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秋帆
(貴州師范學院,貴州貴陽 550018)
BIM 技術是應用于建筑工程領域,具備較強實用性的一項管理技術,該項技術不僅在建筑工程管理領域進行廣泛應用,還獲得可觀的管理成效。BIM 技術應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促進施工各階段管理效率提升,推動建筑行業穩步向前。現階段,BIM 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應用還未達到最高水平,仍需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為建筑行業發展獲取更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所謂BIM 技術,也就是建筑數字或信息模型,是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依托,從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出發,全方位管理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運營等。近年來,我國科技發展較為迅速,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BIM 技術在社會各領域的應用,時至今日,BIM技術在建筑領域已經占據了關鍵的位置。
早在20 世紀70 年代,美國博士查克尹士曼就已提出BIM技術,查克博士認為利用BIM 技術,能夠基于計算機,將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幾何特性、功能、構建和技術要求等,以信息模型的形式歸納出來,然后將各項信息模型進行整合,匯為包括施工進度和施工各方面信息在內的單一模型,以實現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隨著科技進步,BIM 技術也日趨完善,現階段,各個國家對BIM 技術的定義不盡相同。麥克勞希爾建筑信息公司對BIM 技術的定義獲得了較高的認可,其認為在建筑領域中應用BIM 技術,是以數字信息模型管理建筑設計、施工和運營等階段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建立建筑數字信息模型,實現對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這種觀點也是時下一種關于BIM 技術較為完善的定義。
所謂全建筑生命周期,顧名思義,是始于建筑工程的設計階段,中途歷經建筑工程的施工、運營等階段,最終止于拆除階段。建筑工程帶有復雜性的特點,因此,如何進行全建筑生命周期的劃分,以取得最優的管理成效,已成為各個建筑單位應當首要考慮的問題。我國將其劃分為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四個階段。所謂規劃設計階段,就是選用專業的設計單位,在項目定位的基礎上,從建筑要求的功能和風格出發,在確保建筑安全性的前提下,對建筑物的整體結構進行設計,以實現建筑物美觀性和藝術性要求的有機協調;所謂施工階段,是指基于設計圖紙,完成新建、改建和擴建等活動;所謂運營階段,就是指對建筑的維護、管理等工作。
總之,BIM 技術在建筑領域的應用,使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顯著的變化,對建筑行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當前,隨著建筑物風格的多變,建筑空間結構趨于復雜、建筑內部使用功能多樣、建筑智能化等對建筑的施工提出新要求。傳統的平面圖紙由于無法用三維立體圖形表達,在作為施工依據的過程中,常出諸如管線布局空間不夠等突發性問題較多,造成設計變更量大、工期延誤、造價增加等,無法保證建筑物的最終形態與設計完全相符。BIM 技術的應用,將平面圖紙轉化為三維立體圖形,將建筑實物通過立體模型方式展現出來,利用可視性將內部結構進行展示,使建筑人員直觀對建筑物進行了解,在保證工期的基礎上高質量完成建筑[1]。
建筑工程具有參建單位多的特點。建筑物從設計到實施的過程,都需要各專業、各參加單位的通力合作,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實施。如在設計階段,利用BIM 技術的可視化特點,可以充分發現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參建方的溝通和協調制定合理的處理措施。在施工階段,施工單位可以應用BIM 技術,對管線布局、建筑材料下料、備料等提出更加合理的建議,能夠提高各工班之間的協作,提高施工效率。
BIM 技術最主要特點就是模擬性,BIM 技術能夠在建筑項目設計階段,對建筑工程外部形態進行模擬,對建筑性能及建筑施工的重點、難點展開模擬。除此之外,BIM 技術還能夠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建筑突出情況疏散演習模擬,對自然光照進行模擬等。將BIM 技術應用于建筑工程造價預算,能夠科學合理的控制造價,讓建筑企業獲得更多經濟收益[2]。
