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城市建設標準越來越高,不但要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求,更要在宜居環境上不斷創新,全面建設生態城市,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生態城市建設規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涉及內容廣泛,全面做好生態規劃,才能更好地確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文章就生態城市進行分析,全面提出規劃設計思路與方法,以此促進我國可持續建設發展。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生態;城市規劃
中圖分類號:TU984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01-0104-02
Abstract: The standard of urban construction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not only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work and life, but also to make continuous innovation in the livable environment, build an eco-ci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provid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Eco-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contents. Only by making good ecological planning in an all-round way can we better ensur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c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in an all-round way,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Keywords: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ecology; urban planning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存的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是人們生活的區域,只有全面建設出生態城市,才能滿足人們日常需求,更好地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城市規劃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隨著人們環保理念的成熟,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城市建設也向著生態城市建設目標前進。生態城市建設必須要結合城市實際,把握設計思路,全面做好城市生態規劃。
1 生態型城市規劃概念
城市建設需要遵循人與自然融合的原則,人們生活在生態城市中,會更加健康,心情愉悅,生態城市建設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生態城市規劃建設要全面保證整體、合理和科學,只有全面考慮到各種影響因素,形成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環境保護一體化發展,才能推動城市健康發展,使城市發展進入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更好地使人類生活融入自然環境中,保證和諧相處共生。
2 生態城市設計和規劃要求
2.1 對影響城市的所有因素進行匯總和分析
城市建設需要長久的規劃,使城市進入科學的發展目標,隨著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的功能也越來越多,滿足著人們的不同需求。城市規劃必須要保證科學合理,這樣,才能實現良好的發展目標。生態城市建設成為人們的共識,在城市建設規劃工作中,想要保證較高的設計水平,就必須把生態建設放在首位,這是影響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沒有好的生態,城市就會陷入發展的被動。城市設計階段非常重要,需要全面考慮到所有可能的因素,對內部外部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研究,通過綜合性匯總與分析,科學設計,避開各種影響因素,變不利為有利,將城市所在地的特征與建筑本身融合到一起,形成整體的城市設計效果,體現城市風情,展現城市形象。
2.2 重視城市的節能環保工作
城市是人們生活的地方,要想全面保證生態建設,則需要充分重視節能工作。當前,一些城市發展,并不重視節能環保等工作,導致城市建設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說,進行生態城市規劃時,一定要把這部分影響因素考慮進去,全面做好節能是城市規劃的、生態建設重要指標,只有全面保證節能環保,才能形成持續發展的目標,推動城市節能環保建設更是今后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要全面倡導生態新理念,使城市居民能夠提升節能環保意識,特別是在生活中,節約用水、降低污染物排放,保證城市環境潔凈,通過全民生態理念的推廣與深入,全面重視節能工作,從而規劃出居民滿意的生態城市環境。
3 生態城市規劃內涵
3.1 生態城市規劃指標體系
