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明溪縣城鄉規劃站,福建 三明 350421
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是全面統籌城鄉發展的有效舉措,村莊規劃是對村莊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多項環節工作合理部署,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對明溪縣龍湖村村莊規劃的探析,旨在促進區域鄉村發展建設。
通過對龍湖村進行地形測繪、入戶走訪調查、實地調研,梳理出當前規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一是當地多數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村莊發展內生動力不足。二是當地農民收入來源主要是發展種植業,產業發展規模單一化現象較為嚴重。三是區域文化特征發展不突出,村莊具備深厚的閩學文化,但是留存的文化古跡較少,村民對傳統文化認識度不足。四是當地由于部分經濟林砍伐加上石灰石礦開發嚴重對生態環境具有較大破壞作用,生態環境有待優化,整體環境不佳[1]。
在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中要注重做好村莊定位,明確新時期村莊基本發展方向,基于現有問題為基本導向,做好村莊發展主題定位。比如可以整合當地濃厚的閩學文化以及冷泉特色資源,再搭配良好的區位優勢,突出“閩學之源、清涼龍湖”發展主題,重點發展鋅硒特色化農業、文化旅游產業,實現農業、文化、旅游業協調發展。
土地資源是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資源,注重做好全域國土資源綜合治理以及生態修復,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理論,全面引入土地復墾、農用地整理等措施,對區域土地多項要素集中治理。全域土地綜合調查分析通過對生態修復、人居環境提升改造、產業部署等內容分析,建立完善項目綜合治理表,明確項目建設規模,合理平衡項目建設資金。
基于生態資源框架,突出產業發展引導地位,集中劃分村域三類空間,合理控制各個區域空間管理范圍。首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對具備生態功能的用地做到應劃盡劃,保證生態功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其次,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對分散小塊、條件等別低、質量較差的基本農田可以調出,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確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不減、質量提升、布局穩定。最后,合理劃定村莊建設用地邊界,全面遵循規劃性集中、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對宅基地面積嚴格控制,有序排列當地居民區,引導新型宅基地能朝著新型村莊適度、有序集中建設[2]。同時積極探索規劃留白機制,給村莊未來留足發展空間。
龍湖村為特色保護類村莊,按照尊重現狀、傳承文化的原則,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明確傳統建筑及歷史文化遺跡保護要求。居民點規劃基于土地集約化利用的原則,同時結合村民居住意愿等進行綜合評估,明確集中建設和居住點(拆舊建新、空閑地利用以及整治后新增建設用地利用)布局、范圍和戶數。對規劃的居住點和集中居住區建設風貌、高度和層高等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設指引,以保持和延續鄉土特色和傳統風貌。
當前要對當地土地資源已有存量深入挖掘,對資源進行更新,建立村莊開敞化發展空間[3]。首先,要對村莊內部以及周邊區域違法違規搭建的附屬用房集中拆除,補充公共場地用地面積。通過拆除閑置老舊房屋以及違規搭建建筑,新增村莊的公共綠地以及活動廣場。其次,對已有的工業閑置廠房以及工業附屬房實施功能置換,依照當地特色鄉村旅游業發展,轉建為特色農家樂以及當地特色民宿,能對區域集體經營規劃用地合理調控。
一個好的村莊規劃離不開長效的管理,村莊的規劃建設需要村民自覺遵守村規民約、積極參與村莊的管理維護。通過采用“報批版”與“村民版”相結合的成果表達方式,編制村民手冊,確保編制的規劃是村民看得見、看得懂、可操作、能落地、會遵守的“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
綜上所述,把村莊規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工作,科學有序引導村莊規劃建設,對村域現有的歷史人文資源、自然資源深入挖掘,從村莊布局優化、產業特色發展、文化特色挖掘、生態資源保護、多項資源更新等多個角度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為三農工作有序開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落實提供動力。全面激發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活力,擴大廣大農民基本收入,加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