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勤 張亞婷
[摘 ? ?要] 歷史虛無主義試圖通過碎片歷史、調侃歷史、假說歷史、重估歷史等手段來為歷史“正名”,實則是曲解和否定歷史,特別是歪曲和抹黑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這嚴重傷害了國人的民族情感,誤導和迷惑了社會輿論和大眾,威脅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安全。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牢牢掌控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話語權,堅定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歷史虛無主義消解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關鍵詞] 歷史;歷史虛無主義;亂象;消解
[中圖分類號] C912.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20)01-0012-06
近些年來,歷史虛無主義現象時有發生。雖未成大的氣候,但其危害不可小覷。歷史虛無主義試圖通過碎片歷史、調侃歷史、假說歷史、重估歷史等手段為歷史“正名”,實則是曲解和否定歷史,特別是歪曲和抹黑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是從根本上否定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揭露和批判歷史虛無主義謬誤和危害,消解歷史虛無主義亂象對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和堅持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重大意義。
一、歷史虛無主義的“虛無”亂象歷史虛無主義往往采取主觀主義、相對主義、解構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等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觀點,進行虛無主義的歷史敘事。其主要表現手法有“碎片—拼湊”式虛無、“娛樂—調侃”式虛無、“假說—否定”式虛無和“重估—反思”式虛無等形態。
歷史虛無主義第一種手法:“碎片—拼湊”式虛無。這種虛無手法的前提是先根據歷史唯心主義的主觀意愿和特定目的,設定一個貌似正確的“標準”,再試圖掙脫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對發生于不同時空的歷史片段進行剪輯,按照自己預設的那個“標準”有意識地進行拼湊,使真實的史實不符合其事先設定的“標準”,進而達到歪曲、抹黑和否定歷史的目的。這種“碎片—拼湊”式虛無手法完全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方法,它不僅忽略了歷史發生的背景,更割裂了歷史發展的連續性。其惑人之處在于,它從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有選擇性地取一勺,再對這一勺細細觀望,反復過濾,直至達到與其預設好的“標準”相背而需要加以否定的程度,企圖強加于人并使人們信以為真。例如,歷史虛無主義以不利于推動國家和社會現代化為“標準”,否定、質疑近代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意義,就是這種“碎片—拼湊”式虛無手法所表現的一種歷史荒謬形式。
歷史虛無主義第二種手法:“娛樂—調侃”式虛無。這種虛無手法主要表現在通過玩笑似的、媚俗化的言語戲說歷史、調侃歷史,對于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插科打諢,對歷史任意進行裝扮。這一亂象曾在影視劇制作和網絡空間極其泛濫。過去一些年,影視劇領域興起了一股對“紅色經典”的改編熱潮,片面追求收視率,極盡媚俗之能事,不尊重客觀史實,把歷史史實、英雄人物當作“賣點”進行各種無厘頭、低俗的惡作劇式炒作,完全是“怎樣搞笑怎樣來”“怎么新奇怎么來”,導致出現了一批“雷劇”“神劇”。還有在迅速興起的網絡直播中,曾有些人將無聊的獵奇當作個性,出現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怪異現象,如虎牙女主播篡改國歌事件、“暴漫”篡改《囚歌》事件等等亂象,嚴重踐踏革命烈士人格尊嚴,惡意歪曲中國革命歷史,肆意傷害民族感情,影響十分惡劣。
歷史虛無主義第三種手法:“假說—否定”式虛無。“假說—否定”式虛無亂象主要是通過對已經失敗和定論(性)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主張或者未發生事情進行假設,并為其預先設定一個“完美”的結局,以此來否定既有的歷史框架和歷史本原。這種“假說—否定”式虛無故意忽視了一個完整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片面截取特定的歷史片段,自我(自由)想象出另一種發展態勢,以達到其所謂的歷史唯心主義“完美”結局。從邏輯上說,“假說—否定”式虛無以“如果”來取代、否定歷史事實,在玩偷換概念的把戲。例如,歷史虛無主義曾對西安事變進行假說,如果當時張學良、楊虎城不曾“兵諫”,服從蔣介石“剿共”指令,現在執政的則未必是中國共產黨;還有,如果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又如何發展云云。在歷史虛無主義的世界里全是“如果”,可惜歷史沒有“如果”。假說的歷史只能是歷史虛無主義的一場場“黃粱美夢”。
歷史虛無主義第四種手法:“重估—反思”式虛無。這種虛無亂象不能“實事求是”,而是根據自我意愿,片面強調“解放思想”,以“為歷史正名”“重估”和“反思”歷史的名義,干著捕風捉影、顛倒黑白、杜撰歷史和反叛歷史傳統的勾當。例如,歷史虛無主義不遺余力美化近代西方列強的侵略戰爭,甚至認為沒有這些侵略戰爭,中華民族還會停留在原始蒙昧的狀態。更有甚者,打著還原歷史、尊重歷史的幌子,片面強調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之英武,污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采用的不過是“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的策略等等。可見歷史虛無主義對中共黨史、中共革命史、中國人民抗戰史的惡意歪曲,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二、歷史虛無主義背后的意圖
歷史虛無主義諸多亂象背后,都有著明確的政治意圖,必須加以揭露和鞭撻,曝光其險惡用心。關鍵是要正本清源,弄清楚歷史虛無主義“虛”在何處,“無”在哪里,做到對癥下藥,標本兼治,將其徹底消解,達到教育民眾,端正視聽,肅清“流毒”,促進社會風清氣正的目的。
一是在社會歷史領域,歷史虛無主義大肆宣揚歷史唯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炮制出一整套所謂理論體系來否定唯物史觀的科學真理,大肆宣揚、鼓噪歷史唯心主義的歪理邪說。首先,唯物史觀強調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研究歷史問題必須要從社會存在出發。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所言“在自然界和歷史的每一科學領域中,都必須從既有的事實出發”[2] 440。歷史虛無主義卻以主觀意愿為前提研究歷史問題,顯然是“頭腳倒立”。其次,唯物史觀強調社會形態的更替是由社會的基本矛盾運動所決定的。但歷史虛無主義卻忽視甚至否定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規律,肆意假說歷史。再次,唯物史觀認為,在階級社會當社會的基本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的程度時,階級斗爭便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當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必然引起社會革命,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歷史虛無主義卻極力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作用,極力推崇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極力美化半殖民半封建地社會。最后,唯物史觀在誰是歷史的創造者問題上,堅持群眾史觀。而歷史虛無主義則堅持英雄史觀,根據其主觀意圖片面夸大或者貶低英雄的作用,妄圖篡改歷史的發展進程。
