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瑞
(商丘師范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隨著社會產業升級速度不斷加快,行業分工專業化日益明顯,各行各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加強應用型人才培養成為地方高校工科專業高等教育的當務之急。近些年,地方本科院校進入轉型發展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快車道,工科專業學生學習期間開展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既是對第一課堂的有益補充,又是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有效抓手和舉措。商丘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通過創新第二課堂項目內容與形式、加強與第一課堂的高效銜接、實現資源共享、科研平臺為載體等,為學生第二課堂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并極大地促進了該院的學風建設。
為進一步落實“人才質量強校”的宗旨,激發學生對化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及科學實踐研究的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化學的知識海洋,并將化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樹立科學觀念,并且增強學院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提升整體綜合素質,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協作意識,鼓勵青年學生奮斗并展現自身價值,強化專業理論與實踐操作的結合,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文化,營造一個良好的學術氛圍,增強大學生對化學實驗研究與創新設計的愛好與熱情,提高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使得我院學子畢業后在深造、求職、創業時更具競爭力。因此,化學化工學院以開展第二課堂特色項目創建活動為契機,創新項目內容與形式,打造項目品牌,為我院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該活動以化學趣味知識競賽為形式,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初賽以個人為單位進行線上試卷考核,題型大多以生活中的化學為主,通過超星泛亞平臺進行線上監考,最終按照分數高低選出二十四人晉級決賽。決賽以團體為單位進行新媒體線上答題,由初賽進入決賽的二十四位參賽選手進行自由組隊,每隊三人,共八隊。八隊經過抽簽,兩兩對決,獲勝隊伍晉級。四隊進行下一輪比賽,按照最后的積分高低進行排名最后贏家。
通過該項目的訓練,改變了傳統考核化學專業知識的方式,激發了同學們思維的能力。尤其在題型的設置方面體現了新穎性和巧妙性,比如開設線索類題型,通過依次羅列某種物質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達到混淆答題者思維的能力,使得學生要更加深入的思考,才能將物質性質與物質對號入座。在搶答類題型中,將化學與古詩結合,從而增加競賽的趣味性。古詩的出現,讓化學專業知識顯得不那么的生硬。在每題的搶答環節后,還會對該元素的性質應用等進行注釋,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的化學知識。
該活動以學院每周組織的博士論壇講座為載體,定期邀請學院博士老師講解各自研究課題及方向。講座結束后,大一和大二學生自行或通過學院聯系感興趣的專業老師為指導老師,以科研平臺為活動載體,科研項目為創新驅動力開設“知而好問,敏而好學”實踐培訓課。培訓開始由各指導老師自行帶領學生制定課題研究計劃方案,可以采取老師“手把手”的教學模式,也可采取“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具體模式由指導老師結合研究內容和學生適宜方式自行制定。培訓后學生結合自身要求及發展方向可以跟隨指導老師進行橫向縱向課題研究、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申報等。
“知而好問,敏而好學”實踐培訓課的最大特色在于拉近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選拔了一批熱愛科學研究的學生提前進入職業規劃。對于老師,可以更好地將知識及經驗言傳身教給學生,同時在與年輕熱血的學生的接觸中可能迸發出新的思路和想法。對于學生,不僅僅增強了實驗實踐能力、聯系所學理論知識學以致用的能力。而且,老師在培訓過程中和平時所傳授的經驗以及講述的見識,都不斷地擴寬了學生關于化學知識的視野,刷新學生對于科學研究的認知,培養學生養成實時關注科學前沿的最新動態的習慣。對于學校乃至社會,這種拉近師生關系以培訓課為主題模式的活動,不僅利于學校的學風及學術建設,而且為學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化學工藝創新設計競賽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對工科學生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的一次全面檢驗,使得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所學的與化工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并對化工設計的整個過程有一定的宏觀把握。此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工藝設計理念、創新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化學工藝創新設計競賽促進了我校學風建設和學術建設的進一步提高,提高了同學們在賽場中隨機應變、快速思考的能力,同時做到把所學專業知識技能與日常生活生產實踐緊密聯合起來,做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為讓學生體驗生活,讓所學知識反哺社會,化學化工學院學子三五人組隊每年利用寒暑假圍繞美好鄉村建設、親農助教、環境污染、紅色教育、扶貧攻堅等專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感知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又能達成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服務社會的成就感。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對所學知識進行產能轉化的紐帶,更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平臺和孵化器。
第二課堂設立領導小組,由學院領導、系主任、輔導員、班主任等有關負責人組成,負責指導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并對第二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協調和裁決。
第二課堂設立專門經費進行支持,并對活動開展過程中表現突出的選手進行表彰,樹立學習標桿和典型。
第二課堂設立宣傳組織小組,由學院學生會、各班班干部等有關負責人組成,負責第二課堂活動的宣傳、組織,并對第二課堂活動開展進行方案制定和活動總結。
激發了學生專業學習興趣。化學類專業學科重理,知識點多枯燥,單純的理論講授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好的教育應該是寓教于樂、寓學于樂。所以通過第二課堂活動這一載體。可以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汲取知識,從而激發專業學習的積極性。
提高了學生實驗實踐能力。化學類專業學科特點要求是要以實驗事實為根據,對實踐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通過第二課堂“化學實驗實踐培訓課”,學生自覺參與到專業教師的科研項目中,在專業教師一對一的指導下,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提高其動手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各方面都要創新,科學技術同樣需要創新。通過第二課堂活動,在實踐中提高實驗技能,同時培養創新思維。
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筑牢根基,為學生繼續深造培養潛力。第二課堂遵循“激發專業興趣打牢理論基礎—參加實驗實踐培訓課提高實驗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思維為繼續深造培養潛力”的規律,為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歸根結底,化學化工學院全面拓展第二課堂的最終落腳點在于“積極打造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加強學風建設,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讓全體學生受益”。
第二課堂是加強學生素質拓展和能力培養的有效載體。近年來,學院著力加強第二課堂建設,打造第二課堂育人體系,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育人作用,推動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全面提升,提高了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