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很多人選擇乘坐火車。可是,你知道在乘坐火車過程中遭遇損害時自己可以享有哪些權利嗎?
身體受傷,如何索賠
【案情】2019年2月1日,江悅蓉在搭乘火車回家途中,因乘客放置在行李架上的鐵錘掉落砸傷頭部,不僅花去4萬余元醫療費用,還落下10級傷殘。事后,江悅蓉要求鐵路部門賠償但遭到拒絕,對方的理由是其傷害并非來自火車本身,而是源于乘客放置行李不當,其只能找放置鐵錘的旅客索賠。可是,究竟是哪個乘客的鐵錘已經無法查清。此時,江悅蓉只能自認倒霉嗎?
【點評】鐵路運輸部門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條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傷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造成的除外。”
由于江悅蓉所受傷害并非由于自身健康原因,自己也并不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甚至完全出乎其意料,所以,鐵路運輸部門難辭其咎。再者,乘務人員對乘客不當放置鐵錘未加制止,或者未及時發現并排除危險,有過失。
財物被盜,向誰索賠
【案情】2019年1月20日晚12時,張燕坐火車在一處中轉站等待中轉時起身持水杯去接開水,并隨手將一部價值7000余元的手機放在臨窗的茶幾上。可是,就在這前后不到5分鐘的時間里,她的手機已經不翼而飛。原來,由于火車停靠時,張燕未關車窗而乘務人員也沒有提醒或檢查、巡視,被窗外的“黑手”偷走了手機。面對張燕的賠償請求,鐵路運輸部門一口拒絕,理由是張燕沒有看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只能自食其果。
【點評】鐵路運輸部門應當承擔一定責任。《合同法》第三百零三條規定:“在運輸過程中,旅客自帶物品毀損、滅失,承運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鐵路旅客列車硬臥車客運乘務作業標準》規定:“出庫時應落放車窗,中途作業遇通過較大隧道、橋梁時,應落放車窗,加強巡視;夜間作業中,要預告關燈時間,宣傳安全注意事項,并閉合窗簾。”乘務人員未落放車窗明顯與之相違。
但是,《鐵路旅客運輸損害賠償規定》第五條規定:“鐵路運輸企業依照本規定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對每名旅客人身傷亡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40000元,自帶行李損失的賠償責任限額為人民幣800元。”因此,張燕只能獲賠800元。
無票孩子受傷也可索賠
【案情】2019年1月13日,朱海珍帶5歲的兒子乘坐火車時,調皮的兒子一直處于興奮狀態,時不時東走走西望望,在車廂里跑來跑去。豈料,兒子在車廂連接處時,由于站立不穩撞傷額頭。事后,朱海珍要求鐵路運輸部門賠償1萬余元醫療費用,但被告知其沒有對未成年兒子盡到監護義務,讓其四處游逛是導致損害的根本原因,加之兒子并沒有購票,屬于無票乘車,不能給予賠償。
【點評】鐵路運輸部門應分擔一定損失。《合同法》第三百零二條規定,承運人就旅客傷亡所導致的損害賠償,同樣適用于“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因此,在父母購買火車票帶兒童上車后,該兒童與其他已經購買車票的旅客一樣,與鐵路運輸部門之間就有了鐵路旅客運輸合同關系。在此情況下,只要造成了兒童損害,承運人也照樣必須給予賠償。
不過,《民法總則》第二十條、第三十四條分別規定:“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朱海珍明知自己兒子只有5歲,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卻忽視乘車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任其亂跑,明顯未盡監護職責,必須承擔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摘自《勞動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