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霞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人們的生活條件和質量也在不斷改善,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工作也在不斷推進,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識。目前,人們越來越關注個性化服務。博物館所陳列的展品種類繁多,不同的人對陳列的物品有不同的見解。因而博物館工作人員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展品進行講解,使所有參觀者能有所受益。文章以博物館講解藝術中的個性化講解為主線,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描述。
關鍵詞:博物館;講解藝術;個性化講解
現今,文化全球化的發展和進步使文化旅游業日益發達,博物館建設工作的效果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國家整體的發展進程。博物館是一個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精神風貌。因此,博物館工作人員在各個方面都應該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以向人們展示博物館的一個高度文明的精神風貌。截止目前,我國博物館均逐漸實行了免費開放政策,是公益性機構,參觀人數大幅度提升。基于這種情況,博物館的講解工作必須要做到因人而異,帶給參觀者全新的理解和感受,進而提高博物館乃至城市和國家的整體形象。下文圍繞博物館講解藝術中的個性化講解展開一系列的討論。
1 博物館講解藝術中的因景施講
從實際的角度來講,博物館的講解工作主要是讓博物館陳列展品的相關內容和主體得到充分展示,同時也是向參觀者傳播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方式和途徑之一。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博物館講解工作人員必須要根據展品、場景以及參觀人員等因素的實際情況,結合博物館的風格進行綜合的分析和思考,有針對性的確定不同的講解風格和基調。就自然科普以及科學技術類型的博物館而言,講解員必須要向參觀者傳播嚴謹、務實的精神,同時也要保證社會群眾能夠深入了解當今時代的科技前沿技術及相關知識。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展品深刻的價值與涵義,由淺入深,同時也要保持輕快的語速。就歷史發展類或紀念類的博物館而言,負責展品講解的工作人員需要保持中等的語速,對展品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等內容進行全面的講解,從而使博物館所反映的歷史文化內涵得到深刻的體現,讓參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歷史,品味當代。而革命類紀念館的講解工作則需要采用肅穆、低沉的語氣,為參觀者營造出一個慷慨悲壯的氛圍,使之能夠了解相關事跡,深刻明確當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進而更加努力的去奮斗。除了上述類型外,還有一些綜合性的博物館,講解人員可以根據相應的物品、不同的歷史背景選擇合適的基調,使參觀者感受到多元化的講解風格,加深其對歷史、文化、民俗、人物等方面的了解,有利于我國悠久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傳播。
2 博物館講解藝術中的因人施講
除上述的方式外,因人施講也是當前博物館講解工作常用的方式和手段之一。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參觀者不同的層次、年齡以及需求等因素,有針對性選擇最為合適的講解內容、風格以及技巧等。充分地體現博物館以人為本、觀眾至上的服務理念。從實際的角度來講,要想真正做到因人施講,博物館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對不同的參觀者都能有所熟悉,收集相應的資料,對其特點進行充分分析,進而有效掌握其參觀的目的和相應的服務需求。同時,也可以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通過對參觀人員的反應和面部表情進行觀察,或者是與之進行互動,對參觀人員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以及文化水平等方面進行了解,從而對講解的方式、方法及風格進行及時調整。本文則針對以下四類參觀人員,圍繞博物館個性化講解進行闡述。
2.1 學生群體
就學生這一群體而言,中小學生求知欲相對較強,且思維比較活躍,自身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其很容易對展品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因此,在對參觀的學生進行講解時,工作人員首先應該對學生當前課本上的知識有所了解,將所要講解的內容與學生的課本知識進行有效結合,找到引起學生興趣的切入點,并且將展品的時代背景、相關歷史事件以及故事等內容進行介紹。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適當的提問和重復讓學生完全融入其中,開動腦筋,有效地加深其記憶。如果是大學生群體參觀博物館,可能會同時帶有娛樂和求知的目的,且通常具有豐富的知識和一定的理論水平。對這樣的群體,工作人員只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普及教育即可。
2.2 一般群眾
從總體角度說,一般群眾還可分為團體群眾和零散參觀者。團體群眾主要指的是在帶隊人或者是導游的帶領下,一同參觀的、有組織的觀眾。從實際上來講,這些群眾具有很強的參觀目的性,行程安排相對緊湊。在進行講解之前,必須要先了解其參觀的目的和參觀時間,進而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選擇最為合適的內容與方式進行講解。而零散群眾,主要指的是家庭或老年人,通常具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在看待一些問題方面,具有自己的獨到見解。這樣的群體參觀目的性相對較多,如休閑娛樂、藝術鑒賞或者是學習相關知識等。對這些群體,博物館講解工作人員需要做好之前的溝通,進而可以更加明確其參觀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對講解方法和內容進行及時有效調整。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介紹一些相應的歷史故事,使其產生對往事的回憶,加深心理上的共鳴。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的體力、聽力相對較弱,因而需要講解員能夠對所講解的內容和時間進行有效的控制,不能過長。同時,必須要保證講解內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在此過程當中,可以適當的休息。這樣不僅可以達到向參觀者傳播知識和精神文明的目的,同時也能夠使參觀者深切感受到博物館的人文情懷以及對老年人的尊重、關懷。
2.3 專業人士
通常情況下,專業人士在這一領域具有著十分廣泛的知識面,且參觀目的比較明確,通常是為了尋求知識,使書本上的內容能夠與歷史實際進行緊密聯系。因此,講解工作人員在進行講解工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更為嚴格地要求自己,使用精煉、準確的詞語進行講解,在和參觀者專業知識進行有效聯系的基礎上,對博物館自身的特色內容進行著重的介紹。不僅如此,在對這類人群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很容易遇到一些難度較大的質疑,從而使講解氣氛相對尷尬。為了有效應對這一情況,講解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以平常心態面對參觀者所提出的質疑,應答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據。此外,工作人員應該明確與專家進行溝通,對自己進行知識的補充和更新,彼此促進和提高。
2.4 重要觀眾
通常情況下,重要觀眾指的是國際友人或相關的領導。這樣的群體文化程度極高,目的性很強,時間安排相對緊湊。通常都是以匯報性講解為主要方式。工作人員必須要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準確地找到最為合適的切入點,在不脫離講解主題的前提之下,最大程度地宣傳博物館的優勢和特色;語言一定要精益求精,準確把握重點,講解的內容也要做到有始有終。
3 結束語
前文以博物館講解藝術中的個性化講解為主線,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描述。從總體的角度來講,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工作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博物館工作人員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個性化講解已經成為了當前的主要工作形勢。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對當前的形勢有所了解,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和心理素質。同時也要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從而真正實現多元化的講解,從整體上提高我國博物館講解工作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媛.博物館講解藝術中的個性化講解[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7):146-147.
[2]王婷.博物館講解藝術初探[J].大眾文藝,2012(13):228-229.
[3]盛松艷.博物館講解藝術初探[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6.
[4]吳賽,王瀟.淺談基于增強現實(AR)技術的智能導覽在博物館中的應用[C]//北京聯合大學,北京數字科普協會.科學藝術 傳承創新——科學與藝術融合之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
[5]殷小亮.基于激發文物活力的博物館講解藝術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25):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