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芳
(諸城市交通運輸局,山東諸城 262200)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網的發展,公路里程不斷刷新,帶動區域經濟的增長。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道路橋梁工程安全事故被爆出,對國家經濟與群眾出行安全造成損害,國家也逐漸重視道路橋梁的養護技術。建筑工程的質量安全問題是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基礎,雖然在高新技術的輔助下,道路工程建設質量得到保障,但是道路橋梁后期的養護技術還是停滯不前。道路工程建設單位必須要不斷提高養護技術,嚴格按照養護準則對道路橋梁進行質量監測,定期排查安全隱患,制定相應的養護措施,以此延長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為社會交通運輸體系提供出行安全保障。
當前國民經濟大好,車輛成為社會代步的剛需,物流業的發展也促使交通運輸網的完善,車流量不斷增加,大量的大型、重型車輛投入使用,道路的荷載壓力日益加重。我國的道路工程建設引進各種高科技施工技術,雖然質量不斷提高,規模不斷擴大,橋梁也變得更加多樣化,但工程后期的養護卻沒有與施工質量同步提升。很多道路工程竣工之后,施工單位撤離,工程交接工作沒有到位,橋梁的后期養護基本就處于形式化,在長期的高荷載下,道路橋梁出現質量缺陷,卻無法得到及時修復,加重道路運輸的安全隱患。對此,本文對道路橋梁的養護技術進行探究,根據當前存在問題并提出養護措施以供參考。
道路和橋梁的維護和主要問題是:在維修過程中,技術力量薄弱,橋梁結構的復雜性,技術要求較高,但專業技術人員比較少;對橋梁耐久性的認識不足,橋梁病害數量較多,但由于預算有限,目前道路和橋梁結構的養護主要影響結構的安全維護,而對病害的耐久性維修是不夠的;道路橋梁技術文件不完善,嚴重影響道路和橋梁養護的進度和難度。
除了一般的維護和清潔外,道路養護工作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對路橋狀況的檢查和評價。道路和橋梁技術資料維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能通過檢查發現的評價問題的道路和橋梁,這將為公路橋梁維修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并根據橋梁狀態評估的檢驗是確定的內容維護。
要對橋梁進行養護,采取養護措施,首先應建立完善的道路橋梁檢查制度,具體日常巡查、定期觀察、定期檢查和特殊檢查等四種檢查制度。進行日常巡查,并寫巡查報告,定期檢查以目測結合儀器檢查為主,對橋梁各部分進行詳細檢查,在橋梁定期檢查難以判明損壞原因、程度及整座橋梁的技術狀況,應進行特殊檢查。
橋梁數據庫采集分為內業數據和外業數據采集,數據采集要求由具有一定的橋梁專業知識,病害處置能力和檢測設備的操作技能,并經過數據采集的專業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在進行橋梁檢查的過程要用到各種設備,包括照相機、高倍望遠鏡等常規設備和混凝土保護層測定儀、鋼筋銹蝕儀等特殊設備。
道路橋梁施工作業要求施工人員具備專業的技能,很多建筑單位都將專業技能的培訓放在前期的施工中,對于后期的養護工作并未形成標準的技能要求。道路橋梁的后期養護技能滯后,缺乏專業的建筑養護人才與技術,各種養護機械設備沒有得到及時更新,養護工作沒辦法深入開展。當前道路橋梁的建筑技術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更新,但是養護技術沒有同步發展,一直按照傳統的養護模式,依靠人工養護,沒有精密的檢測儀器,就無法對于道路橋梁進行深度檢查,無法及時發現橋梁結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這樣缺乏科學規范的養護方式,不能第一時間發現質量問題,沒有得到及時修補養護,會嚴重危害道路橋梁的質量安全,后期出現大問題的時候,需要花費更高成本與人力物力進行修復,還可能會導致車輛通行時發生安全事故,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道路工程建設一般都是由政府單位負責,橋梁的養護也是由政府部門之間監管,工程資金都是政府統一調撥。道路基礎工程的特殊性,建設投入成本高,工期長,地方政府依照自身財政能力對建設資金進行分配,一般來說都是注重前期施工質量,相應的建設資金投入大,而后期的養護資金規劃會比較少,呈現出資金分配不均衡的局勢。道路橋梁的養護工作資金不足,人員技術能力不足,造成工作效率低,養護不到位的問題出現,整體道路橋梁的養護質量就無法保證。
