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玉
(沈陽建筑大學管理學院 遼寧省沈陽市 110168)
從裝配式建筑的世界范圍發展來看,成本低是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優勢,現階段世界范圍內的國家選擇應用裝配式建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裝配式建筑的成本費用要比一般混凝土建筑工程低廉。但是從我國國內裝配式建筑的使用情況來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卻高于現澆建筑,有的地區甚至高出30%以上。大多數開發商出于短期的成本考量,并不愿意積極主動地選擇裝配式。在這樣情況下唯有采取措施降低裝配式建筑成本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為此,文章結合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際情況就如何降低裝配式建筑的建設成本進行探究。
裝配式建筑是由預制混凝土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裝配而成的混凝土結構,包括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全裝配混凝土結構等。裝配式建筑通過預制構件來進行整個工程的后期建設,和一般傳統建筑模式相比,裝配式建筑的應用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建造速度非常快,耗時短,并且受氣候天氣等條件制約小,另一方面可以節約勞動力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建筑的質量。②裝配式建筑樓板主要是采用的是疊合樓板,在隔音效果的標準上,不僅與現澆樓板一致,而且平整度好、節約材料、方便施工。③裝配式建筑生產廠家大部分都采用疊合樓板,不僅具有良好的隔音等性能同時也可以節約勞動力。
①構造差異。裝配式建筑與傳統建筑在構造上的差異決定了其工程成本較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a.以往的剪力墻結構建筑隔墻采用的是空心磚。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隔墻板。b.剪力墻結構建筑采用現澆結構。裝配式建筑工程采用PC結構疊合板。②材料差異。a.裝配式建筑的材料品級較高。在裝配式建筑中會應用隔墻板來代替磚墻,材料品級較高無形中加大了整個工程的成本消耗。b.材料用量較多。裝配式建筑施工會應用到厚度在6cm左右的疊合板,加上7~8cm的現澆板,最終施工完成的建筑要比普通樓蓋平均厚至少2cm,成本差每平方達到了16元,總體下來整個工程的成本消耗比較多。③施工工藝不成熟。經過對施工現場的調查研究發現,裝配式建筑的預制構件吊裝和現澆筑構件存在交叉施工的現象,不僅消耗量較多的施工工期,而且也加大了施工成本消耗。
在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科學計算PC構件模數,結合工程建設實際情況靈活的使用疊合板、二次鋼筋,打造完整的施工管理規程,并降低整個建筑工程設計變更的成本限額,從而滿足裝配式建筑企業的成本要求。在實施裝配式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合同協議和條款要求來執行設計變更,提升預制構件生產工藝性能和勞動生產率。為了提升生產精度,還需要加強PC構件新材料的研究。整個工程的設計人員和財務管理人員要結合工程發展實際情況來控制整個工程的資金消耗,在深入分析工程成本要求的基礎上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工程設計方案,在確保整個裝配式建筑工程順利施工的同時節省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消耗。
裝配式建筑應一般采用工程總承包方式,整個工程的招標委托范圍涵蓋招標設計、招標采購、施工和調試,在開展以上工作的時候需要施工人員嚴格遵循統一規劃、統一指揮和統一管理的原則進行。
在裝配式建筑總承包招標目標、需求明確的情況下招標人員需要給出工程的具體概念方案和施工標準,并結合工程發展實際情況編訂估算工程量清單報價,采取總價包干的計價模式進行管理,但是在總體計價中不考慮地下工程的發展情況。如果整個工程需要調節材料費用則是需要優先調整固定差價和人工造價費用。
裝配式建筑工程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體系,在施工過程中深受外界環境因素和內部人員因素的影響,為了更好地施工需要各部門密切配合、協調。將BIM技術應用到裝配式建筑結構設計中實現對建筑施工平面設計信息的匯總分析,將分析數據進行三維建模,模擬建筑受力情況,從而在遇到施工設定不合理問題的時候及時采取措施整改施工方案。①方案設計階段。考慮到立面底部基座及女兒墻屋頂構架的造型復雜,復制率低。1層及女兒墻以上部分不考慮PC預制構件。預制構件的優先順序為:預制樓梯、預制陽臺板、預制空調板、預制外墻(含預制凸窗)、預制疊合樓板、預制非承重內隔墻等。并在方案制定的時候盡量統一構件的開洞尺寸和大小。②總體設計階段。對于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需要嚴格把控剪力墻承擔地震傾覆力矩能力,將地震傾覆力矩設定為小于結構底部總體傾覆力矩的50%。在各種設計狀況下,裝配整體式結構可采用與現澆混凝土結構相同的方法進行結構分析。節點區域的鋼筋構造和現澆結構相同。
在裝配式建筑項目施工過程中,需要結合裝配式建筑的施工特點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施工順序,根據施工特點來選擇適合的施工機械設備。從整個裝配式建筑施工實際情況來看,PC零構件安裝速度對整個工程的施工效果和施工成本消耗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為此,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來安排起重機的擺放位置和頻率位置,目的是在施工的過程中降低整個工程零部件的庫存和二次處理災害的發生。另外,在裝配式工程施工現場還需要加大對各個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程度,比如在施工規劃階段可以應用BIM技術進行清查,利用現場管理和施工過程中的仿真模擬,識別并解決可能遇到的任何問題,從而實現對施工流程的優化處理。還要注重將EPC模式應用到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全過程中,實現工廠制造和現場組裝操作的交錯施工,公開每一項施工材料、施工零部件和施工成本的消耗,合理規范整個工程的施工范圍,從而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費用。
考慮到裝配式建筑結構自身局限,在結構計算的過程中需要額外多考慮一些人為因素,比如預制構件的質量。裝配式結構中涉及到較多的構配件,比如牛腿柱、板等,構件之間的連接比較復雜,在吊裝和拼接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錯位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裝配式建筑結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設計人員利用所獲得的施工現場信息和BIM技術來進行三維建模,之后借助可視化技術來以形象的方式呈現模型,模擬施工現場的真實拼接情況,實現精準計算。科學合理控制裝配式建筑成本。
為了解決人們的生活安家問題,國家加大力度完善建筑市場經營管理體系,裝配式建筑得到了人們的關注。本文從多個方面論述了裝配式建筑成本優化的策略,旨在能夠更好的促進裝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