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基本的生活質量得到大幅提高與改善,物質得到滿足后,人們也越來越重視精神層面的需求,旅游業作為新興產業也在時代的大背景下飛速發展起來。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多可能的旅游體驗形式,旅游商不斷尋求新的吸引游客的點,鄉村旅游業更是雙贏的案例,既讓城市的人們體驗農村原生態無污染的生活,又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然而,就目前市場發展情況來看,鄉村旅游產品區域大同化、缺少本地特色,這就需要相關人員做出調整。本文就體驗經濟視角下的旅游產品開發方向展開探討,希望為今后這方面的相關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體驗經濟;旅游產品;產品開發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們對于旅游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元化,不少新型旅游形式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頭,而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更是憑借其生態性、多樣性、體驗性等等特點飛速發展,成為當下較為流行的旅游方式之一。在體驗經濟的大背景下,如何科學合理地對旅游產品尤其是鄉村旅游產品進行開發,已經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了,唯有設計出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景區帶來更好的收益、為旅客帶來更好的旅游體驗。
二、體驗經濟概述
體驗經濟的起源源于美國的著名經濟學家,在其相關研究資料中提到,企業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將旅游者作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商品作輔,使之產生較好的消費體驗,從而產生幸福感。因此,從這一角度分析,體驗經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成為旅游業默認的潛在標準之一,在當下的經濟時代,人們的需求不僅僅局限于物質層面,對精神方面的要求標準也越來越高,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發展過程中一項重要的產業分支,對人們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其發展不僅加快了旅游地區的經濟建設腳步,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了良好的消費體驗,從而良性循環,達到雙方共贏的局面。旅游項目的服務內容主要確保消費者飲食與住宿需求得到保障的基礎上,帶領其在旅游地進行一些休閑娛樂活動,借此放松在工作時疲憊的身心。因此,為了滿足人們基礎的物質需求與精神享受,人們逐漸開發出一種引導消費者前往指定地點進行欣賞美景、品嘗美食、購買當地特色、體驗不同生活的娛樂行為。
三、體驗經濟時代下的旅游產品開發策略分析
(一)對目標市場實施個性化體驗
在當下的旅游市場,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不同素養的人群對旅游產品的需求也大為不同,為了滿足各階層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這就要求我國旅游行業根據不同的旅游者的目標來制定不同的目標市場,將消費市場進行精準規劃,讓不同的產品面對其相應的受眾體,往往既能推動旅游產品行業的發展,又能滿足游客的需求。此外,對于相對較為相似或距離相近成競爭狀態的不同旅游地,這就要求負責的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協調,討論分析其各地的特色以及受眾群體,對其負責的版塊進行細分,化競爭為合作,方便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
(二)構建獨特的體驗主題,提升體驗的品牌形象
主題作為一個旅游地的重要宣傳部分,其選擇必須符合當前時代的發展,且能夠吸引消費者對其產生興趣,從而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而主題的制定更是必須符合旅游者對體驗獨特性的需求,如何制定鮮明亮眼、引人入勝的主題,可以說是服務者所必須慎重考慮決定的事。優秀的主題設計,必須從眾多雷同相似的主題中脫穎而出,還需要聯系結合景區的實際情況,既新奇又不獵奇,從整體上給游客良好的旅游體驗,使游客留下美好的回憶,于是,游客自然會想要購買能夠紀念這段美好時光的物件,游客才會對當地特色旅游產品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更好的理解產品背后所包含的歷史所代表的故事,進而理解企業品牌背后所傳達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才能經受住游客與市場的考驗,才能使其更快更好的發展。
(三)強調旅客的參與性,塑造全身心的良好旅游體驗
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旅游的活動中來,對旅游的品質要求也隨之提高,單純的觀光欣賞性旅游已經很難滿足旅客的消費需求,而一些生態環境比較好的鄉村地區,在全民旅游的大背景下茁壯成長。不難看出,現如今的人們對于自己能親身經歷、親身體驗的旅游活動所調動的積極性遠大于旁觀者的一些自然景區,這就要求相關工作者能夠抓中旅客的心理,帶領旅客融入當地的生活方式,分析講解當地特色生活習俗的來源以及形式,從而激發旅客的體驗興致,零距離、多方式地了解接觸當地特色,既能增長旅客見識見聞,也能帶動本土人們不斷接觸新鮮事物。
(四)充分利用現代網絡營銷技術
隨著時代的不斷前行,我國的科學技術也在蓬勃發展,當前我國的網絡信息技術以及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為了使我國的旅游企業能夠更加穩定、更加堅定地發展,這就要求旅游業的相關工作人員意識到互聯網技術的重要性,通過互聯網技術將旅游產品進行營銷,不僅可以使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購買各地的特色產品,也能使旅游者能夠更加輕松方便的完成特產的攜帶,不用像早期般大包小包對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企業者在進行產品營銷時,需要抓住產品的特點,通過收集不同消費者的購買反饋及時發現產品的優缺點,不斷修改完善產品的信息,使之能夠更加精準的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消費需求。
(五)提供相應的附加旅游產品
現階段的旅游產品大多具有附加價值,唯有賦予了產品附加價值,它才能從產品本身,升級為消費者的感情寄托,才能更好的體現出旅游產業就其他第三產業的優勢所在,旅游業就其余服務業不同,旅游業是消費者所親身經歷的,前往一個陌生新鮮的地點進行的體驗活動,其產品往往更具紀念意義,而旅游企業的相關人員更是要抓住這份特殊的情感,注意對產品的附加屬性進行開發,從而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進而起到提升企業發展速率以及經濟效益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明霞; 鄧婷.體驗經濟視角下文化旅游產品開發模式研究[J].商業時代.2013(02)
[2]劉迎華; 張圓; 郝明炬.體驗經濟視角下青島鄉村旅游產品開發研究[J].中國商貿.2012(06)
作者簡介:
魏君麗(1984.6-),女,漢族;籍貫:陜西長武縣;研究方向:經濟管理;大學本科;職稱:講師。