二是在意識形態領域,歷史虛無主義挑戰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早在新中國建立之初,毛澤東同志就鄭重宣告:“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歷史虛無主義不僅歪曲歷史,更刻意濁化意識形態領域的環境。在歷史觀問題上,歷史虛無主義否定唯物史觀,大肆宣揚歷史唯心主義。在價值觀問題上,歷史虛無主義削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威脅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安全。歷史虛無主義的政治傾向和政治訴求十分鮮明:在國家層面上,歷史虛無主義迎合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妄想通過“和平演變”以達到西化、分化社會主義制度的企圖;在社會層面上,歷史虛無主義抹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打擊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個人層面上,歷史虛無主義混淆模糊美丑、善惡、是非的概念邊界,削弱愛國情懷和民族大義,企圖從根本上動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立足和發展的思想、道德倫理基礎。
三是在文化領域,歷史虛無主義妄圖摧垮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歷史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符號。燦爛的中華文明亙古香醇,憑借其強大的感召力、滲透力、影響力為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貢獻。歷史虛無主義無視中華文化的歷史價值,無視承載中華民族共同民族精神和價值情感的中華文化本體,無視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重要貢獻的歷史事實,企圖通過侵蝕中華文化體系動搖瓦解國人的文化自信。歷史虛無主義將在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貢獻突出的英雄人物一一解構,肆意“山寨”。從古代、近代到現代,從屈原、岳飛到劉胡蘭、董存瑞、邱少云、雷鋒、孔繁森等,無一不成為歷史虛無主義惡意取樂的“對象”。其意圖是摧毀中華民族在長期艱苦奮斗中鑄就的民族精神,進而否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否定中國紅色革命歷史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人們喪失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動搖中國自信的根基,用心十分險惡。
四是在社會發展領域,歷史虛無主義妄圖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歷史虛無主義的背后潛藏著明確的政治訴求。龔自珍曾言“滅人之國者,必先去其史”。無論是否定歷史唯物史觀,還是挑戰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或是詆毀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歷史虛無主義種種行徑的最終意圖,就是要從根本上否定中國革命的必要性,抹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功績,否定黨的執政地位,否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康莊正道。應該指出,這些年來在中國出現的各種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其實稍加梳理就都能從西方敵對勢力那里找到源頭。西方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出現甚至偶爾甚囂塵上就是佐證之一。早些年前的蘇聯解體,就是首先從意識形態領域撕開口子,借助和平演變的軟武器否定蘇聯歷史,丑化蘇聯共產黨和蘇共歷史,麻痹和瓦解蘇聯人民的意志,扶持和壯大反對派。蘇聯的慘痛教訓永遠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三、歷史虛無主義的消解策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到新時代,中華民族已走上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面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暗流涌動,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讓其顯現原形并加以消解。
首先,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是消解歷史虛無主義的根本所在。從理論上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的“真經”、看家本領。在當前新時代,要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和強大動能,寓馬克思主義于中國發展的實踐中,按照走深、走心、走實的要求,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這樣才能悟好馬克思主義“真經”,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才能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還原被歷史虛無主義所編織的、披上層層虛謬面紗的歷史真相,暴露歷史虛無主義原形,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荒謬。從實踐方面看,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已經取得并將繼續取得令世人刮目的偉大成就,這使得歷史虛無主義不攻自破,也教育、鼓舞了中國人民。
其次,必須牢牢掌控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話語權。掌控好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和話語權是消解歷史虛無主義的重點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 213。掌控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話語權至關重要,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其一,始終不渝地堅持黨的領導。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一直是西方敵對勢力心頭上揮之不去的“眼中釘”“肉中刺”,千方百計予以攻擊和詆毀,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然而作為擁有9000萬黨員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已經成為全中國人民的堅強領導核心。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的一個鮮明特征便是中國共產黨始終真實、廣泛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前提,就是要牢牢堅持黨的領導。其二,一以貫之地依靠人民群眾。意識形態作為上層建筑的范疇,是物質利益關系在思想上、觀念上的表現。依靠人民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法寶,人民是新時代的主人,勞動群眾作為歷史的創造者和勞動果實的共享者,其訴求必然在意識形態上得到集中體現。因此,意識形態力量的發揮和影響關鍵在于能夠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其三,要牢牢掌控輿論主場,確保輿論導向。“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制造輿論”[4]。歷史虛無主義的目的昭然若揭,他們就是要制造負面輿論,惡意攻擊和詆毀黨的領導,影響和降低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企圖瓦解人民群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我們必須要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弘揚社會正能量。目前,網絡空間是意識形態建設工作的新戰場,要加強網絡空間的輿論引導,不讓歷史虛無主義有隙可乘,建設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最后,要明確并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各項工作安排得當,并且能夠落細、落深、落實,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5] 156。
