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很多人不可避免地開始“老花”,視線模糊,看不清報紙。這時,就該給自己配一副老花鏡了。然而生活中,相當一部分老人配戴老花鏡很隨意,購買時只是試一下,感覺能看清楚且頭不暈就滿意了。實際上,老花鏡的配戴有很多講究,稍不注意就會陷入誤區,讓視力越來越糟糕。
配老花鏡,應對眼睛做全面檢查,包括遠視力、近視力、眼壓和眼底等。要先排除白內障、青光眼及一些眼底疾病,再驗光確定度數。街邊的老花鏡往往雙眼度數相同,瞳距固定,但絕大多數老人都存在近視、遠視或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情況,雙眼老化程度不同,如隨便配副眼鏡,不但無法使老人的視覺達到最佳效果,反而會促使眼疲勞。
老花鏡鏡片光學中心之間的距離,應與瞳孔間的距離相同,這就要求鏡架大小合適,配戴后雙眼瞳孔應正對著鏡片的光學中心。如果光學中心偏離瞳孔,眼鏡就會產生三棱鏡作用,出現復視、頭痛等癥狀,對眼睛不利。光學中心偏離瞳孔越遠,這種視疲勞就越容易出現。有的老人隨便購買的老花鏡往往偏大,導致瞳距與鏡片的光學中心不一致,戴這樣的老花鏡,即使度數正確,也會感到眼球酸脹、頭痛、怕光和復視等。因此,老年朋友請記住一個標準:老花鏡上框不能超過眉毛。
老花眼是發生在眼部的一種生理性老化現象,隨著年齡增長,“老花”的度數會逐漸加深。當眼鏡度數偏低時,老人在閱讀時就得反復眨眼、用力找焦距,出現眼睛疲倦、酸澀、發脹、眉骨疼痛甚至頭暈想吐的現象。所以,建議老人每隔2至3年重新驗光,更換鏡片。如鏡片出現了劃痕、老化等現象,會造成通光量下降,影響鏡片成像質量,也要及時更換。
老年人平時可以多補充些胡蘿卜、枸杞、藍莓、菠菜等有益視力的食物,還要保持一定的戶外運動。每晚睡前,建議用40℃左右的濕毛巾覆蓋在額頭和雙眼位置,熱敷3至5分鐘,再用干凈的手輕揉眼部進行按摩,以緩解由于疲勞造成的眼部酸澀。
(摘自《滄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