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合成氨需求達到1.5億噸(以氮產品1.824億噸計)。
IHS Markit旗下農業業務Fertecon的首席氨分析師格奧吉·艾里謝夫表示,其中總量約一半用于尿素生產,另外20%用于生產其他化學產品,包括己內酰胺、丙烯腈、氰化氫(HCN)和硝酸。
艾里謝夫在IHS Markit 世界石化會議(WPC) 2020年在線會議上表示,在2016—2019年大規模增加產能之后,其中包括美國得克薩斯州自由港、俄羅斯Kingisepp和印度尼西亞Luwuk的三個大型商業合成氨項目,合成氨的價格現已經處于周期的底部。
自2014年以來,雖然合成氨和相關肥料的價格一直在下降,但價格波動的幅度有所下降。
價格下跌的原因包括天然氣價格的大幅下降以及主要的產能建設投入。
艾里謝夫補充道:“2020年3月的油價下跌對國際天然氣價格構成了新的挑戰,目前國際天然氣價格正面臨新的壓力。”
艾里謝夫預計,在2020—2023年期間,建造的合成氨裝置將會減少,僅包括一個商業裝置,一個在阿曼Salalah的33萬噸/年裝置。在至2024年底的下一波浪潮中,美國得克薩斯州的墨西哥灣沿岸合成氨廠和沙特阿拉伯Ma’aden 3廠將投入使用。
需求增長雖然緩慢,但可能會開始吸收過剩產能,導致市場重新平衡。
然而,冠狀病毒病的大流行預計將對需求增長產生巨大影響,石化行業受到的沖擊尤其嚴重,原因是大流行期間的限制以及隨后的經濟放緩。
Fertecon的短期和長期預測目前正在修訂,以考慮到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對世界經濟的影響。
艾里謝夫指出,最近的產能增加并不是受合成氨的需求推動的,而是通過天然氣使其轉化為易于銷售和運輸的產品,如合成氨、甲醇和液體燃料,通過天然氣轉化成油的過程來實現的。
全球己內酰胺生產消耗500萬噸/年的合成氨、300萬噸/年的丙烯腈和50萬噸/年的HCN。
合成氨的國際貿易約占全球消費的11%。
合成氨也被用作燃料,我們可以預期,在不久的將來,合成氨將被用作燃料,例如在船舶上。
印度和美國是最大的合成氨進口國。然而,由于國內產能的擴張,美國的進口有所下降。
艾里謝夫補充說:“2018年,美國是最大的進口市場,進口310萬噸,2019年下降到25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