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號碼:3505001977****4025
隨著泉州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園林綠化成為城市生態建設、改善人居環境和提升城市景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十幾年來,泉州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先后榮獲“國際花園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稱號,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
(1)城市園林綠地缺乏科學、系統的合理布局。城市園林綠化的目的就是要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景觀,構建優美的人居環境,但目前一些園林綠化工程建設與城市綠地系統規劃脫節,城市園林綠地布局不合理。比如,泉州中心市區現在除了“山線”、“水線”城市綠道,只有東湖、西湖、濱海三個面積較大的城市公園,江南片區和城東未建有城市公園。
(2)城市綠化風貌缺乏地方特色。園林景觀設計過于強調借鑒國內南方城市和省內臨近城市的成功案例,沒有充分發揮當地城市地理條件、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特點,體現自己的城市園林綠化風格,塑造個性化園林景觀作品。例如,有的園林綠化工程為了構建南亞熱帶風光景觀,出現引種棕櫚科植物和樹種搭配不合理,市民群眾對城市園林綠化褒貶不一。
(3)城市道路綠化缺乏規范的施工管理措施。園林綠化施工管理是工程建設中的一大重要環節,施工質量是確保綠化植物生長和發揮景觀效果的基礎,但是道路綠化作為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最后一道工序,往往強調“迎通車、趕工期、快掃尾”,忽視苗木、種植土和施工質量。譬如,2017 年泉州中心市區在進出城通道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建設中,發現原有道路分車帶綠化存在建筑垃圾回填和不解除土球包裝袋等問題。
(4)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缺乏應有的檢查督導機制。這幾年,城市園林綠化持續得到重視,城市綠化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但是“重建輕管”的現象依然存在,養護資金投入不足,養護質量好壞缺乏有效約束。又如,泉州中心市區有的片區改造配套綠化施工養護期滿后,未及時移交造成綠地失管,區級綠化養護普遍存在資金不足和缺少管理技術人員,綠化養護質量低、效果差。
(1)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和修編滯后,由于城市綠地系統編制時間較長,出現城市建設和片區改造早于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審批,沒有嚴格按照城市總體規劃落實園林綠化建設,造成城市綠地缺失和布局不合理。
(2)園林景觀設計習慣于拿來主義,盲目崇外跟風,追求“新、特、異”和“高、大、上”,忽視當地城市歷史文化特色和園林綠化自然優勢,導致綠化風格雷同、園林設計模式化,城市園林綠化難以體現地方特色。
(3)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管理水平不高,一方面是工程項目建設缺乏園林綠化專業技術人員和現場指導,另一方面是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意識不強和監督不到位,出現降低標準、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等現象,達不到應有的綠化景觀效果。
(4)有的把城市園林綠化作為政績工程,只注重工程建設,忽略綠化養護投入,也有的把工程建設的配套綠化看作可有可無的項目,個別出現“建而不管”和“長期失管”,導致一個項目、一個工程多次建設,重復投資,浪費資金。
(5)城市綠地養護沒有統一的養護管理標準和切實可行的考評辦法,在綠化管理上存在職責不清、獎懲不明的現象,導致綠化養護管理不落實,應付了事,一旦發生問題互相推諉扯皮,嚴重影響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水平。
(1)加強城市綠地系統的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是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科學規劃的關鍵所在,作為城市園林主管部門,在進行綠地系統規劃過程中,一定要將城市自身的特點突顯出來,充分城市的具體地形地貌、生態特性和歷史文化,科學地規劃公共綠地與專用綠地、城市公園與大型公共綠地、城市主次干道與河道水體綠化帶,體現當地特色風格[1]。
(2)維護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是城市規劃體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體相對獨立和必須完成的強制性內容,也是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指導性文件和依據,并具體落實到城市建設中,確保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和其他綠地等五大綠化按規劃組織實施。
(3)挖掘當地城市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創新園林設計思路。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與改造中,一是要根據城市特色和文化內涵,塑造彰顯個性和富有創新的園林風格;二是要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大力鄉土樹種,適地適樹,構建地方園林風貌;三是以人為本,打造清新怡人、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
(4)強化城市園林綠化施工養護技術培訓。針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養護技術力量不足、監督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定期、不定期組織園林綠化企業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和養護規范技術培訓,培養高素質的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養護專業管理隊伍,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質量和養護品質,打造城市園林綠化特色品牌和靚麗名片。
(5)加大城市綠地養護政府資金投入。城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各級財政是城市綠地養護資金投入的主體,按綠地所處位置和養護等級核定養護經費,確保城市開放式公園、大型公共綠地、市區主次干道綠化的養護資金投入,同時規范城市綠地養護市場化運作,提高綠化養護資金效率和管理水平。
(6)完善城市綠化養護考評和監督管理機制。根據不同的城市綠地養護等級編制相應的養護標準,制定和完善切實可行的城市綠化養護考評辦法,建立具體獎懲措施,制約城市綠地管理單位和養護企業落實管養責任,并加大城市綠化管理的執法力度,加強城市綠地巡查和監管,嚴格查處破壞城市綠化設施和毀綠行為[2]。
城市建設和城市化的進程,推進了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滯后、城市綠化技術力量不足、園林景觀設計“千城一面“、工程建設“粗制濫造”和“重建輕管”現象等問題普遍存在,嚴重影響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發展。為此,通過剖析存在問題的根結,提出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城市綠地系統,根據歷史文化和自然優勢構建城市園林綠化的地方特色,加強管理技術培訓和加大綠化養護投入,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健康、有序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