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履生
博物館的社會意義是它的核心價值,且越來越受重視,這是博物館越來越普遍、越來越重要的根本原因。博物館為人類社會珍藏歷史文物和資料,這是它的基本功能。有綜合博物館,也有專業博物館。與人類健康以及疾病相關的博物館是非常重要的一類專業博物館。眾多的醫學方面的博物館記錄了人類發展史上與生命、健康、疾病、醫療等關聯的重要內容,保存了許多相關物證,包括醫療器械、人體器官和病菌樣本等相關資料。此類博物館向民眾普及健康知識,并為醫學教育提供幫助。
人類歷史上不止一次遭遇重大的瘟疫事件,17世紀的英國黑死病瘟疫事件平息約300年后,當地人用博物館的方式把它記錄下來,這就是英國曼徹斯特的亞姆村瘟疫博物館。人們以此緬懷前人,警示后人。這不是一座普通的博物館,它不僅展示那段歷史,更弘揚人性的善良。許多感人的細節成為展覽重要內容。
除了亞姆村瘟疫博物館,世界上還有很多博物館展示與人類健康和疾病有關的展品。如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郊有一座隸屬于伊萬諾夫斯基病毒學研究所的病毒博物館,展示包括肝炎、腦炎、瘧疾、流感、狂犬病、天花等病原體樣本。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有一座澳大利亞人類疾病博物館,展示2000種人類疾病。日本的目黑寄生蟲學博物館展出成千上萬種寄生蟲標本。在一些綜合性博物館中,也有關于人類健康和疾病的專門收藏和展示。
遺憾的是,中國到現在還沒有一座國家級醫學博物館。2003年的SARS,今年的新冠肺炎,影響波及全國乃至全世界。中國人民在戰“疫”中的種種努力,可歌可泣,其間也有很多的歷史見證物。為紀念這樣的健康大事件,悼念逝者,教育后人做好防疫工作,是不是也有必要建立一座相關的“防疫博物館”?這也是歷史的紀念碑。▲
(作者為國家博物館前副館長)
環球時報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