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孫波
摘 ?要:實踐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不僅可以推動教育現代化,而且可以有利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在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過程中出現了實踐教學資源建設整體質量不高、缺乏規范性與系統性、組織與管理制度欠缺、資源使用率不高的問題。本文提出了實踐教學資源項目績效評價的理念,通過將績效管理引入實踐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從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管理-應用全過程進行管理和跟蹤,從而提高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質量,并且提高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后的使用率。
關鍵詞: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績效評價
基金項目:2017年度山西省教科院“十三五”規劃課題-山西工商學院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研究,課題編號GH-17088。
一、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項目績效管理的提出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了綠色、創新、協調、共享、開放的發展理念。實踐教學資源作為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職業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關鍵環節,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對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研究處于基礎階段,在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過程中出現了實踐教學資源建設整體質量不高、缺乏規范性與系統性、組織與管理制度欠缺、資源使用率不高的問題。因此本文引入項目績效管理的理念,它是指在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過程中,引入績效管理的理念,實現對實踐教學資源建設全過程的統籌與管理,從而有利于保證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質量,實現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良性發展機制。
二、構建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項目的管理機制
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項目的管理是從計劃-組織-實施-控制進行的科學化與規范化的管理。按照項目管理的方式,不僅實現了一體化統籌管理,并且提高了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效率。實踐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項目管理機制主要由四個方面構成:
(一)啟動階段
通過項目申報立項,組建項目的建設團隊。
(二)計劃階段
通過制定項目計劃,確定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建設任務,時間分配,編制預算等。
(三)實施并跟蹤控制項目
實現對項目全過程的跟蹤與控制,保證實踐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實現。
(四)收尾階段
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項目驗收與考核。
(五)激勵表彰
通過建立激勵表彰機制,對教師的工作量進行考核,激勵教師進行實踐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并將和教師的獎金、職稱等掛鉤。
三、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項目管理機制應用的績效評價
由于缺乏績效考核機制,因此對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者也缺乏相應的激勵。對主管部門無法進行績效考核,可能會導致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單位工作上的怠慢;對教師而言由于缺乏相應的考核機制,教師的責任心不強,缺乏主動建設的意識。因此,應該建設一套績效考核機制激勵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
(一)建立分級制度
通過建立分級制度,制定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項目驗收標準,對不同的建設單位進行排名,排名靠前者頒發證書,進行獎勵,從而激勵建設者的積極性。
(二)建立階段性考核制度
通過建立階段性上報考核制度,各實踐性教學資源共建共享單位應在統一的時間點上報工作進展情況,如實踐教學資源庫建設情況、項目進展。通過績效管理平臺的分析排名,形成資源假設報告。通過全過程管理進而對建設者實行有效的激勵。并且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及時發現解決問題。
實踐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項目績效管理機制,其實質是對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者進行的績效管理,它將項目管理以及績效管理的理念貫穿于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的過程。通過績效管理加強了監管的力度,實現了績效的良好溝通,提高了建設者的工作積極性,對實踐教學將資源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并且及時解決問題。從而影響著實踐教學資源的質量與效率??傊?,實踐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項目管理績效考核機制為解決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辦法,有利于實踐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雷彬.對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的思考及建議[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7):25-26.
[2] 周小橋.項目管理四步法[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3.
[3] 陳小微,孫禎祥,李金磊.績效管理在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后管理中的應用[J].開放教育研究,2007,(3):56-58.
[4] 申喜連.從績效考核到績效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深刻變革[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4,(3):137-140.
[5][14] 張慶秀,陳紅軍,賈蓮芝.基于績效技術的學校管理模式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8,(2):25-27.
作者簡介:
張 ?蕾(1987.8-),女,漢族,山西省太原市,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會計理論與公共管理理論研究。
孫 ?波(1989.5-),女,漢族,山西省太原市,碩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央銀行與宏觀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