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農村環境治理工作是美麗鄉村建設活動中的關鍵環節。但是,在環境治理工作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衡陽市范圍內部分農村地區存在治理工作不完善、責任落實度不高、治理質量有待提升的問題。除此之外,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進展較為緩慢。美麗鄉村建設要根據農村的地域特點進行,目前的建設活動尚不能夠依托農村特點進行,存在規劃建設“一刀切”的現象[1]。該種現象的存在可能導致治理方案與農村實際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設工作的實效。
美麗鄉村建設活動是改善我國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重要途徑,是助力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衡陽市美麗鄉村建設活動的具體工作中,存在部分村鎮領導干部、工作人員、農村村民傳統觀念轉變較慢的問題。部分相關人員仍然認為美麗鄉村建設實際效用較弱,不能將建設工作做到實處。該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衡陽市美麗鄉村的建設進程。
在衡陽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中,治理難點和重點問題之一則為農村面源污染。農村面源污染污染量大、影響面廣、涉及區域大,這都為具體治理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除此之外,在治理過程中,村鎮治理資金較為匱乏的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面源污染的治理效果[2]。因此,衡陽市美麗鄉村的建設工作仍需要進一步推進,繼續完善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衡陽市在打造鄉村經過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景觀與自然地形相契合。實現二者契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土地安定性。美麗鄉村建設活動中的景觀打造,其宗旨之一就是要保障土地安定性。其次,在鄉村景觀打造的過程中要注重其生態價值,一方面實現了美化鄉村觀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保護了農村原有生態環境,實現了景觀的生態價值。農村地區打造具備生態價值的景觀,可以為特色小鎮的建設奠定環境基礎。
在原始鄉村自然景觀中,構成鄉村景觀的主要元素是植被、山體和植物。鄉村景觀的打造過程中,要與鄉村自然景觀相協調才能建設出具備審美價值的鄉村景觀。不同鄉村的自然風貌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景觀建設的過程中,要與鄉村原有風貌相結合才能實現較好的審美價值。與此同時,具備審美價值的景觀打造也可以助力小鎮的建設和成功運營。
衡陽市農村地區打造特色小鎮是引領和促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途徑。在農村地區建設特色小鎮可以起到助力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在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可以提升農村村民的整體素質,特別是可以培養出一批有創業意愿、具備創業能力、有文化素養的農村村民。在衡陽市農村特色小鎮建設的過程中,可以結合不同村鎮的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實現特色產品銷售的品牌化、流程化運作[3]。各村鎮具備的優勢資源差異性較大,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差異化優勢資源,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加快推動產業升級,提振鄉村經濟。在這個過程中,鄉村經濟實現發展的同時鄉村面貌會發生較大改觀,傳統的農業生產污染問題也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因此,要科學把握產業建設途徑,重視特色小鎮產業建設的引領作用。
特色小鎮的建設和運營可以帶動農村地區文化建設。我國鄉村文化有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特征。因此,想要打造出獨具特色、具備充足吸引力的文化氛圍,小鎮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就必須抓住當地特色文化,凸顯當地文化底蘊。農村村民在特色小鎮中可以充分接受文化熏陶,也可以充分利用特色小鎮文化教育設施,提升文化素養。農村村民文化素養的提升同樣也有利于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開展,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美麗鄉村建設意愿不足或觀念無法扭轉的問題。
特色小鎮具備諸多功能,其中最為重要的功能有產業功能、文化功能、社區功能和旅游功能[4]。上述四類功能中,小鎮產業是小鎮其他功能實現以及小鎮實現穩定發展的基礎要素,依托小鎮產業發展,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升民眾收入水平,加快美麗鄉村建設進程。小鎮的文化功能可以使小鎮特色文化得以傳承,助力小鎮打造文化品牌。社區功能是小鎮發展的基礎功能,是民眾生產生活的主要載體。旅游功能是伴隨小鎮文化發展、產業發展而衍生出的功能要素,起到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不同小鎮基于其自身實際情況,可以實現不同的小鎮功能。但是不能對各類功能要素進行簡單堆砌,要實現有機融合。依托小鎮特色文化,可以發展具備文化內涵的特色產業和旅游業。在實現文化發展的同時,加強特色產品的研發力度,打造小鎮文化產品品牌。除此之外,特色文化和特色產業的發展也能帶動當地特色旅游業的發展。各項小鎮功能要形成良性互動,以一項或多項功能為依托,帶動其他功能的發展與提升,全方位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我國美麗鄉村建設活動在有序推進的同時也面臨部分現實問題。其中,部分問題可以通過建設特色小鎮的方式予以解決。特色小鎮的建設和運營不僅僅可以起到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作用,也可以從側面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改善我國農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