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水利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發展“十三五”總體規劃綱要》精神,我國正著眼于“構建數字中國,監測地理國情,發展壯大產業,建設測繪強國”總體戰略,豐富完善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堅持面向市場與社會需求,深入推進校企產教融合、工學交替,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1],以現代學徒制建設為抓手,構建專業人才培養新機制,全面提升學生測繪地理信息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1-2]。
首先,我國測繪地理信息人員從數量上供大于求,但是高級技術技能型測繪人才依然短缺。很多測繪人員存在經驗不足、動手能力差等問題。目前很多職業院校在測繪的實操技能培養上不能緊跟最新技術的發展,導致畢業生工作后不能快速進入角色。現行人才培養模式需要進行改革。
其次,為了最大程度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很多測繪企業與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并參與到學生的教育培訓中,以期培養出專業化更強和企業對接度更高的技能人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滿足企業的這種需求,并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實現知行合一。
另外,采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加受到企業青睞,而畢業生在社會上的認可度直接表明一個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反過來提升了學校的競爭力和知名度。所以,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也是學校和專業謀求自身長效發展的需要。
職業院校在現代學徒制建設時,要做好頂層設計。成立現代學徒制領導小組和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委員會,試點建設的專業也要成立相應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建設委員會。要做好現代學徒制“雙導師”的培養、管理和考核。選聘一定數量的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組建成現代學徒制導師團隊,并給校內外導師頒發聘書。要做好學徒的選拔和培養工作。在試點的專業學生中,通過自愿報名、綜合考核等程序挑選優秀學生進入試點班學習。學校、企業和學徒應簽訂好人才培養協議、三方協議和師帶徒協議,并舉行開班拜師儀式,讓學徒真正意識到自己既是學校的在籍學生,又是合作企業的準員工,從而實現校企雙主體,學徒雙身份。
校企要定期召開學徒制工作推進會,研討分析工程測量的典型職業崗位,并制定好崗位工作標準,職業崗位能力分析可以按照職業崗位、工作任務、職業能力(知識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進行梳理。校企要共同制訂完善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并確定出若干門企業特色課程,對于企業特色課程,需要發揮校企雙方的自身優勢,由學校和合作企業共同開發課程標準,構建“學校課程+企業特色課程”的專業課程體系。要根據學校和專業的特點,創新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采取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形式,確保學生1/2 的時間接受企業導師指導,1/2 的時間由學校導師教授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
根據工程測量企業生產計劃和測繪行業特征以及教育部學徒制相關文件精神,職業院校要按照合作企業的整體用工需求,通過校企雙方研討確定學徒制班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采取“雙月輪替”的形式,由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共同實施專業課程教學,前兩個月由企業導師指導為主,后兩個月由校內導師授課為主,從而實現了學徒培養與企業生產的有效銜接,更好地契合現代學徒制的要求。通過校企交替實施教學安排,進一步提升了學徒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真正實現招生與招工互通,上課與上崗互通,畢業與就業互通。對于在學習工作中表現優異的學徒,合作企業可以給予學徒獎學金獎勵,激發學徒的工作榮譽感和積極性。
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同時,要始終堅持邊試點邊研究。學校和企業聯合申報學徒制相關教改課題,注重理論研究以及試點建設經驗的總結提煉和推廣。校企要共同編寫實訓教材,合作開發課程教學資源庫,以及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把這些作為實施現代學徒制的有效載體,推動現代學徒制建設落地生根。
在現代學徒制試點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有待解決。一是合作企業對學徒制試點工作熱情不高。校企雙方的成本分擔機制不健全。二是合作企業的內部員工流動性較大,企業師傅團隊穩定性不夠,這對學徒在進行崗位認知、輪崗實訓和頂崗實習時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另外,企業中懂理論知識且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有很多企業內部事務纏身,很少被安排承擔學徒制試點班的教學工作。三是人才培養方案科學合理性不夠,人才培養方案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難以落實的問題,需要進一步調研和修訂,以更好地契合現代學徒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