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香君,于 彬,管清晨,宋 凱
(青島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青島 266000)
在城市化進程速度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全國各地的土木工程數量也在快速增多,與此同時,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拆除舊建筑時遺留的廢棄物,若不能對其進行妥善處理,也將導致環境污染的問題,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通過將節能環保技術應用到土木工程施工環節中,一方面,可以降低工程施工對周圍環境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對于加快建筑行業經濟發展速度有著積極的意義。
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水泥材料、碎石、鋼筋材料等,這些材料在使用中會產生一些衍生物,如集料使用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粉塵,污染空氣環境。并且在拆除以往建筑物時,所產生的廢棄物很多情況下都會選擇填埋的處理方式進行,這些廢棄物的降解周期非常長,并且中間產生的衍生物也會給周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從而影響到區域環境質量。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施工中較多的使用節能材料,這些材料具備較高的環保性和循環性,不會對區域環境造成污染,配合相應的施工技術進行施工,可以提高資源分配的科學性,減少環境污染帶來的負面影響。
建筑企業開展建筑工程項目的主要目的在于,從中獲取到較高的經濟利益。招投標模式的推行,增加了參與工程建設權競爭的企業數量,很多企業為了增加中標概率,都會通過“價格戰”的方式來增加競爭力。這也意味著企業能夠獲取到的經濟利潤也在不斷減少,節能環保技術的應用宗旨在于,提高現有資源利用效率,借助科學性分配方式,將現有資源利用價值進行最大限度的發揮,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施工成本的支出,提高了工程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1]。
在城市化進程速度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全國各地的土木工程數量也在快速增多,與此同時,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拆除舊建筑時遺留的廢棄物,若不能對其進行妥善處理,也將導致環境污染的問題,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節能環保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對于情節能源的傾向性更高,即充分利用區域現有自然資源來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例如,在建筑朝向設計中,會建筑立面和夏季風風向保持垂直的狀態,同時對于建筑內部結構進行合理布局,盡量多使用自然條件,從而減少區域碳排放量,提高土木工程本身的節能環保性[2]。
在節能環保技術應用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幾點應用原則:①適應性原則,在技術體系完善度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節能環保技術的種類也在增多,不同節能環保技術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存在著不同,對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遵循適應性原則,對于區域基礎條件進行了解,如水文環境、季風條件、日照強度等,以此來基礎來篩選節能環保技術,增強技術的應用效果;②低損耗原則,這也是節能環保技術應用的基礎條件,具體表現在材料的循環利用率方面,例如,裝配式建筑零件都是在工廠內獨立完成,隨后按照相應順序進行拼接,這也極大地減少了建筑資源的損耗。同時一些綠色建筑材料的使用,具備較高的回收率,如鋼結構材料回收率可達70%左右,這也降低了資源損耗速度,提高了技術本身的應用價值;③創新性原則,節能環保技術從提出至今,一直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為了提升整個應用體系的完善度,需要保持技術的創新性,不斷提升技術本身的適用性,從而提升整個技術應用過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在章節1.3 中已經提到,土木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應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這也是節能環保技術應用的基礎性環節。在實際應用管理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應用內容:①選擇節能材料之前,需要對區域基礎資料信息進行采集,了解區域土壤酸堿性、氣候條件、季風風向等,結合工程預算結果,對于節能材料進行科學性選擇;②在材料采購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材料參數匹配度的校驗工作,確保材料采購的合規性。目前流入市場中的節能材料,主要以復合型材料為主,對此,在施工材料正式進入到施工現場中前,還應根據相應的標準,對于材料質量進行復查,從而提高材料應用的合規性[3];③做好節能材料的存放管理工作,部分節能材料的綜合強度較差,遇到外部撞擊時很容易發生形變、破損等情況,因此在對其進行入庫管理時,也需要提前規劃好存放區域,合理設置堆放材料之間的間隔,便于后續材料取用和日常清查管理。
