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有一對并肩而戰的師徒,在滬漢兩地分別堅守,沖在抗疫第一線——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科學科帶頭人周新教授作為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醫療組組長,帶領一百多位上海醫護工作者進駐武漢金銀潭醫院,救治危重病人;他的學生、呼吸科主任張旻則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堅守崗位。17年前,作為上海醫療隊的成員,張旻曾赴金山公共衛生中心參與過SARS救治任務,同一時刻,周新則作為抗擊非典專家組成員參與救治;17年后,師徒二人再次分赴兩地抗疫。
張旻:20多年前,我剛進醫院,周新老師擔任了我的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在他的培養下如今我也成為了博士生導師。他在日常工作中言傳身教,十分敬業,尤其是在危難時,總想沖在第一線。前些日子,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需要支援,我報了名,然后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周老師,他不同意,說“你孩子還小,我沒有負擔,我去吧?!?/p>
上海援鄂醫療隊的召集令也緊接而來。周新老師既是上海市的重要專家,還考慮到年紀關系,我們都覺得他留在上海更好。但周老師很堅決,一肩挑起醫療組組長的重任。
2011年張旻博士畢業時與周新合影。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重癥監護室主任、急診重癥醫學科李文放教授,除夕夜奔赴武漢,正戰斗在抗疫一線最危險的地方。2月3日,李文放教授和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隊員們以及軍隊其他抽組力量一起,承擔火神山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任務。
長征醫院李文放醫生在武漢工作。
而17年前,李文放教授的妻子張英作為長征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隨醫療隊出征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在那里工作了40多天。張英1992年入伍,2014 年退役,曾是長征醫院骨科護士長。17年,從小湯山到火神山,這對夫妻踐行著醫生的職責和軍人的使命。
張英:文放,到武漢已經快十天了,我們每天視頻通話聊得最多的就是你在武漢的工作情況。從一開始的千頭萬緒,到現在的有條不紊,我真的為你感到驕傲和自豪。
17年前我們在小湯山抗擊非典,每個隊員都牢記: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治病人,防護工作始終是重中之重。最后我們60多名隊員,經過40多天的努力,以實際行動實現了醫護人員零感染,最終取得了抗擊非典的勝利。如今,武漢疫情還在擴散,情況不容樂觀,但是我相信有正確的領導、有科學的防控、有精良的技術,你們必將不辱使命、消滅疫情。
你安心工作,不要擔心家里,父母還有兩個寶寶我都會照顧好。我們愛你!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仁濟醫院南院神經外MDT病房護士張煜,除夕夜到達武漢,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的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張煜是湖北人,在最特殊的時期、帶著特殊的感情回到自己的故鄉。
脫下防護服的仁濟醫院南院護士張煜。
張煜:到達武漢后,我們的戰場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重癥監護病房,每天的節奏很快,我和同伴們常規就是,防護服中衣服全部濕透,精疲力竭,然后全力睡覺,補充體力,再接著奮戰。昨晚回到宿舍已近凌晨,一覺醒來已是中午,搞不清楚今天是哪天,目前是幾點,只等著鬧鐘召喚我再次去戰斗。
難得白天休息,窗外天氣晴朗,眺望不遠處的金銀潭醫院周圍,高樓林立。
我是湖北人,從小在湖北長大。
每天照護患者的時候,我常常有一種深深的情結,我想和他們說說家鄉話,心里想著能夠護理好他們,就好像保障了我的至親們的生命安全。
看著這里的患者們也都在為了早日和親人相見而努力的時候,我有時鼻子會酸酸的。生命和健康是最寶貴的,如果能夠好起來,大家一定要珍惜每一天看似平淡的生活!
好了,鬧鐘提醒我了,我要繼續去上班了。相信一切都會盡快好起來,加油!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不僅僅是武漢,全國各地的醫療機構都進入了“非常狀態”,為了防止交叉感染的發生,設置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一線醫護人員紛紛放棄休假加班加點工作,非常辛苦。
這些天,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獲得了上海市民最暖心的“投喂”。
網紅漢堡、奶茶、各大品牌的咖啡、超大顆的車厘子,甚至還有大閘蟹,瑞金醫院被熱情的上海市民變成了美食聚集地。
實際上,從春節前開始,瑞金醫院、仁濟醫院、嘉定區中心醫院、第一人民醫院、中山醫院、龍華醫院等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們,都收獲了同樣熱情滿滿的“投喂”。
瑞金醫院發熱門診。
瑞金醫院的病房里,是另一幕暖心的場面。在瑞金醫院感染留觀病房度過了異常煎熬的3天后,1月24日,36歲的發熱患者李女士最終被告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出院時,李女士難掩感激之情,向瑞金感染科醫護人員深深地鞠了三個躬。3天時間,李女士與這群醫務人員朝夕相處,雖然看不清他們的臉,認不出他們是誰,但是在最為無助的時候,是他們給與了力量和勇氣,讓她終身銘記。
大年初一凌晨,瑞金醫院呼吸科的值班護士收到了匿名市民送的外賣,只在訂單上留言:“請給護士小姐姐,她們真的辛苦了,除夕快樂!”
