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才
(哈爾濱易順建筑勞務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汽車,人們的出行和橋梁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在橋梁施工的過程當中沒有應用進新技術,就很難保證施工質量。如今,科學技術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橋梁施工的過程當中,還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使整個施工效果不佳,而在應用進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之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保障,滿足橋梁工程后期使用標準。
在橋梁施工的時候,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有著積極的作用,通常情況下,在使用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之后,工程多個環節都會有所接觸。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的實施需要借助移動模架造橋施工設備的幫助,設備上一般都自帶箱梁和承臺作為支撐,在進行現場澆筑的時候可以確保操作變得更加便捷、有效,發揮技術的作用、價值。在橋梁工程施工中應用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并不需要在橋梁下方安裝支架,只需在牛腿鋼結構的主梁上安裝支撐外模板。主梁可以借助牛腿支架的力量支撐在承臺上,并通過平車完成推進、電氣系統移動等操作,最終實現現澆梁施工[1]。并且,在傳統的橋梁工程施工中,涉及大量的成本、材料等資源,有的資源并沒有實際落實到工程中,而是浪費掉了,在應用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以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材料和成本的投入,可以將橋梁工程的結構加以優化,而該操作則可以適當減少橋梁自身重量。與此同時,在實際的施工中,難免存在建筑物裂縫等問題,在使用進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后,就可以把橋梁工程的韌性加以提升,從而避免出現裂縫現象。因為橋梁本就有著較大的重量,這就使得橋梁在投入使用之后,會產生主拉應力,從而影響橋梁結構、性能。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使用到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該技術可用將主拉應力減少。牛腿支架在分段加工和進行現場組裝時,是使用高強度螺栓連接的,中主支腿和后主支腿都需要垂直安裝的,確保吊桿的預應力和鋼筋的受力都是平衡的。橋梁工程最大的特征就是跨度比較大,所以,其承受能力必須滿足要求,施工單位為了確保橋梁工程的受重力可以滿足實際所需,都會將其設計成為T 字梁或箱梁結構。這兩種形狀的橋梁工程受拉力部分的壓力是最大的,所以,在建設的時候成本投入也是最多的。就可以使用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來加強穩固性,而該方法和傳統方法相比較,要實惠許多,效果也是相似的,更受相關領域的青睞。近些年來,我國非常重視交通設施打造,在質量問題上更是看得非常重要,特別是橋梁工程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方面。為了提高橋梁施工的質量和安全,我國相關政策要求橋梁施工需結合進先進技術,而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和橋梁工程有著一定的契合度,可以提高工程施工質量[2]。
移動模架造橋施工設備主要是主梁、提升機構、支腿、C 形梁、液壓電動系統以及螺栓等組合而成的。在將其應用進橋梁施工中時,需要先將牛腿組裝完成,再組裝主梁,緊接著是完成牛腿和橫梁的安裝工作以及主梁吊裝工作,再鋪設底板[3]。