BIM 技術主要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建筑工程管理,在整個建筑過程中均發揮重要作用。BIM 技術能夠將整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記錄下來,方便建筑企業信息及時更新與查閱。利用BIM 技術延續性特點,能夠實現對建筑管理信息的動態監管,及時對工程進度進行核對,有效避免錯誤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影響工程施工進度。
科學技術進步,傳統建筑管理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當下建筑管理的要求,擁有信息化技術管理方式的BIM 技術應運而生,BIM技術是對傳統管理模式進行優化,與建筑行業發展需要相吻合。建筑工程管理應用BIM 技術,不僅能優化管理模式,還將工程與3D 立體模型相結合在一起,將各個施工階段的信息融匯貫通,將建筑工程管理性能最大化。BIM 技術的應用,以網絡平臺為載體,實現建筑資源共享,協調項目之間的相互合作,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3]。
建筑工程中應用BIM 技術,不僅能將工期時間有效縮短,保證工程有序進行,還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建筑工程成本。應用BIM技術,能將建筑材料進行整合處理,提高建筑管理專業化水平,推動建筑工程設備向智能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企業工作效率。BIM 技術的專業化管理,能有為企業減少管理成本支出,避免在工程項目管理當中發生材料、人力及設備浪費現象,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有效保證企業經濟效益[4]。
建筑工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①建筑設計階段;②建筑施工階段;③建筑竣工驗收階段。每個施工階段都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其中任意環節出現失誤,都會導致建筑工程質量受到影響。
建筑設計階段是建筑施工前期主要階段,建筑設計公司需要根據施工單位所提供的建筑的基本信息、外觀描述以及具體要求對項目工程進行設計。傳統建筑施工設計是用二維圖紙展現,大多數只能顯示平面構造,無法展示更多建筑細節。利用BIM 技術進行設計,可以規避傳統設計圖的缺點。建筑設計階段,要根據建筑單位不同管理性質,進行設計軟件選擇,首先檢查設計要求,其次檢查設計軟件各部件是否正常,避免設計過程當中出現失誤。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實際施工各項因素,在設計源頭對施工中各項問題進行規避,確保工程可以順利開展。在設計過程中,工程設計者需要和建筑工程單位保持密切聯系,并對工程各項指標及時進行溝通,保證設計符合建筑單位標準。將BIM 應用在設計階段,能將設計的效率大幅提高[5]。
建筑工程在施工階段耗時最長,施工過程當中不確定因素較多,建筑工程工期沒有辦法得到保證,不利于工程管理效率提升,不利于建筑企業良性發展。將BIM 技術應用于施工階段,有利于施工人員對施工進度嚴格進行控制,并根據施工具體情況,及時做好施工進度調整,對施工期間遇到的施工問題進行及時處理。應用BIM 技術,施工管理人員能夠可以對施工整體進行有效的管理,將現場實際發生情況進行實時跟進,有助于后期對工程項目的審核,確保每一個工程項目符合審核標準。建筑工程在具體施工過程當中遇到施工問題,借助BIM 技術的模型性特點以及可視性特點,及時在施工模型當中找出問題發生因素予以改正,避免日后帶來更大的經濟損失[6]。
工程的驗收環節是建筑后期比較重要環節,嚴格進行工程驗收,才能確保工程整體質量得到保證。工程驗收階段工程量較大,對于工程內部無法進行系統的檢驗,會使驗收工作存在諸多細節達不到工程驗收標準,導致工程后期審核出現諸多弊端,工程驗收質量達不到標準。工程驗收階段應用BIM 技術,可以有效地從兩個方面完善驗收工作:①理論方面;②時間方面,將二者融合統一進行驗收審核,強調審核的公開透明化。BIM 技術合理應用建筑企業,能夠提升工程驗收合格的標準,保證工程順利竣工。
在建筑工程管理當中應用BIM 技術,可以有效彌補傳統工程管理當中不足之處,對復雜管理程序進行簡化,高效處理建筑工程管理當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保證建筑工程管理從設計階段到竣工驗收階段順利進行,保證建筑質量同時有效縮短工程工期。BIM 技術在建筑工程領域的應用,有效促進建筑工程管理向更成熟方法發展,不僅提高建筑行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還對建筑行業穩健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