市 550001)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各方面建設取得日新月異之成果,同時各種消防意外事故也頻發,如:眾所周知的8.12天津港大爆炸,這是一起發生在天津市濱海新區的重大消防安全事故。
爆炸事故的主要經過如下:瑞海公司位于天津市的濱海新區天津港,2015年8月12日的傍晚23時左右,該公司的危險品倉庫發生了爆炸火災事故,事故直接導致165人遇難、8人失蹤、789人受傷、12428輛商品汽車、304幢建筑物、7533個集裝箱受到破壞。其中,遇難者包含該企業以及周邊企業的員工和居民55人、75位天津港消防人員、24名參與援救的現役公安消防人員以及11名公安民警;失蹤的8人包含企業員工及家屬3人、消防人員5人;傷員包含58位重傷人員和740位輕傷人員。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消防人員素質和消防設施的不斷完善提升十分關鍵。因此,應借助國家先進的消防管理體系,依據其優勢、特色,總結國外消防管理優秀措施,促進我國現代化消防系統的構建,提升消防應急管理能力。做好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工作,保障消防設施以及系統的正常運行,以更科學、更嚴謹、更規范的技術和管理,對生命負責、對人民財產負責、對社會穩定和社會主義建設持續助力。
消防維保以消防系統的正常運行作為基礎,結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消防控制室通用技術要求》、《建筑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程》等文件,依據管理設備情況和要求,實現消防維保工作的標準化、先進化、系統化,促進消防維保系統的有效運行,并圍繞“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宗旨完成消防設施的養護。
我國的消防理念以及經驗,和國外相比還處于萌芽階段,需要把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理念更加的深入人心,需要國家從上而下重視消防,做到人人懂消防,人人會用消防,消防還有極大的人群及范圍需要普及。我國因此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對消防進行普及,如:自2015年開通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經過5年的發展,出現了一批為消防事業努力奮斗的消防人。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還有許多未知的問題需要解決,緊跟國家消防政策腳步,是挑戰也更是機遇,介于目前我國消防政策目前處于萌芽階段,消防維保工作潛力將會巨大。
目前來說,消防維保的規模,普遍還是很小,大部分公司只有一二十個人,行業小,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雖說人人都知道安全第一,而實際中,我們還是一個講求經濟大于安全的時代,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意識不足,消防主管單位監管不嚴,大家都是跟著國家的指揮棒在辦事,除了央企等國有大中型企業對消防問題執行得比較到位,如果國家不制定強制的消防設施維保政策,基本是沒有一個社會單位會花這么一筆開支主動去執行,能省則省。因此,目前看消費需求不大,自然消防維保單位目前的規模都不會大。要改變這個現狀,需要國家制定強制政策,從思想上增強各社會單位消防安全理念和意識,以促進消防維護保養的發展。
消防維保這一行業的誕生意義是好的,即能夠確保單位在沒有消防專業人才時對消防設施能夠正常運轉,但從眼前來說,消防維保行業面對著維保公司相互之間惡意壓價,社會單位消防安全意識不足,消防主管單位監管不嚴,所以說基本上維保屬于不掙錢的行業,但也不能說以后沒有機會,隨著市場的穩定、監管的常態化以及公眾對消防安全的認識越來越高,相信消防維保將成新的熱門行業。現在比較亂,競爭過于激烈,有的企業不計成本投標(借的資質,所以掙一個是一個,又不用承擔風險)。所以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兩點:
這主要體現在:
法律政策以及法律措施不完善說明當前我國法律缺少明確的維護標準和強制措施,若單純依靠消防機構、安全部門完成監管,會對消防管理工作、設備維護等各種帶來消極影響。而今年的消防政策更是改得大刀闊斧,原本維保機構要求6個消防工程師,現在只要求2個,這無意識中似乎給大眾傳達了一個不良信息,消防不重要。
由于消防發展緩慢,導致維保相關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低下,管理人因為國家政策的監督不到位,對于消防設施隱患并未切實整改或是落實到無障礙程度,多種問題的積累最終會對消防維保系統的構建和運行帶來惡劣的影響,倘若發生突發性火災,消防系統將無法及時發揮自身價值,不能對火災實現精準防控,讓人追悔莫及,可是大家真正高明的醫生是治未病,而不是治已病。因此防范于未然才是我們第一時間應該做的。
習總書記曾經強調,我們應采集、整合、優化各種應急消防科技資源、升級技術支撐,實現科技的自主研發,依托科學技術實現消防維保應急工作的集成化、智能化、現代化。因此,有必要配備消防相關設備,致力于消防關鍵技術的開發工作;順應現代化信息技術發展趨勢,提升消防管理部門的執法監管力度、預警監測水平、指揮決策輔助能力,優化社會動員和救援實戰的水平。各地區政府以及黨委需要肩負起自身使命,明確其政治責任,貫徹落實消防維保責任制度。
根據職責分工承擔各自責任,銜接好“防”和“消”的責任鏈條。而對消防設施的正常維護保養,是對應急管理人員的一個安全保障,對人民財產和生命安全的一個有力武器,因此,在國家未來政策的重視下,消防維保還是有具備巨大的發展機遇和發展前景的。
我國消防技術服務行業起步晚,隨著法律法規的逐步完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得到不斷發展。實踐表明,消防設施維保在多領域參與了社會消防相關管理工作。例如,為消防監督部門基于理論和技術支撐,并為社會相關機構提供技術服務,進而提升全社會消防安全管理以及火災防控水平,實現國家消防維保工作的社會化、現代化,使其逐漸融入國家消防公共安全服務體系。
通過對我國消防安裝和維保行業發展回顧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2020年)的調研顯示,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全國各地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高層公共建筑、高層住宅數量不斷增加,建筑物現代化消防設施十分完善,均依據消防規范完成設計和安裝,突出建筑中消防設施和相關聯動控制設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對于消防管理工作意義重大。因此,消防維保設施開始正式進入社會大眾的視線,這些機構人員主要負責對建筑物中現代化消防設備和設施進行科學的維修與養護,能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突出消防維保工作的重要地位。
“智慧消防”依托移動互聯網+、VR、AI、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將火警智能研判、大數據云計算等應用作為載體,突出城市消防管理的智能化優勢,提高信息傳遞的效率、保障消防設施的完好率、改善執法及管理效果、增強救援能力、降低火災發生及損失。相比傳統消防,智慧消防是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讓消防變得自動化、智能化、系統化、精細化,其“智慧”之處主要體現在智慧防控、智慧管理、智慧作戰、智慧指揮等四個方面。
傳統消防,消防設施的管理依賴于人工,常見的形式就是由相關人員對設備進行檢查,然后登記相關情況。現實情況中,由于人的惰性,以及沒有很好的監督機制,消防設施設備的相關信息是不精準的,一旦發生火災,當前的資料情況或不但不能提供幫助,甚至會誤導現場作戰。而智慧消防,利用物聯網、紅外線感知等技術,能很好地記錄當前消防設備的位置、狀態,如有損壞系統及時報修,能更好的保障消防設施的完好,提供精準的設備信息。
利用好智慧消防的科學高效的管理化,充分發揮消防技術人員的服務性,有效的提高消防設施的對發生火災的工作效率是很有必要的。智慧消防發現問題早,及時提供給維保人員,維保人員及時到達現場處理故障,如遇火災,平時消防設施的維護都在可控范圍內,消防設施能在第一時間起到初期火災的報警與補救。這樣給消防救援人員爭取了黃金救援和補救時間。能很大程度的減少火災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