在組裝完移動模架系統之后,就要安裝移動模板,具體的安裝工作包含墩旁托架、支承臺車、主梁和前后導梁和模板。首先,在安裝墩旁托架時,首先要把加長支撐柱和長柱螺旋撐桿安裝上去,再安裝托架,在安裝完之后再將其加以適當的調整,確保其滿足施工規范。特別是精軋螺紋鋼筋,需確保鋼筋綁扎的牢固性和張拉力,施工人員可以在拉緊鋼筋的時候添加預應力,讓托架和梁墩、鋼筋的受力是平衡的[4];其次,在支撐臺車的安裝上,施工人員需要把支撐臺車安裝在墩旁托架的軌道后面,使其和油管連接起來,再安裝墩旁托與支撐臺車反鉤擋板;在這些設備都安裝完成之后,施工人員還需對空車的運行情況進行檢測,檢測完畢后安裝主梁和前后導梁。在安裝的過程當中,施工人員需要從橋梁施工的實際情況進行,施工人員需根據橋梁施工的實際進展拼裝地面,在拼裝時還要不斷的進行調整,調整對象主要是鋼筋箱梁。一般,鋼筋箱梁的拱度是50m,為了避免超出規定拱度,主梁就應當沿著橋梁的方向來安裝,和橋梁保持縱向平行,隨后,施工人員再將螺栓擰緊確保穩定性;前導梁和后導梁的安裝都要和橋梁地面拼裝進度相結合,通常情況下,都是在地面拼裝全部完成之后再吊裝吊車的,施工人員可以使用M30 的螺栓,按照950N·m 的擰緊力矩來連接主梁和導梁;另外,在模板的安裝上,安裝底模的過程當中,要先把千斤頂準備好,并保證千斤頂的延伸度和工程實際相符合,確保千斤頂在工作時可以伸縮自如,在安裝時需要注意的是,要從內往外進行安裝[5]。在安裝主梁以及橫梁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使用M30 螺旋,采用750N·m 的擰緊力矩,在連接橫梁的時候也需遵循這一原則。不僅如此,在安裝底模的時候,施工人員需注意,底模需要和橋梁的主梁同一時間起拱,在起拱之后再進行分段安裝。在安裝內模時還需在底模板綁扎完之后安裝,施工人員要先安裝腹板和支撐板以后再安裝頂模板;在安裝端模的時候,要先把鋼筋綁扎好,并完成地板端模安裝工作,從而為之后的頂板端模安裝工作奠定好的基礎。
模架移動的第一步就是拆除模架,在拆模時施工人員需先拆內模撐桿,再拆除內模,如果說混凝土還未完全干燥,那么就應騰出足夠的時間,等混凝土完完全全干燥之后再實施拆除操作,通常情況下,混凝土的強度應當在3.5MPa 壓力下,才能實現拆模工作。在預應力張拉施工完成之后再對油缸進行適當的調整,將螺母拆下來,就可以完成外模脫膜工作。如果出現PC 梁下滑的情況,那么就要將油缸的可操作性加以提升,可以將其往下移動10mm 左右,把后端油缸往下移動20mm,確保PC 梁可以正常滑落,然后再對另外的油缸完成拆除以及脫膜工作[6];第二步是桁架的橫移。在橫移之前,要保證前墩、墩旁托架的質量是符合施工要求的,不能有任何的質量問題存在,而底膜橫梁、走臺軌道應保持干凈整潔,把電源關閉之后還需檢查電纜有無故障后拆除螺栓;第三步是合模,桁架橫移結束以后,與模架相結合,確保油缸的位置仍然在墩旁支架旁邊沒有變動,施工人員把桁架的高度往上移動一些,使其和制梁的高度一致[7]。
首先,在安裝預應力管道的過程當中,在安裝縱管的時候施工人員需先進行注水測試,看管道是否存在質量性的問題,選擇一個合適的方法確定預留孔道位置以及大小。需要注意的是,預留孔應當是平滑的,孔壁不應有凹凸不平的地方,而預埋缸墊和預留孔的中心線夾角應是90°。為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穩定性,施工人員可以使用定位鋼筋制作波紋管道,在澆筑的時候這類鋼筋不易位移,與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有著更好的整合度;其次,在安裝鋼筋時,鋼筋需保持干凈,不能出現生銹的情況,如果發現有油漆或鐵銹等,就應當在正式使用之前清洗干凈;并且,鋼筋應當是平直的,不能有任何的彎曲變形現象,當施工單位在使用冷拉的方式調直鋼筋時,一級鋼筋的冷拉率不應超過4%,二級鋼筋不應超過1%,且在調直之后鋼筋不能出現任何明顯的損傷。在安裝鋼筋的過程當中,要確保鋼筋沒有站上泥土、油漆等物質[8]。在安裝之前,施工人員需結合圖紙實況來進行,熟悉圖紙和配料單,以及鋼筋加工形狀等等,整個安裝過程還需安排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發現有問題時及時傳達給現場管理人,快速制定解決方案,從而提高鋼筋安裝質量。
在橋梁施工中已經應用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的融入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需完成移動模架系統的組裝、移動模板的安裝、預應力管道和鋼筋的安裝等工作,發揮移動模架現澆梁技術的優勢,提高橋梁施工質量及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