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忠
福建省裕恒隆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管理制度雖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一個科學完善的制度管理體系能夠激發員工的斗志,使全體員工樹立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意識與大局意識,促進企業健康穩步發展。比如《施工技術交底制度》是施工企業的一項基礎性管理制度,但是,在制度執行階段,施工企業卻另外形成了一套施工現場以“人”的主觀意識為主的“個性化”交底制度,在開展技術交底工作時,總工程師的總指揮作用弱化,涉及到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步驟、施工場地布置、材料規格、數量、混凝土強度等級、配合比等技術交底內容,只是以偏概全的一帶而過,導致現場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當中,問題與漏洞頻出,給建筑工程質量造成諸多不利影響[1]。
對于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項目而言,施工單位常常采取分包的方式,將部分工程或者分項工程分包給其他具有同類資質的施工企業,而這些企業為了加快施工進度,獲取更多經濟效益,往往通過社會上的勞動力中介等一些不正規的,不具備經營資質的中介機構,雇傭大量的臨時施工人員,這些人員文化素質低,專業技能水平有限,以至于在施工過程中,常常出現人為失誤,而影響工程質量。另外,對于管理人員人員來說,從年齡結構、學歷水平、專業學識等方面參差不齊,在實際工作當中,部分人員為了個人利益得到滿足,而忽略了施工企業的整體利益,在工程上大量使用一些假冒偽劣或者價格低廉的殘次材料,進而埋下了重大的安全隱患。
監督管理工作貫穿于建筑項目施工全過程,從前期施工準備階段到后期竣工驗收階段,都需要質量監管人員時時以工程進度、施工工藝、作業人員以及施工質量等要素進行跟蹤檢查與監督,以及時查找出工程質量缺陷或者存在的問題點,將質量與安全隱患出現的幾率降到最低點。但是,一些施工現場的質量監管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人為違規現象視而不見,導致小問題逐漸積累成為大問題與大事故,進而給施工企業造成難以彌補的經濟損失。
建筑施工企業首先應當結合企業發展規模與經營實際,進一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體系,避免出現制度死角,保證每一道施工工序都有相對應的管控制度,尤其與建筑工程質量相關聯的管理制度,工程技術人員、質量管理人員應當會同相關部門,進行集中商議與研討,以確定質量管理制度涉及到的各項條款與細則。比如《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施工質量檢查制度》、《試驗、檢測管理制度》、《質量問題處理制度》、《質量管理自查與評價制度》、《質量信息管理和質量管理改進制度》等,使每一項質量都能夠有效發揮管理效力,確保每一個分部或者分項工程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規可守。
比如在腳手架搭建環節,管理人員必須親臨現場,并在技術人員的陪同下,對整個搭建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如果發現連接件固定不牢,或者作業人員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管理人員可以向施工人員本人發出警告,如果作業人員屢教不改,應及時將情況反饋給上級領導或者部門,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2]。
工程質量是建筑施工企業的立業之本,為了保證建筑工程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工程與精品工程,施工企業應當在質量管理方面下大力度,下狠功夫,首先由企業負責人牽頭,建立健全內部質量管理機構,并明確每一個管理崗位的職責權限,構建一個責、權、利清晰對等的質量管理格局。每一名管理人員應當肩負起質量管理工作重任,對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進行巡檢、抽檢,并督促現場管理人員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自檢。其中的涉及的檢查內容包括:建筑物深基坑、樁基、地基處理的質量檢查,地基與主體工程中的鋼筋、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質量檢查,防水、保溫、鋼結構、幕墻等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供熱系統、采暖系統、通風照明系統、電氣系統的安裝質量檢測等。每一道施工工序都需要由質量管理機構中的專職管理人員負責,并形成一個詳實的檢查記錄。
培訓教育是施工企業日常基礎性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內容,是增強全體員工責任意識,促進員工整體素質提升的一條有效路徑。因此,企業應當結合建筑工程的規模、投資額度、建設重點以及現有管理人員的崗位職責權限,制訂一個可行性高、適用性強的培訓教育計劃,將建筑施工管理要點、管理過程中的突發事件有效應對、員工的個人綜合素養、施工企業的企業文化等內容納入到培訓計劃當中,并通過集中培訓或者線上遠程培訓等方式,使參訓人員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在實際工作當中做到恪盡職守,積極向上,以帶動其他領導員工的工作熱情,為提升建筑工程質量齊頭并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尤其是部分管理人員對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藝類型比較陌生,而且欠缺這方面的管理經驗,這就很容易出現管理漏洞,而埋下質量隱患,因此,可以通過集中培訓的方式,向管理人員灌輸施工工藝流程以及管理要點,保證在現場施工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管理效力,使一些管理難題迎刃而解。比如在雨季來臨時,如何做好軟基施工的管理工作,當管理人員接受內部培訓以后,就會熟練掌握施工現場的各項管理要素。像做好面層排水,在雨水來臨前保證攤鋪的松土壓實完畢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培訓體系的逐步完善對管理人員管理水平與綜合素養的提升大有裨益。
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使質量管理工作有了落腳點,有了工作方向,但是,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在管理機構健全的同時,應當綜合考慮建筑施工過程管理的重要性,而對施工全過程進行有效監督應當成為施工企業一項常抓不懈的基礎性工作。在監督過程中,管理人員應當明確具體的監督內容,比如基坑排水、石料回填、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等,都應當心知肚明。同時,為了驗證監督管理成效,施工單位需要定期對管理人員進行工作績效考核,考核以100 分基準分,60 分為及格分,對于低于60 分的管理人員,應當對其實施再教育,或者采取調崗措施,為其他的優秀管理人才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專業性強,管理流程繁瑣復雜,對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個人綜合素養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員應當積極借鑒成功的管理經驗,通過自主學習與經驗積累,能夠醞釀出更多的新點子、新創意、新想法,為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提供堅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