土木工程中的許多結構都會和外部環境進行直接接觸,如外墻結構、建筑屋面等,在紫外線、雨水侵蝕作用下,會加快建筑結構的老化速度,引起裂縫病害、滲漏等問題,進而威脅到土木工程結構的使用壽命。屋面光照節能技術的應用,可以對這些外露結構進行保護,例如在屋面施工時,在上面覆蓋一層導熱性較差的保溫材料,或者在施工時選擇鋪設保溫層結構,使外露面和環境隔絕開來,降低外界環境帶來的影響。而且這些材料的使用,還可以降低室內溫度外泄速度,這也提高了室內保溫性能,減少了常規資源的使用量,從而提高了建筑結構本身的節能性[4]。
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涉及許多的應用內容,如建筑外墻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門窗工程等。其中建筑門窗屬于建筑進行采光、通風等操作的重要載體結構,同時門窗也是影響結構保溫性能的重要依靠。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提高節能材料的應用比例,結合區域實際情況展開對應的選擇。例如,在玻璃的選擇過程中,可以根據區域光照強度,選擇對應透光性能、保溫性的復合型玻璃。而且在材料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提前預留好密封凹槽,一般情況下,預留凹槽的深度在5mm~1cm,在完成玻璃安裝后,需要先將凹槽內雜物清理干凈,隨后向其中注入寬度不小于2mm 的密封膠,進而提高門窗本身的保溫性能。
對于土木工程施工而言,地面節能技術的應用,可以極大地延長結構使用壽命,提高地面材料資源的利用率。相比于建筑外墻、建筑屋頂等區域,地面除了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外,還會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因此,為了延長地面本身的使用壽命,在篩選地面鋪設材料時,也需要優先選擇耐磨程度高、承壓能力高的磚材,或者選擇相應強度的施工材料,以確保材料使用的合規性。并且在施工材料鋪設過程中,也需要提前做好規劃,梳理施工材料具體的應用步驟,確定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應用內容,并且對參與施工的人員做好技能培訓,從而起到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作用。
相比于上述節能技術,太陽能節能技術屬于應用時間較早的技術類型。太陽能節能技術根據應用形式的差異性,可以將其分為主動式太陽能節能技術和被動式太陽能節能技術。前者是借助一些科學手段對太陽能進行直接利用的技術,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經常應用于建筑采暖、建筑熱水供應、結構制冷等方面。以建筑采暖為例,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光照射所產生的熱量進行采集,然后將存儲的熱量供給建筑用戶,使其可以輔助原有供暖設備提供熱量,減少多余熱量的損耗。后者的應用時間較長,如我們所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就屬于被動式太陽能技術應用方式之一,同時還可以在房屋內的合適位置布置反光層,使太陽光能夠順利覆蓋建筑內部的大部分區域,減少綠色建筑工程電能損耗的情況。
在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建筑外墻屬于和外界直接接觸的部位,在紫外線、降雨天氣、空氣濕度等因素影響下,建筑外墻會出現裂縫、空鼓等病害,這也會加快建筑外墻材料的風化速度,影響建筑結構的使用壽命。在利用建筑外墻節能技術對其進行處理時,經常使用到的技術類型包括多層保護技術、復合墻體施工技術、聚苯顆粒料漿保溫節能技術等,以聚苯顆粒料漿保溫節能技術為例,該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先對墻體結構上面附著的雜物進行清除,對于外墻上的預留孔做好封堵工作,并且對于基面做好清理工作,左右基面的誤差控制在1mm 以內。在第一次涂抹保溫層材料時,應遵從從一邊到另一邊的涂抹順序,并且單次材料的涂抹厚度不應過大。另外,角落的處理方法是從外到內大致涂上有鱗的底部,直到第一層材料干燥到不被手指壓住為止。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建筑行業作為資源耗損量較大的行業,需要起到帶頭作用,提高自身的節能環保屬性。在實際應用中,不只是從施工材料方面需要注意節能材料的應用,而且還需要使用到相應的節能環保技術,從而使整個土木工程更加具備節能性,以此來降低施工活動的負面影響,維持城市經濟發展的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