城市必須要保證使用功能,這樣才能留住人、吸引人,城市建設規劃有一定的生態建設相關指標,由相關的結構體系內容看,經濟效益是城市的根本,在進行規劃時,需要全面側重考慮經濟要素,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有效實現城市生態建設目標。城市設計標準涵蓋內容廣泛,城市居民消費能力、人均收入、城市產業狀況等,均是圍繞經濟建設目標實現的。經濟發展必須要維護好生態環境,這是一個城市建設必須要全力解決好的重要問題。要全面打通各個環節,對城市內部各產業進行有效的布局,通過重新規劃設計,進一步優化朝陽產業,減少能耗大的產業,合理調整好產業的占比結構,在推動城市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全面顧及到生態因素,有力的保證產業本身經濟效益,進一步完善生態建設體系結構。
3.2 生態城市規劃主要內容
城市生態規劃涉及到的內容較廣泛,要全面考慮到各個部分的情況,在城市建設中科學合理的規劃是重點,只有把握好規劃的內容,才能在實際建設中有效推進,要科學的引導,有效設計,使社區功能更加完善,全面把握好建設的內容,使社區功能更加豐滿,這樣才能夠在城市規劃基礎上,保證生態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城市規劃要對人口情況進行把握,特別是對人口密度大的區域,要全面做好內容設計,借鑒成功經驗使城市規劃內容更加合理,符合當地的實際,城市周邊自然環境也非常重要,要全面考慮周圍自然生態,把自然生態與人類活動結合起來,要保證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建設好生態城市,使城市與自然合而為一。
4 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
4.1 因地制宜創建園林景觀
城市是人類活動生活的場所,人們除了一般的物質需求外,還要有較高的精神需求,那么,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時,就需要全面考慮到園林景觀的設計效果,通過園林景觀設計,把城市歷史、文化體現出來,使城市的特征更加突出,所以說,園林景觀是有效將城市定位和城市歷史文化結合的重要載體。園林景觀包括人文與自然兩種景觀體現,人文景觀主要是通過人類的塑造,建成人文景觀,包括雕塑及繪畫等藝術形式,通過人類的設計,能夠更好地體現城市特點和風情。自然生態景觀就是城市原有的風貌,不是人工設計建設的,比如植物、水及花草等等,通過有效的栽種,使城市更加美好漂亮,充分展現城市的活力,體現城市生態效果,形成可循環的生態凈化。
4.2 構建科學的生態城市空間結構
城市生態需要合理有效地構建,形成更加科學的生態城市布局空間,對于一個城市的發展來講,結構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結構設計需要全面結合好目前自然資源情況,同時,更要全面考慮到城市整體設計,使自然生態與人類活動規劃有機結合,這樣,才能構建具有特色的生態城市,使人們的交通出行、生活娛樂、購物休閑等結合到一起,實現多功能整體設計。結構設計時,要因地制宜進行生態優化配置,充分利用特色資源,形成新舊結合、遠近結合,對一些遷出的工廠、老城區改造,要保證原來歷史文化和生態,這樣,才能形成整體的城市結構,提高城市美感。
4.3 構建全面生態城市規劃網絡
城市建設會涉及到自然環境,一些城市建設過程,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影響了未來城市發展。就目前情況看,我國城市生態系統相對脆弱,要有長遠的思路,從大循環系統出發,全面做好綠化建設,實現生態環保目標,通過大環境的改良,使整體生態城市建設得到改觀。要有大的格局,建設大的網絡體系,生態城市規劃網絡構建要全面進行把握,形成整體的建設部署和規劃,以大格局建設可持續發展環境。
4.4 綠色城市交通規劃策略
城市交通是人們出行的基礎,就目前情況看,一些城市擁堵現象非常嚴重,隨著私家車數量增長,運輸物流業發展,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導致了現有的道路無法滿足發展需求,道路滿載或超載現象也更加嚴重,城市擁堵已經成為各個城市發展的瓶頸。車輛上路的增加,也增加了對環境的污染,廢氣排放量增長,導致城市空氣受到影響,霧霾天氣越來越多,影響人們的生活。全面強化綠色交通是當前重要的任務,城市規劃時,需要做好公共交通設計,全面鼓勵人們公共交通出行,減少尾氣排放,合理利用好城市的道路。提倡環保意識,有效鼓勵綠色交通出行,在有條件的城市,提供步行或自行車交通形式,改善當地的城市環境。
5 城市規劃設計中生態城市規劃應用
5.1 充分考慮當地的環境承受能力
要結合當地的實際,充分利用好自然景觀,不斷加強生態規劃設計能力,合理生態健康發展。要對不同的用地空間進行分析,有效引進不同的物種,使不同物種共同生存在一個空間,建設生態循環系統,要全面滿足自然條件要求,更好地推動生態建設發展。結合當地環境承受能力全面做好設計規劃,確保植物健康成長,結合環境實際承受能力,更好保護當地的生態,降低破壞。
5.2 充分考慮到城市多功能混合標準
城市綜合性強、結構復雜,要全面考慮到多功能型城市建設,要多角度分析,滿足生活需求的同時,保證城市生態建設,合理選擇設計方法,建設綜合體的城市。
6 結束語
城市發展關系到每一個人的利益,要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全面把握好生態設計要求,在有利推進經濟建設的基礎上,拿出合理的設計規劃,全面倡導生態循環新理念,調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把握好城市的重點,滿足生態發展需求,進一步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亞進.生態城市指標在規劃設計中的轉換與應用[D].南京:南京工業大學,2013.
[2]劉娟.淺談城市規劃設計中的生態城市規劃[J].建材與裝飾,2015(49):121-122.
[3]梁煒煒,熊耀平.淺談城市規劃中的生態設計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8):15.
[4]賀小飛.基于生態城市理念的城市新區規劃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