值班護士: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滿了暖意,感謝不知名的好心人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和加油。面對病毒,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相信新的一年,一切都會更好。
90后的謝亞莉已經在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工作了8年,積累了豐富的呼吸道疾病的診治經驗。這次前往武漢支援的消息,她并未告訴安徽老家的父母,怕遠在異地的父母為自己擔心。但是因為新聞報道和朋友圈的轉發還是被父母知道了。
“媽媽為此還落了淚。為安撫他們的情緒,我抽空和他們視頻了一會兒,減少了父母的擔憂,他們再三囑咐我注意身體,對我的工作表示支持。經過一天的培訓與休整,我原本緊張的心情也漸漸平復,等著隨時進病房,投入戰斗狀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打響,我將在抗疫一線做出自己微薄的貢獻。”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護士謝亞莉。
謝亞莉:爸爸媽媽,我的選擇,就是我喜歡的生活——這是我跟你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自從我有自主選擇權以來,我為自己做出了人生中所有重要的決定,都是事后才告訴你們,包括這一次支援武漢。
爸媽,女兒想對你們說,我不是“倔”,只是作為你們的女兒,想要一分一分地減少你們的擔心和掛念。替你們分擔我們整個家的責任。爸媽,請寬心!請你們相信:因為優秀,敢于選擇。支援武漢是女兒人生中意義重大的決定,同樣意義非凡!我一定平安歸來,等我!
1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收到一封特殊的“請戰書”,學院高級實驗師邱紅玲志愿申請加入鐘南山醫學基金會在湖北黃岡進行的新型冠狀病毒快速篩查工作。
邱紅玲的家鄉是湖北黃岡,此次疫情程度僅次于武漢的地區。她寒假返回家鄉和家人團聚,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湖北乃至整個中國都進入了緊急狀態。
作為一個同時從事過呼吸道病毒研究及致病微生物檢測產品研發,并有曾在鐘南山院士實驗室工作過的科研人員,邱紅玲時刻關注疫情發展。她得知鐘南山醫學基金會成員攜帶相關檢測儀器、試劑及防護物品,將志愿協助黃岡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立臨時新冠核酸檢測點,但面對龐大的檢測樣品,檢測專業人員十分匱乏。
邱紅玲第一時間與相關團隊取得聯系表達了參與的意愿,一封言辭樸實但真摯感人的“請戰書”也發送到了公衛學院。當天下午5點邱紅玲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中,協同當地疾控中心建立新型冠狀病毒快速篩查體系,實現采樣體系規范化和檢測方法規范化,擴大篩查面,為疫情防控所需的“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提供支持。
邱紅玲:作為專業人員,我對病毒檢測流程及防護十分熟悉。面對疫情高發的緊急狀況,我應該義不容辭地站出來盡一份力,參與到抗擊疫情工作中去。
上海交大公共衛生學院高級實驗師邱紅玲。
吳怡穎是上海市中醫醫院護士,作為首批上海市援鄂醫療隊隊員已經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工作了十多天,第一天從夜班病房出來,手被凍得通紅。休息的時間,吳怡穎寫下了自己感悟,這個年輕的上海姑娘,用行動致敬自己的青春。
上海市中醫醫院護士吳怡穎。
今天是來武漢支援抗疫的第五天,晚上8:00到凌晨2:00的班,白天在酒店休息。武漢的溫差很大,昨晚八點去接班時穿多了,我們熱得都透不過氣,因為沒有靴套,病房里穿的是雨鞋,雨鞋鞋底很薄,六小時班上下來,腳底和小腿酸疼得厲害。
病人很配合護士工作,有些病人不能下床大小便,要我們幫忙墊便盆,擦屁股,他們會覺得不好意思,一直說:“麻煩你了?!毕掳嗷刭e館路上特別冷,手都凍僵了,回酒店洗洗弄弄將近四點了。
今天是來武漢支援抗疫的第六天,凌晨兩點到早上八點的班。白天,領隊老師召集開會說了一下現在的情況,物資緊缺。領隊和我們討論排班,大家都傾向于四小時一檔班,但是這樣物資消耗又高了。最后,大家都同意不能減少病房上班人員,因為病人病情真的都挺重的。病房里各種事都需要護士做,端屎端尿,喂飯喂藥。
領隊老師最后說,有意向入黨的可以去交入黨申請書。吃好飯回房間,我立馬把入黨申請書寫好了,等著明天下班送過去。
今天是來武漢支援抗疫的第七天,凌晨2點上班。病區沒有保潔人員,收垃圾的師傅早上五點左右來收垃圾,病人產生的垃圾都需要我們收拾,瑣碎的事情太多了。
我負責的病人,有三位是清醒的,有一位接受高流量吸氧支持治療,插尿管、嗜睡。清醒病人我要關注他們水杯里的水有沒有喝過,喝過了要記量,再加滿。尿壺里如果有尿要及時倒掉、記量。每小時要記錄一次心電監護數據,每四小時給患者量一次體溫,早上大概五點半左右抽血和做咽試紙、肛門試紙。為了防止被外界污染和感染外界,標本都要包兩層塑封袋,包一層用消毒噴霧噴一下。
病人抽好血就準備發藥喂飯了。嗜睡病人年紀大,情況不容樂觀,早上我喂了他一碗粥,一點雞蛋,雞蛋掰成一小塊一小塊喂到嘴里,吃兩口再喂點水,將近喂了一個半小時。
上海市同濟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護士長惠蔚,除夕夜隨第一批上海援鄂醫療隊抵達武漢。和眾多醫療隊員們一樣,惠蔚正在家吃著年夜飯,手機提示音響起,是醫院通知她和劉瑞麟副主任醫師立刻整理行李準備出發的消息。
當上海醫療隊抵達武漢后,盡管已經是深夜,當地醫護人員和市民還是熱誠地迎接這些千里馳援的上海醫護工作者。剛到賓館,惠蔚就看到了堆放在賓館大堂里的食品。包裝上的留言是:“你們是武漢人民的英雄,綿薄之力感謝你們的無私付出,請保護好自己。”
這是熱心市民提前送到賓館的慰問品,里面有面包、蛋糕、飲料……
上海市同濟醫院呼吸與重癥醫學科護士長惠蔚。
惠蔚:我們所到之處總能聽到“感謝”聲,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武漢人民深深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