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鴻鑫
1919年初,日本東京帝國劇場董事長、大財閥大倉喜八郎男爵和日本著名文學家、漢學家龍居瀨三到梅府來拜訪梅蘭芳,表達了想邀請梅蘭芳去日本演出的意向。經過慎重考慮和籌備,梅蘭芳率劇團離京赴日。這次隨同一起前往的有梅夫人王明華,演員姜妙香、貫大元等,場面(樂隊)茹萊卿、陳嘉梁,顧問齊如山等,一行共30余人。
1919年4月25日,梅蘭芳一行抵達東京車站,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幾天后,中國駐日本代辦公使舉行盛大酒會,日本內閣總理、全體閣僚及多國駐日大使出席酒會,規格之高,前所未見。
5月1日起梅蘭芳劇團在東京帝國劇場公演,梅蘭芳先后主演了《天女散花》《御碑亭》《黛玉葬花》《虹霓關》《貴妃醉酒》等。在東京演出的15場中有12場是京戲與日本的歌舞伎劇目前后交替聯合演出。
梅蘭芳首次訪日演出獲得極大成功,受到了日本戲劇界和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和贊譽。在東京演出15場,幾乎場場客滿,到神戶演出,劇團還沒有到達,三場戲票早就售罄。梅蘭芳演出的這些劇目中,《天女散花》和《御碑亭》最受歡迎。《天女散花》是一出神話戲,梅蘭芳飾天女,觀眾深深地被梅蘭芳扮演的天女優美絕倫的舞步、姿態所傾倒。
梅蘭芳赴日演出在輿論界也引起強烈反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專門出版了一本關于梅蘭芳藝術的評論集《品梅記》。
原來這是大島友直專門購買了梅蘭芳在大阪演出的戲票,邀請十幾位對中國文化有研究的日本學者看戲,請他們撰文,然后結集成書。作者大都是京都帝國大學文科系的教授和學生,他們分別撰寫了《觀梅蘭芳〈御碑亭〉》《關于梅蘭芳》《梅郎與昆曲》《梅劇雜感》《觀梅劇記》等文章。文章盛贊了梅蘭芳的精湛表演藝術,探討了中國京劇、昆曲的歷史和藝術特征,以及京劇與日本歌舞伎的比較等,很有真知灼見。
5月26日,梅蘭芳劇團結束旅日演出離開神戶,次日從下關乘關釜渡輪高麗丸號,取道朝鮮回國。
梅蘭芳此次訪日時25歲,正值藝術趨向成熟的階段,因此這是一次絕美的中國京劇藝術秀,讓外國朋友充分領略到京劇藝術的巨大魅力;此次出訪也是中國戲劇史上中外交流的一個重要事件,是中國京劇首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開啟之旅。(摘自《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