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永華
九江地質工程勘察院,江西 九江 332000
根據建筑行業要求,針對沉降觀測的一級布網的水準點距離建筑物200m范圍內,應至少設計2個觀察點。二級網布置中,應涉及觀察點3 個,距離建筑物50m;三級網觀測點4 個,距離建筑物20m 內。沉降觀測點的布置方式應為埋深式,并考慮沉降點永久使用問題。具體觀測中,應以三級網為基準,并且定期對三級網觀測數據與二級網復核,確保觀測結果真實性與可靠性。同時,也需要對二級網與一級網進行復核,提升高層建筑沉降觀測的精準度。
此外,在建筑物四角、轉角和外墻位置應每隔10~15m,設計一個觀測點。針對高低層建筑物、新舊建筑物和縱橫墻等結構,應將相關觀測點設計在交接位置處,具體設計要求應考慮建筑地質環境、載荷要求和不同建筑類型。值得注意的是,當建筑物本身寬度大于或等于15m 或地質條件相對復雜的建筑物,應將觀測點位置設計在承重墻內側,并且在框架、框剪和框筒位置上設計觀測點。根據建筑實際情況,對觀測點數量選擇至關重要。一般多層建筑應布設8~16 個沉降觀測點,高層建筑則需要布設10~20 個沉降觀測點,以滿足質量控制要求。
高層建筑施工階段沉降觀測時間選擇,根據施工進度的變化而做出調整。無特殊情況說明,通常情況下,當高層建筑基礎部分完成施工后,開始進行沉降觀測。其觀測次數與間隔時間應根據地基與實際荷載情況進行調整。一般民用建筑當建筑層數增加5 層,則需要開展一次沉降觀測。而工業建筑則需要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對觀測時間進行確認,例如,在基坑回填、墻體砌筑和設備安裝中均需要開展沉降觀測。
此外,在以下工況條件下,也需要組織沉降觀測。如高層建筑每增加載荷25%,或停工與復工銜接過程中。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當高層建筑停工時間較長,超過6 個月以上時,應每隔3個月安排一次沉降觀測時間,確保建筑本身結構穩定。觀測過程中,倘若附近地面載荷突然增加,建筑基礎四周存在大量積水等情況,均需要增加觀測次數。高層建筑突發沉降或裂縫問題時,也需要重新組織觀測時間,并且對建筑物進行連續觀測。
高層建筑沉降觀測中,對觀測流程進行明確十分重要,可提升觀測質量,確保相關數據獲得真實性。工作人員應根據編制的工程檢測方案,對沉降觀測周期和首次觀測時間進行選擇。同時,對觀測位置進行再次確認。觀測位置應從基礎部分開始。高層建筑存在一層或多層地下結構,應在相關位置埋設觀測點,將臨時觀測點設計在建筑物的縱橫軸線位置上。
首次觀測的高程值是日后觀測的基礎,因此,需要對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進行嚴格要求,不僅對工作人員技術能力,而且對觀測設備進行規范。本次高層項目沉降點觀測,使用了高精準N2、N3 級別的精密水準儀,并且對首次觀測點高程數據確認應在觀測兩次后再決定,以此保證數據真實性。高層建筑結構每升高一層,臨時觀測點應增加一層高度,指導觀測點達到規定的最高位置,再進行永久觀測點埋設,本次測量中,將永久觀測點設計在建筑標高的600mm 處,并保證每層施工完成后,對沉降進行復測,直到項目竣工交付[1]。
對高層建筑標高控制問題進行明確,就控制點的布置而言,應對標高進行精細化復測,注重在+0.00 以下,對建筑物各樓層板邊進行外控法應用,使得標高值投射在各樓板之間;而在高層建筑+0.00 以上,需要采取內控法,對封閉式控制點進行明確,并且將標高投射在建筑物結構的外邊緣位置,并且使用紅油漆對內控點的具體位置進行選擇,滿足控制點布置需求。
技術人員在進行標高控制工作時,應在建筑物底層設置控制線,距離高層建筑兩端軸線內側2.0m 處,應設計一控制線,以同樣的方法在高層建筑縱軸內側2.0m 處也彈一控制線,并且保持兩條線相互垂直。同時,在控制線交匯位置上方模板中心位置鉆一200mm×200mm 的放線洞,并且使用激光經緯儀器,將控制點投射在相關位置處,隨后進行打點放線工作。在高層建筑標高控制中,應對數據進行多次復核,降低偏差、確保精準度。
一是,對水平度進行測量。施工中,混凝土輸送管在慣性作用下,會產生水平力,使得建筑物發生水平位移,影響建筑模板可調性。為對施工因素進行控制,需要對水平度進行測量,確保建筑物總高度在可控制范圍內。
二是,對測量儀器進行控制。無論是沉降觀測還是建筑物實際標高控制,均需要相關測量儀器精準度滿足要求,使得測量數據真實有效。各類儀器需要在校驗部門規定的有效期內。并且需要對鋼卷尺進行校正,防止在實際測量中出現誤差,對測量儀器的控制,是提升標高測量數據精確度的關鍵。
三是,對引測點標高進行單獨測量,技術人員應根據相關質量管理要求,對相關測量數據進行復核,并且做好相關數據記錄工作,為高層建筑標高控制提供可靠參考。
綜上所述,在高層建筑沉降觀測和標高控制中,應對測量位置、時間和工作流程進行明確,選擇合適的方案與技術,對相關數據進行獲取,提升實際測量水平。同時,在工作過程中,應認識到測量儀器性能的重要性,對儀器進行技術校準,使得測量結果更加真實可靠,滿足高層建筑沉降觀測和標高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