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喜愛
三明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福建 三明 365000
本文以將樂縣高唐鎮鎮區環境改造提升規劃為例,通過對將樂縣高塘區區鎮實際環境的分析,梳理了生態駁岸在園林造景中的具體應用思路。最后列舉具體改造方案,旨在能夠推動生態駁岸在園林造景中應用的進一步發展。
將樂縣地處于我國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脈東南坡,屬于我國東南沿海內陸山區地帶;地勢西北、東南高,中間低;地貌類型復雜多樣,主要地形以山地為主,高山聳立、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錯落其間。高塘鎮位于將樂縣東北部、金溪下游,總面積252.2km2,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金溪由西向東貫穿全鎮,將高塘鎮分為南北兩部分。
高唐鎮內有許多的塊狀綠地,但大多都居民占用為菜地,有的甚至直接成為荒地,可供居民集散、舉辦活動和休閑娛樂的景觀用地十分缺乏;鎮內植物種類不夠豐富,喬木和灌木占主要部分,但由于長期缺乏管理,導致一些植物營養不良,植物的生長狀態參差不齊,毫無觀賞性;鎮內建筑結構類型有木結構、磚木結構、磚混結構和土木結構等,建筑風格十分不同意;建筑所采用的材料也多種多樣,有的用磚面裝飾、有的用水泥抹面、有的用石材干掛、有的直接磚墻裸露,形成一種雜亂無章的建筑狀態;建筑質量良莠不齊,新舊建筑混合并存,十分影響城鎮美觀。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數量稀少,缺乏管理,覆蓋面小,不僅不能滿足居民的使用需求,對人們的正常生活也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綜上,將樂縣高唐鎮鎮區環境現狀有其自身優勢也有嚴重的劣勢,優勢在于:其山、水、林、田、澤、村的格局清晰,風貌特征明顯;貫穿城鎮的金溪為其保留了原生態的自然山水界面;深厚且豐厚的歷史文化背景為人文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鎮區大體結構肌理明確,易于改造。劣勢在于:鎮容鎮貌雜亂無章,環境較差;建筑類型缺乏特色,影響美觀;文化傳承意識不強,許多傳統民俗工藝幾近消失;基礎設施配套不足,難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1]。在樂縣高唐鎮鎮區環境改造提升規劃方案中,將發揮其優勢,彌補其劣勢,通過生態駁岸的應用,全面改善鎮區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
在實際的城鎮環境改造規劃中,要以保護城鎮現有的環境為基本原則,在保持城鎮中的自然水系、歷史文化和生態景觀不受到破壞的前提下,對河道、湖泊等自然水系進行改造,從而建設集自然環保、人文特色、經濟實用與一體的濱水綠帶。將生態駁岸應用在園林造景中已經是我國城市鄉鎮在現代化發展建設過程中需要秉承的基本原則之一。城鎮環境的改造規劃,從根本上來講,就是要在優化城鎮環境的同時,保證其自然生態環境,園林景觀的建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這一發展需求。對于河流、湖泊分布較為廣泛的城鎮來說,借助原有的濱水綠帶和水體地形,打造一個山水相依、水陸相傍、空間開闊、貫穿城鎮的環境和景觀,不僅有利于完善城鎮的生態環境,輔助其構建健全的生態系統,對城鎮駁岸兩邊的水生植物、溫生植物的生長也十分有利。
將生態駁岸應用在園林造景工程中,就是要以一種尊重現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土地條件和資源的態度來進行景觀的塑造。在施工過程中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做到施法自然。選用鄉土植物和鄉土材料,就地取材,節約工程造價成本[2]。結合大環境,強調地域文化,發展旅游業等其他特色產業鏈,為城鎮的發展開發更多的經濟收入渠道,為當地聚集人氣的同時帶動產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在園林造景中,應用生態駁岸理念一般遵從以下幾個設計思路:(1)以“原生態、低成本、有特色”為總要求。(2)在滿足節點需要提供的功能的前提下,融入當地特色文化。(3)營造多類型、多層次的景觀,在設計園林景觀節點時要通過文化主題、元素為線索,達到相互呼應的效果。
在將樂縣高唐鎮鎮區環境改造提升規劃設計中,就充分利用了大金溪貫穿城鎮這一特殊地理環境,在沿岸的帶狀濱水區域設計生態駁岸及景觀序列。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其設計思路是:(1)將生態駁岸打造成為大金溪旅游圈中重要的一環;(2)南岸設計帶狀景觀序列,述說當地歷史名人的故事;(3)北岸保持自然山水界面,點綴節點,與南岸形成對景;(4)與??诖逑嚆暯?,體現“兩山”理論。
在生態駁岸的具體應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保留金溪兩岸山水岸線的自然狀態的基礎上設計濱水步道及沿線景觀;(2)濱水景觀的生態與老街風貌的特色相輔相成,強調古鎮韻味,實現古景再現;(3)注意景觀打造和行洪措施的協調與銜接,在參考金溪水位線、豐水位線和枯水位線的前提下對景觀進行分層次設計。
在對將樂縣高唐鎮鎮區環境進行改造提升規劃設計的過程中,生態駁岸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也體現在其他地方。例如在進行道路規劃道路和植物配置時,堅持以生態的手法,對農作物和植物有規劃地進行引導種植,將現有的土路改造為生態步道,打造一個具有完整生態鏈的濱水濕地公園。這種做法既保留了鄉村自然風貌,也簡化了后期管理過程,降低了維護成本,同時又有效實現了園林景觀環境的改造提升[3]。根據濱水區域不同的情況來設計相應的生態駁岸形式,例如在河濱寬闊的位置,可以打造濕地公園;在地勢平坦,較為寬闊,但存在較大高度差變化的濱水地帶,可以結合高度差的變化設置仿木觀景平臺;在幾乎臨河,地勢陡峭的地帶,采用生態護岸等。
在城市環境的改造提升規劃中,減少鋼筋混凝土的使用,采用生態駁岸打造園林景觀,能為為水生植物和溫生植物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為城市打造一個自然優美、功能健全的濱水地帶,還能為城市創建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