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0 天日夜酣戰,武漢火神山醫院于2020 年2 月2日正式交付軍方。
由中建三局主承建的武漢火神山醫院位于蔡甸區武漢職工療養院內,主要用于收容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項目占地面積約5 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39 萬平方米,總床位數約1000 張,項目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和高于現有傳染病醫院的防護隔離標準,設有接診室、負壓病房樓、重癥監護室、CT 室、手術室、檢驗室、網絡病房、垃圾處、垃圾暫存間、救護車洗消間等,功能齊全,引進國內最先進的醫療設備,為患者和醫院人員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診療環境。
下面我們再從建設者的角度,看裝配式建筑是如何創造奇跡的:
全面施工前,需平整好施工場地東西高差最大達近10 米的地面,既有建筑物需要拆除,還有大量清淤工作和魚塘回填任務。然而,整個項目臨水而建,周邊只有一條主干道路通往工地,物資交通進出壓力巨大,燃氣、高壓遷改協調量較大。
1 月24 日上午,中建三局成立武漢市抗肺炎應急工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指揮中樞正式形成。當日,項目入場挖機95臺,推土機33 臺,壓路機5 臺,自卸車160 臺,160 名管理人員和240 名工人集結完畢,并組建起2000 人的后備梯隊。就在除夕夜,項目現場機器轟鳴、人聲鼎沸,一座座小土山被連夜鏟平。
施工現場,項目幾乎每天有4000 多名工人和近千臺各類大型機械設備及運輸車,24 小時輪班作業,時值春節假期,許多農民工都已返鄉過年,短時間內如何調集這么多工人?
1 月23 日進場當晚,中建三局迅速調集了武漢市正在加班的5 個建設項目中的1400 多名工人,場地平整等工作才可以迅速展開。與此同時,中建三局還廣發“英雄帖”,通過勞務分包公司迅速召集工人。湖北含璋勞務公司總經理付劍平說,1 月23 日晚接到通知后,24 日一大早就帶著一輛大巴直奔恩施,沿路到宜昌、荊門、荊州、仙桃等地接回工人;同時,又動員武漢周邊農村的工人結伴前來。
現場物資需求量巨大(箱式板房需求量達1650 間,各類門達1500 樘,混凝土需求達1.4 萬方,HDPE 膜需求量達10萬平方米),春節期間臨時備貨,型號也會出現參差不齊。
中建三局堅持系統協同,緊急抽調具有豐富醫療建筑經驗的技術骨干,直接派到武漢市消防審驗中心、市疾控中心及各參建單位全程協同設計院共同設計圖紙。物資采購團隊第一時間將現有能采購到的物資設備及時反饋到設計院,有的放矢地根據現有材料設備出圖。進入施工現場,雖然廠家生產的板房規格型號都存在差異,但中建三局對集裝箱進行“精準定位”的深化設計,將不同廠家的材料科學有效拼裝到一起。
中建三局牽頭,聯合武漢市政等多家單位參與,各類專業分包單位更是達到上百家,整個火神山建設現場,時間緊、任務重、人員物資有限、參與單位眾多,如何協同作戰發揮1+1 >2 的效果?
各單位的高效聯動作戰是重中之重。中建三局迅速搭建組織體系,現場成立了武漢城建局、中建三局、參建分包單位三級指揮作戰系統,所有單位凝聚共識、統一調度、互相配合,協同作戰。各參建單位無縫對接,市政配套單位全天候服務,高壓線、燃氣管道僅用時一天就改遷完成,為工期高效推進提供保障。在這個7 萬平方米的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從160 人到近千人,勞務工人從240 人到4200 人,大型機械設備、車輛從300臺到近千臺,現場作業實行兩班輪班制,24 小時不間斷施工。
近千名管理人員、4000 多名工人24 小時不停歇趕工。可是,疫病就在身旁,自身的防疫又如何保障?
三局各參建單位均把現場疫情防控作為重中之重。組建安全防疫管理團隊,分成兩個安全小組與現場施工同步“兩班倒”,24 小時不間斷安全監管。項目建立了“5+3+8”模式開展防疫工作,“5”即在辦公區、工人生活區設置5 處固定的紅外線測溫儀,“3”即在施工現場設置3 處流動測溫點,“8”即8 位管理人員隨身攜帶測溫儀現場巡查測溫,確保所有作業人員每天監測體溫不少于4 次。火神山工程開工至今,施工現場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參建人員未發生一起疫情感染狀況。
火神山醫院將集中收治患者,減少疫情擴散,而在院內,又如何保護醫護人員,防止交叉感染?
醫院以“潔污分流、醫患分流、人物分流”為原則,采用嚴格的“三區兩通道”設計,醫護人員按“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的工作流程布置工作區域。每進入一級區域,醫護通道與病患通道完全分離。在隔離病區病房內設有一個由兩層玻璃和紫外線系統構成的傳遞艙,病人的餐食和藥品都會從這個傳遞艙傳遞進來,通過傳遞艙內的紫外線系統消毒,避免感染。每個病房安置有兩個床位,房間內有獨立的衛生間,多重保護下,為醫護工作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環境。
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呼吸系統傳染病醫院,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成,又臨近知音湖邊,如何在施工過程中避免污染環境,建成后又能否達到環保標準?
在施工過程中,中建三局用“兩布一膜”解決施工污染難題,醫院鋪設了5 萬平米的高性能防滲膜,讓污水和廢棄物無法滲透下去。醫院的管網實施全封閉運行,搭設雨水、污水處理系統,經過兩次氯氣消毒處理,達標后才可排入市政管網,確保不會污染周邊環境和周圍的湖泊。每間病房均分別單獨設置不循環的新風系統和排風系統,它們共同構成負壓系統,保持病房空氣新鮮潔凈,排出氣體經消毒后才會排入空氣中;在1號病房樓南側設垃圾焚燒爐,固體廢物集中焚毀,確保不造成環境污染。
戰役終將結束,勝利必將到來!此次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造時間短、任務重,均采用了模塊化建筑的形式,而模塊化建筑是裝配率極高的一種裝配式建筑形式,裝配式建筑快速建造的優勢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因此,我們可以驕傲地說:火神山醫院交付證明:裝配式建筑=火速+神速=火神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