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2
隨著我國農村建設事業的推進,我國農村建設已經進入了全新歷史時期。美麗鄉村建設和特色小鎮建設成為我國農村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在二者發展過程中,特色小鎮是新時代鄉村建設的重要載體,承擔了推動各類型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責任。在其建設過程中,可以發揮當地的優勢條件發展特色產業,將“產業、文化、社區和旅游”四大功能進行融合。我國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建設是助力城鄉協同發展的關鍵途徑。二者在趨異性方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我國大力推進的美麗鄉村建設是進入全新歷史發展階段后實現農村地區發展的必然要求,通常情況下屬于民生工程性質[1]。特色小鎮是我國農村發展的重要平臺,其中融合了豐富的創新創業精神,是農村人民發揮創新創業精神、引領新時代農村發展的重要場所。
美麗鄉村在產業定位方面更重視發展生態環保的綠色農業,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的發展手段。特色小鎮在該方面更加注重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實現農村新型產業的發展。
在打造美麗鄉村時,建設主體以農村村民為主。農村村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行為都會影響到其建設過程。但是在鄉村特色小鎮的建設中,政府相關部門為引導力量,社會企業為建設主體。
2020 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農村建設作為我國整體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關建設工作也在有序進行。衡陽市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貫徹協調、創新、綠色、共享和開放的發展和建設宗旨,并用其指導具體的建設活動[2]。除此之外,在其建設過程中,還應當充分發掘衡陽市農村特色,因地制宜的開展建設工作。美麗鄉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村村民,因此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還應當充分尊重當地村民的意愿。
在特色小鎮建設的過程中,主要有兩個關鍵點需要進行重點把握。第一,建設規劃和具體建設活動要突出衡陽農村特色文化,尤其是不同鄉村具備的差異性文化特色。以此可以依托衡陽鄉村的特色文化發展相關文化產業,構建特色文化小鎮。第二,要充分發揮衡陽市農村的區域優勢。在建設特色小鎮的過程中,要關注不同農村地域的區域優勢,有效促進特色小鎮建設進程,提升發展質量[3]。
產業發展是小鎮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和經濟支撐。特色產業建設過程中,要在擴大產業市場占有率,優化和完善產業供給鏈條以及不斷擴充產業生態方面進行發力。第一,小鎮特色產業發展要結合當地區域優勢重視特色品牌的建設。在現代產業競爭中,品牌影響力是決定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特色產業建設中,一方面要增強產品研發能力,提高特色產品品質,另一方面要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和維護,逐漸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招牌產業,為小鎮發展奠定經濟基礎。第二,要優化產業鏈條,打造完善的產品生態圈。通過完善產業鏈條可以擴充種類,提升市場占有率,增強消費體驗。第三,要加快打造新型產業格局,加快產業發展新形態的建設,使小鎮產業成為地方產業優化轉型的重要平臺。
在進行文化建設時,要對當地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特征進行“摸底”。通過對小鎮進行“摸底”,要達到理清當地文化資源和文化特征的目標。在對當地文化基因做到透徹掌握后,才能目標明確的建設小鎮文化,才能找準特色小鎮文化建設的重點和發力點。具體而言,有以下方式可供參考和借鑒:第一,規劃者、建設者應當加大力度對小鎮的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文化事跡、鄉風民俗等文化資源進行發掘梳理,才能在建設小鎮文化時將特色文化予以傳承,把當地優秀文化故事講好。第二,建設、發掘和發揚當地文化要抓住突破口進行合理規劃。相關人員可以通過走訪等形式充分了解小鎮的文化特征。通過該過程可以做到對小鎮的文化優勢和劣勢充分把握。在此基礎上,科學合理的規劃小鎮文化建設路徑。第三,要對當地的文化資源進行深度挖掘。首先,應當結合實際確定小鎮的文化主題。其后,依托文化主題,深度傳承文化底蘊、充分宣傳文化予以、加快研發和推廣文化產品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全方位打造文化小鎮、發展有特色的文化產業。
小鎮進行開放性創新是指要在不同的要素間進行有目的的分布式的創新[4]。在該種創新過程中,互聯網技術成為其中的關鍵要素。在傳統小鎮的建設過程中,塊狀經濟是其主導因素。但是,在進行開放性創新發展時,可以將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以及AI 技術運用在小鎮開放性創新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各類創新要素的集聚。將新型科技要素充分引入并與小鎮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可以打造具有創新性的實體經濟,可以有力推動小鎮產業逐漸向創新研發、新型產業、技術孵化等方向發展,從而逐步推動小鎮的現代化建設,逐漸構建起具備現代化特征的小鎮經濟體系。與此同時,小鎮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技術時,可以促使小鎮塊狀經濟逐漸實現基于創新網絡的區域融合發展,從而提升小鎮在區域產業鏈中的作用與價值,助力小鎮產業發展。
特色小鎮建設可以有效推動我國農村新時期建設工作,促進農村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衡陽市積極建設特色小鎮,可以充分盤活農村地區這一發展的關鍵要素,助力衡陽市農村實現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