第三,必須堅定文化自信。堅定文化自信是消解歷史虛無主義最強有力的思想和道德武器。文化強則國運興。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從根本上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充分認清中華文化的價值。一方面,自信源自歷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需要一代代傳承。要不斷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并將其創新融入新時代,從而汲取源源不斷的智慧和力量戰勝和消解歷史虛無主義。另一方面,自信源自奮斗。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經過無數次失敗和挫折,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拓了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中國人民從此富起來了;進入到新時代,中國在民族復興之路上越走越強。文明中國的優秀文化、近代中國偉大實踐所孕育的革命文化,尤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是引領中國人民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最有理由、最有底氣充滿自信”[6]。在新時代,我們更應把握時機,繼續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使歷史虛無主義的反動思潮在鐵的事實面前,在滾滾向前的歷史洪流面前徹底失聲、永遠失敗。
第四,必須建立健全法制體系。法律乃國之重器,是消解歷史虛無主義最強有力的手段。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7] 22。歷史虛無主義猖獗,“虛無”亂象叢生,從制度層面來說,還是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法紀不夠嚴明,懲治沒有到位。因此,消解歷史虛無主義的最有效手段還是法律這一抓手。一是要加強專項法規的制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使歷史虛無主義的種種“虛無”亂象得到即時、即地的懲戒,用法律手段保證歷史生態的純正。尤其要加強網絡空間的專項立法,明確網絡空間絕不是法外之地,必須運用法律手段加強網絡空間管理,制裁網絡空間的種種亂象。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的頒布與實施,以及“烈士紀念日”的設立等,都要使社會與公眾意識到戲謔歷史、褻瀆英烈的行徑不僅會受到道德譴責,更要接受法律制裁。二是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加強立法只是基礎,要做到真正管控歷史虛無主義種種亂象,還必須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不放過任何一個歪曲歷史、詆毀英雄的違法案件。必須確保司法機關秉公執法,切實提高執法能力,以儆效尤。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如“狼牙山五壯士案”“篡改《囚歌》案”的依法處置,對篡改國歌網紅主播的行政處理等,都是用執法利器整治歷史虛無主義亂象的良好例證。三是要建立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加大對歷史虛無主義的監督力度,暢通信息渠道,確保任何“虛無”歷史的違法行為都能得到及時的管控,接受相關的法律懲處,打擊肇事者的囂張氣焰。最后,要加強相關法律宣傳。通過宣傳教育,尤其是運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擴展宣傳渠道,增強宣傳實效,使社會和民眾樹立底線意識,增強自律自覺意識,及時、主動、自覺地與歷史虛無主義作斗爭。總而言之,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牢牢掌控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話語權,堅定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歷史虛無主義消解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來 交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答卷[N].人民日報,2013-06-27.
[2]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4] ?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0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5]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 ?凝心聚氣鑄國魂: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N].光明日報,2018-03-01.
[7]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責任編輯:鄒立鳴]
Abstract: Historical nihilism attempts to "rectify the name" of history by means of fragmented history, ridicule of history, hypothetical history, and re-evaluation of history, but it distorts and denies history actually, especially distorts and discredits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and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is seriously hurts the national sentiment of the Chinese people, misleads and confuses public opinion and the public, and threatens the security of mainstream Marxist ideology. We must adhere to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irmly control the leadership and discourse power of ideological work, firmly follow the path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eliminate historical nihilism in the great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History; Historical Nihilism; Chaos; Eli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