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職業大學 建筑工程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1
當前經濟快速增長,建筑產業作為第二產業的組成部分,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如何把傳統的建筑業由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型、增長數量型向效益型、發展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管理與科技的創新、推進建筑產業化進程、提速信息化建設等,整個建筑產業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1]。
現代建筑產業要求以社會化大生產的方式對建筑產業的生產過程進行組織,提高建筑產業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為用戶提供性能優良的綠色建筑產品,實現建筑產業的轉型升級,使整個建筑產業達到和超越國際先進水平的過程[2]。
近些年來,國家建設部對現代建筑產業的發展高度重視,也出臺了相關政策。《住房城鄉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指出要凸顯綠色建筑與節能,要求充分認識綠色建筑行動的意義。而新型建材的研發、預制裝配結構的興起、住宅產業化等關鍵技術,恰恰滿足了這個戰略要求。在由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舉辦的“中國住宅產業化發展專家沙龍”上,來自國內外的與會專家認為,建筑產業化是行業實現轉型升級、提升產品品質的必然發展方向。
2014 年11 月江蘇省政府出臺了《關于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這是建筑業向工業化、信息化邁進的大好時機,行業上下要抓住機遇,吃透文件精神,謀劃企業未來發展方向。要加快人才培養,開展多層次的建筑產業現代化知識培訓,盡快掌握相關前沿知識,提高科學管理和技術水平,特別是要加大工人隊伍的培訓和教育。要加強建筑企業機制和體制創新,用制度創新推進建筑企業管理走向現代化。從2015 年1 月1 日開始,江蘇省正式對新建民用建筑實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3]。在江蘇乃至全國現代建筑產業發展的背景下,如何針對南通建筑業區域產業發展的基礎、現狀和優勢,將現有的研究成果和建設基地進行高效整合,實現資源優勢互補,避免重復投資和建設,為加快南通建筑業轉型升級、推動南通建筑業科技創新、整合資源進行基礎研究和提供參考數據[4]。
2019年南通建筑業總產值突破8000億元,截至2019年底,南通建筑已在中國神州大地上建造了110 項魯班獎工程,在全國地級市中遙遙領先,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建筑業已成為南通名副其實的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富民產業和形象產業[5]。但如何把傳統的建筑業由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型、增長數量型向效益型、發展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管理與科技的創新、推進建筑產業化進程、提速信息化建設等問題,這不僅需要政府的指導、政策的扶持,更需要有企業家的決心與勇氣。
南通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中,已建立現代建筑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發基地,開發PC 技術體系等的企業有:中南集團、龍信集團、南通三建、南通四建等。海門市龍信廣場一期項目、龍信廣場(二期工程)7#、8#、9#樓(預制裝配率67.5%)、南通政務中心北側停車綜合樓等被確定為江蘇省建筑產業現代化示范工程項目;南通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為江蘇省設計研發類示范基地,南通科達建材股份有限公司、龍信集團江蘇建筑產業有限公司、南通市康民全預制構件有限公司等為江蘇省部品生產類示范基地。
南通市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構建了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成品房建筑“三位一體”產業化發展模式。南通三建集團建成江蘇省首家國家級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筑產業園,同時擁有集自主設計、研發、施工以及建材研發于一體的建造體系;江蘇中南建筑產業集團引進的預制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體系;龍信建設集團引進的預制裝配式整體框架結構體系,能夠滿足大面積裝配式建筑需求,實現了產業化全過程管理[6]。
(1)各建筑業企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把握產業升級脈搏、緊跟建筑產業化浪潮,進一步搶抓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機遇,投入巨額資本建設一流的現代化生產廠房,購買裝配式PC 構件自動化生產流水線等全套先進的設備設施,具有混凝土預制疊合板、預制樓梯、預制梁、柱、外墻板、陽臺板及空調板等PC 構件的生產能力,充分滿足市場對PC 構件產品的需求。
(2)探索出南通建工的精益建造模式,實現了零距離溝通、零質量缺陷、零現場堆放、零安全事故、零交接窩工、零進度障礙的精益管理。多個已建和在建項目模塊建筑體系實現了技術系統化、設計標準化、生產工業化、裝修一體化和施工裝配化。
南通作為全國著名的建筑之鄉,發展現代建筑產業首當其沖。此次調研發現南通地區以預制裝配式為主體的現代建筑產業取得了一些成果,初具行業優勢。今后,南通地區需結合區域經濟發展態勢,發揚南通鐵軍精神,繼續發展現代建筑產業,促進建筑產業的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