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艷



摘 要:博物館是對人類歷史文化的傳承,承擔著傳播優秀文化知識的重要任務。隨著移動智能手機功能的不斷強大和完善,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安徽博物院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科技發展潮流,立足本院數字化建設平臺,開發手機終端應用軟件,全方位為公眾提供便捷、豐富、個性化的參觀體驗和服務。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博物館;App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手機用戶數量越來越多,智能終端功能也越來越強大。隨之而來的各類手機應用軟件應運而生,其中數字產品App以其下載快、方便推廣、好用等特點獲得用戶的普遍認可。安徽博物院作為安徽社會文化教育和傳播的重要窗口,更需要緊跟社會科技發展的步伐,借助智能終端App多樣化展示的優勢,拓寬展覽文物傳播渠道,拉近展覽藏品與公眾的距離,全面提升安徽博物院優秀歷史文化教育傳播功能。
1 安徽博物院App應用的必要性
安徽襟江帶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豐富的自然、文化遺產,位居全國文物大省之列。經過多年的征集、收藏和保護,安徽博物院現藏有文物22萬余件,其中以商周青銅器、文房四寶、新安書畫、徽州三雕和古籍善本、徽州文書等最為突出。自2008年免費開放以來,安徽博物院堅持文化惠民宗旨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立足藏品。除了常設展覽外,常年引進、舉辦多種臨時展覽,同時長期舉辦各種青少年互動活動和專題講座,不斷加強原創展覽的力度,受到廣大市民、媒體的關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進館參觀和學習。為了能夠較好地還原展廳設計及珍貴的藏品信息,安徽博物院對其所開展的展覽及館藏文物進行了一系列的數字化采集工作,對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延長珍貴文物壽命具有重要作用。隨著數字化采集內容的不斷深化和積累,需要借助App這種快速、高效、豐富的信息傳播方式更好地展示安徽博物院數字化展覽和藏品信息,以給用戶帶來全新的體驗和參觀效果。
2 博物館App應用的特點
2.1 及時性
對于博物館App來說及時性是其最明顯也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博物館通過App發布更新藏品信息、展覽預告、活動、講座等最新資訊動態,人們通過智能手機和互聯網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博物館展覽和服務的最新資訊信息。相對于傳統傳播方式信息傳播更及時、更便捷,有利于提高博物館文化宣傳教育功能。
2.2 互動性
互動性是數字App技術應用的重要特征之一。與傳統媒體單向傳播功能相比,豐富高效的互動平臺使交流更加及時、深入、順暢。無論是信息發布者還是接收者都可以自由發布信息,相互交流。博物館App及時推送最新展覽預告、講座、活動等信息,觀眾可以收藏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也可以針對藏品及展覽信息向發布者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并通過分享功能附上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轉載、推薦到各大社交網絡平臺。完善合理的導覽功能以及方便快捷的搜索功能,能引導觀眾有序地進行參觀,通過搜索掃碼等方式查詢藏品相關信息。
2.3 個性化
利用App獨立的數據管理平臺,根據不同的用戶群體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設計,既可以打造具有博物館藝術特色的信息傳播方式,也可以讓移動終端用戶設置專屬自己的個性化平臺。根據個人喜好定制推送和接收的信息,將個人喜歡的展覽及藏品信息配合精美的文物圖片分享到微信、微博等各大社交平臺。
2.4 趣味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尤其是計算機網絡以及移動智能設備的高速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具有趣味性、娛樂性的文化傳播內容更能激發公眾對博物館藏品內容進行深入了解。依靠App強大的自主開發功能,博物館App可以開發一些簡單、趣味性比較強的游戲吸引兒童及年輕人的關注,比如文物消消樂等小游戲,也可以采用活潑的交互方式及沖擊力比較強的界面吸引人、打動人。
2.5 移動性
數字博物館App移動載體設備主要是手機終端設備、平板電腦,所以其最直觀的特點就是可移動性。觀眾通過隨身攜帶的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可以隨時隨地訪問博物館App獲取展覽資訊及展品信息等博物館數字化信息,實現用戶“宅”在家里就可以逛博物館,為博物館宣傳文化教育知識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3 安徽博物院移動互聯網App系統概述
安徽博物院App項目依托本院“徽州古建筑”精品陳列展覽數字化項目及多個場館內全景展覽采集項目,使用先進的數字化新媒體技術,開發一套集展覽、藏品、導覽于一體的智能移動陳列展覽數字化展示系統。把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明史”“文房四寶”等多個精品陳列展覽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進行數字化展示,使觀眾通過手機、IPAD隨時隨地就能欣賞場館內展示的展覽、精品文物、活動等各種信息,深切地體會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有助于發揮博物館傳承、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及文物數字化保護的作用。