道路橋梁一般都會根據運輸網的分布,對行駛的車流量進行預估,然后再規劃設計橋梁荷載能力,按照車流量荷載標準進行建設。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讓全民都依賴物流業,各種物流運輸車超載的情況歐彼岸存在,大型的高荷載車輛、密集的車流量,連續不停地對道路橋梁進行碾壓,加上自然界的風雨侵蝕,橋梁很容易出現橋面開裂,鋼筋外露的病害。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橋梁的使用性能,使橋梁的永久性和耐久性降低,縮短橋梁使用壽命,對行駛車輛造成嚴重的威脅。
(1)科學設計和養護道路建設工程除了提高道路路面的施工質量,還要同步提高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質量,做好預防措施,方便后期的養護工作開展。在道路橋梁的設計階段,要根據施工環境進行地質勘測,收集橋梁周圍的土質層數據和水文條件進行總結分析,對橋梁投入使用時可能會受到氣候環境的影響做好預防準備,制定合理的建設方案。因為道路橋梁是連接特殊路段的載體,需要跨山跨河,橋梁結構懸空于地面,所以橋梁建筑材料的質量要比普通路面材料更加高。施工人員要具備專業的橋梁建設和養護知識,按照施工方案采購符合質量標準的材料,嚴格檢查橋梁材料的質量,避免假冒偽劣的三無產品混入施工現場,危害橋梁的使用性能。同時還要加強養護監督,充分了解橋梁施工的每一個步驟,嚴格按照工程方案逐步排查安全隱患,抽樣檢測養護施工材料,確保材料質量過硬。
(2)加大橋梁檢查力度。
道路橋梁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后,建設部門應與政府部門共同做好養護工作,制定科學規范化的橋梁管理和養護制度,合理安排分配質檢養護人員,開展定期質量巡查,或者不定期抽樣檢查,全面監測橋梁在使用工程中的承載能力,記錄檢查橋梁結構的受力數據,及時掌握道路橋梁工程的使用狀態,排查安全隱患,對橋梁已經出現的質量問題采取有效的養護修復措施,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
(3)加強養護人員專業技術培訓,提高職業素質。
科學技術的創新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點,為了保證橋梁道路的養護質量,施工單位要全面培養施工人員的養護意識,重視專業的養護人才隊伍建設。相關負責人可以開展日常的技能培訓,引入高新技術,培養綜合技能型人才,讓養護人員的技術得到創新提升,樹立職業道德素養,堅持以質量第一為標準,認真負責地養護道路橋梁,為社會和諧發展做貢獻。對養護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時,要注意加強實踐訓練,帶領養護人員深入橋梁建設工地,對地理環境進行充分勘測,了解地質水文和大氣環境因素,在建筑施工時可以加入一些有效的防護措施,比如混凝土澆筑固化劑,橋面防水涂層等可以加固橋梁結構的方法,及時做好風險防控措施,增強橋梁的安全穩定性,降低后期的養護成本。
(4)有效利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是促進行業創新的基礎,道路橋梁建筑工程涉及大量的數據,而工程數據的微小差異能夠對整體施工造成不可預估的損失,所以現代道路橋梁養護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數據庫。信息數據庫能夠將道路建設的整體工程數據加以集中儲存,通過互聯網進行共享,方便不同路段的施工人員調取具體施工數據,根據數據調整施工方案。而且信息技術對數字具有敏感性,對數據庫的監管更加細致,能夠及時檢測出異常的施工數據,反饋給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數據分析,防范橋梁養護風險。利用信息技術對道路橋梁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使養護技術水平提高,保證道路橋梁的質量,就必須學會有效利用信息技術,創新養護工作,提高養護效率。
道路橋梁是我國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單位和政府部門不僅要關注建設質量,還要重視后期的養護工作,保證社會車輛運行的安全。另外要加強養護人員的技術培訓,提升工作人員的養護技能與職業素養,認真負責地開展養護工作,同時也要引入更多高新科技設備,全面監督橋梁結構的荷載變化,及時做好加固預防措施,保證橋梁的使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