此系統實現了iOS、Android兩大平臺的App客戶端應用,并支持iOS、Android智能移動終端的屏幕適配。用戶通過手機應用市場搜索或掃描二維碼下載App到手機上,安裝后打開程序即可進入App主界面。
3.1 系統框架
安徽博物院App的應用開發采用了基于MVM的整體架構,實現了藏品展示、在線全景展覽、3D模型、視頻等多種多媒體展示功能。
通過解耦設計,把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數據、App展示方式分離出來。由CMS管理系統提供數據,通過數據接口的方式,對外提供數據調用。App端進行數據調用,把適合不同需求的數據在App頁面上進行組裝與展示。
根據館內信息數字化現狀及對數據管理和業務的要求,CMS系統的總體IT框架采用面向企業級服務的系統架構SOA,具體應用系統的功能是由松耦合并且具有統一接口定義方式的組件(也就是Service)組合構建起來的。在整體設計上通過創建一個業務靈活的架構,來滿足業務需求對IT架構可擴展的要求。
為了實現館內不同數字化信息系統數據高度集成及各項應用數據統一發布、統一管理,最大化地利用不斷生成的數字化數據,通過CMS統一內容管理,實現App、微信數據統一發布、統一管理。CMS設計了通過不同的服務設計,實現不同渠道的展示要求,大大提高了信息展示的靈活性。未來可以擴充到新的展示渠道,如網站、多媒體等應用。另外,為支持數據來源的多樣性,設計了CMS系統數據轉換接口服務層,不僅接受館內已有的“館藏文物數字化保護”系統提供的文物數據,也支持其他方式提供的新聞媒體類數據,在數據層也做到了數據的可擴展。
3.2 系統功能概述
結合院內數字化信息發展現狀和要求及觀眾對博物館App的業務需求,安徽博物院App實現iOS和Android兩個版本,具體實現了以下幾個功能模塊:
①展訊:實時在線展示安徽博物院展覽信息,分為推薦展覽、正在展覽、即將開展、歷史回顧四個欄目。進入展覽詳情頁可查看展覽詳情介紹、相關展品、全景數字展、3D展示、視頻等多種豐富的展示內容,同時可收藏()和分享()展覽至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間等平臺。
②精品:實時在線展示安徽博物院館藏精品,包含青銅器、陶瓷器等8個精品欄目,點擊欄目圖標進入藏品列表頁,可查看藏品簡介及音頻、視頻、3D展示等。
③導覽:展示博物院展廳地圖,為公眾用戶提供導覽功能。
④搜索:提供藏品檢索功能。支持輸入藏品名稱模糊搜索、掃碼藏品二維碼、以圖搜圖三種搜索方式。
⑤其他:提供安徽博物院介紹、參觀指南、交通指南、個人收藏夾等服務。
3.3 應用現狀
安徽博物院App的出現極大地方便公眾及時了解安徽博物院展覽情況及藏品信息,加強了安徽博物院互聯網宣傳力度,同時也加快了安徽博物院多媒體數字化展覽進程。截至目前,App已推送常設展覽“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明史陳列”及臨時展覽“向往——‘我與安徽改革開放四十年”“匠心——文物背后的匠人精神”等十幾部數字化展覽,并計劃將館內常設展覽“安徽文房四寶”“江淮擷珍”“歐豪年美術館”“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陳列”及每年引進、原創的臨時展覽都采集制作成數字化展覽推送到App、微信等移動客戶端上。不僅滿足了由于時間和空間限制而不能親臨博物館參觀優秀文化展覽的需求,也能永久保存博物館陳列展覽及展品信息,對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總的來說,安徽博物院App在信息傳播、文物宣傳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推廣應用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如App下載率低、觀眾互動力度不強等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由博物館App宣傳力度不夠、與觀眾互動內容不夠等原因導致的。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做了一些工作和努力,比如在網站及場館內等通過各個宣傳渠道宣傳安徽博物院App,并計劃增加一些與觀眾具有很強互動效果的游戲功能模塊,完善語音導覽功能等多種方式,全方位提升安徽博物院App服務功能,使其得到更好的推廣和發展。
4 結論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移動智能終端App的應用為博物館快速傳播文化知識及保存和延續人類文化遺產提供了最佳手段,為公眾提供一種更快、更便捷的參觀體驗。博物館App作為新媒體技術發展的一種潮流,其在博物館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勢不可擋。但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面臨諸多挑戰,仍需要更進一步的創新和發展。相信,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博物館App作為智能博物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公眾和社會的支持及博物館專業人士的努力之下,博物館App一定會大放異彩,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和使用,使其成為互聯網時代博物館信息傳播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李思雨.博物館App應用現狀與相應對策[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7(4):93.
[2]湯旎. 基于手機媒體下數字博物館App應用研究——以成都博物館“海綿城市”專題展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7.
[3]裘抒揚.基于Android的智能博物館終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